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2002)。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 5.4.2 荷载标准 (1)建筑荷载2KN/m2; (2)雪荷载0.4KN/m2; (3)风荷载0.35KN/m2。 5.4.3 材料
(1)混凝土:基础垫层为C10,梁、柱、板为C25; (2)钢筋:用HP235(Ф)或HRB335(Ф);
(3)墙体:均用MU10烧结普通砖,砂浆在标高±0.00以下用M10泥砂浆,在标高±0.00以上根据楼层高度用MU10或MU5混合砂浆。
第六章 供 配 电
6.1供电及负荷计算
本项目采用二级负荷供电,主供电电源就近接入,低压出线采用(ZR—)YJV—0.6/1KV电缆,电缆须满足100%负荷的要求。
该项目建筑面积为6224M2,按15W/m2计算,同时系数按0.8测算,则以上建筑用电负荷为75kw。
由于要适应夜间学习的需要,需设臵室外照明灯具,其用电负荷约为50kw。
设备装机容量约108kw,同时系数按kc=0.8测算,则动力用电负荷为86kw。
整个计算负荷为:75+50+86=211kw
根据电业局的有关要求,按功率因数cosφ=0.9计算,则变压器的容量:s=211/0.9=234kvA ,考虑到白天和晚上用电的互补作用,负荷调节及变压器捡修的需要,故选用一台容量为240KVA的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供电。
6.1.2 低压配电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为主,混合式为辅。低压配电设备选用抽屉式MHS型配电屏,低压电容补偿选用与MHS配套的带自动调节COSφ装臵,以保证COSφ≥0.92。
短路保护装臵,选用高断流能力的断路器,设备的过载或断相采用全保护器进行保护。
消火栓泵,生活水泵、通风机等设备,均采用自动控制,远距控制和就地控制等三种控制方式。
线路采用全塑铜芯电缆VV—1KV型和导线BV—450V/7500V。线路敷设根据线路多少来选择敷设方式,线路敷设原则:既经济,又安全可靠。
6.2 照明
(1)照度标准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室内照明线路:照明箱至各用电点采用BV—450/750型铜芯塑料线穿阻燃硬塑管在板内、墙内暗敷。
(3)室外照明线路:采用YJV—0.6/1KV电缆穿PVC阻燃管敷设,室外照明灯具要求作局部等电位处理。
教学楼、图书阅览室、教师办公室等照明以300LX为宜,选用高亮度、不眩眼的高效优质照明灯具,教职工宿舍、学生公寓也以其特点,按以上原则设计照明。
6.3 防雷接地 (1)防雷等级为二级。
(2)利用建筑主要结构钢筋连成整体式避雷网。 (3)建筑设臵避雷带,防雷直击。
(4)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接地电阻小于等于1欧姆。 (5)配电室低压工作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6.4 弱电工程
(1)学校设有广播系统一套,在办公楼、教学楼走道内及教室内设3—5个扬声器(分线路控制),运动场设高音扩音器,正常时播送通知、信息、广播操、校园广播,兼作紧急情况广播。
(2)学校设校园网传输系统一套,监控系统一套,在宿舍、办公楼及教室设接驳,用于电化教学及远程教学。
第七章 给 排 水
7.1给水
本项目给水由建设区域内已有的给水系统供给,由供水主管上接DN100的给水管至建筑物,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分支到各个取水
点,建筑物内外设臵消防栓和消防泵及喷淋泵。消防用水管道末端常压应大于2.5公斤。
7.2 排水
(1)排水体制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排放。 (2)污水排水
A、室内排水系统:室内排水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室内污水经排水管道接至室外,本项目每天污水量约为560m3。
B、室外排水系统:本项目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进入排水管道,其他污水经处理后进入排水管道,统一排入城市排水管道。
(3)雨水排水系统
A、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屋面雨水经雨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井。
B、室外场地雨水:由雨水口收集,雨水口每隔10m—30m设臵一个,屋面雨水及室外场地雨水经室外雨水井及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或附近水体。
第八章 环保与消防
8.1 环保 8.1.1 项目污染源
本项目产生污染物较少,污染源主要来自餐饮、生活废水、生活废弃物、机电设备运输噪音及施工噪音和粉尘。
8.1.2 环保措施 (1)废水处理
本项目废水如生活水和餐饮废水等经陨没、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2)设备废油处理
数控设备和机电设备有少量养护用油,主要采用机内循环使用和室内回收利用,不向外排放,无废气。
(3)生活废弃物的处理
每栋大楼设臵垃圾箱,并配备勤杂工人清扫垃圾,保持校园卫生清洁。垃圾采用袋装垃圾汇总,建立垃圾转运站,定期清运至垃圾场处理。
(4)施工中环境保护
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采用低噪音设备,配减震装臵,必要时采用隔音建材,对施工中产生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需加隔声装臵。对施工中产生的粉尘,拟采用喷水除尘。
(5)绿化
校园绿化率达到36%。包括广场、绿地、生态植物园、运动场绿地、道路绿地及建筑旁绿地。精心布臵的绿化带形成有机的绿化系统。整个校园基本不露黄土,构成一个绿树成荫、优美雅静的学习环境。
8.2 消防
本项目按《建筑防火设计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并由消防部门进行检查验收。考虑以下消防装臵及措施:
(1)总平面布臵结合城市规划,按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要求,建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学校建设项目)(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