关于开展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标准编制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部):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规范,保证教学活动科学、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标准编制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编制范围
本次课程标准的编制范围为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到的所有课程。 二、基本原则
1.规范性原则。文字表达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名词术语规范,文本格式符合国家有关专业技术规范要求。
2.系统性原则。要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确立知识、能力和素质 “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3.发展性原则。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4.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对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导向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三、编制依据
1.根据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明确的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岗位分析,找准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教学分析,确定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建议。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四、编制程序
1.各二级院部负责组织课程标准的编制,制定编制计划,分解编制任务到教学部。
2.教学部各专业带头人认真组织本专业教师认真学习研讨,根据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基于课程教学改革思想,经充分调研提出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安排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负责编写初稿。
3.由各二级院部组织相关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对初稿进行研讨并提出修改意见,课程标准初稿经修改完善后,经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部主任双审核,院部相关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送教务处备案。
4.学校教务处对各二级院部上报的课程标准汇总备案后,由分管校领导批准实施。
五、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课程标准编制由课程的教学实施单位组织编写,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教学的,要根据专业特点分别编写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格式可以参考《模板》(附件)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即日起至下学期开学初
11月25日——12月5日。各二级院部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计划(按照1.5年完成全部课程标准制订),并将任务分解到教学部。计划报学校教务处。
12月8日——12月19日。以教学部为单位,组织教师专题调研和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
12月22日——下学期开学前。完成第一阶段计划完成的课程标准初稿,并组织专家研讨(可邀请外校专家参与),完成修改稿,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部主任审核,二级院(部)负责人审批。学期开学初,将完成的课程标准报教务处备案,分管校领导批准实施。
第二阶段:2014/2015学年下学期
完成计划中的第二部分课程标准,工作程序同前,具体执行进度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安排。
第三阶段:2015/2016学年上学期
完成剩余的其他课程标准,工作程序同前,具体执行进度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安排。
附件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课 程 标 准
课程名称: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时间:
企业管理 沈秀梅 2015年3月
编制单位:
《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 开设时间: 大一第1学期 参考学时: 48 学分:3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平台课。现根据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要求的目标,对本门课程的课程定位进行以下说明:
⑴ 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
由于本课程适用于连锁经营、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若干专业。 ⑵ 与前导课程(及平行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需具有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前导课程知识基础,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平行课程的知识基础。 ⑶ 与后续会计课的关系
由于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了管理企业人、财、物、供、产、销各个方面的工作的初步能力与方法,为其他后续课程如: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深入学习 2、课程设计思路
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直接指导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此特点本门课程开发思路如下:
( 1)采用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是“六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调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动态训练与静态
讲授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同时,灵活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文本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即讲、即问、即答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合理。课程内容的设计能够把最新的教改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
(3)由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传统教学方法向大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等方法转换。
(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习中结合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5)采用多媒体方式模拟企业运作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每班组成六个学习讨论小组,选组长一名,在案例分析,难题攻关等方面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的优势,团结互助,荣辱与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
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是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企业管理基础的教学中,应本着理论适度和够用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能顺利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课程具体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关于制定课程标准的通知2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