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对江口镇社会经济发展采用TOWS分析法,找出对本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发现区域发展的潜在竞争,通过提升区域优势和弥补地区劣势,为江口的发展找准方向,确立发展目标,制定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战略措施。
(一) 机遇
1、 成渝经济区及天府新区规划实施,极大提升本区域的战略地位
成渝经济区及天府新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型城市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双核。随着成都经济圈与重庆经济圈的融合,区域间经济交流空前活跃,各产业总值均得到大幅提升。江口镇处于成渝经济区成都经济圈发展主轴上,受经济一体化、旅游产业集群、天府新区规划、总部经济以及“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态势的影响,战略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江口旅游产业发展也因紧邻天府新区规划的成都都市旅游增长极而得到极大的促进。 2、 成都的辐射带动,促进了区域产业发展
成都都市圈层空间结构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核心层——为城市的实体空间地域,相当一段时间内将相对稳定在以三环路为边界的区域内。紧密层——以成都中心城区为中心、半径30—50公里的地域,其空间范围包括双流县、郫县、新都区、温江区、龙泉驿区的全部以及青白江区、新津县、崇州市、彭州市、都江堰市的部分地域。松散层——以成都地区为中心,以半径50—150公里范围内的中小城市为节点,构成成都市圈的松散层。
江口镇位于成都都市圈的紧密层与松散型的过渡地带,处于天府新区建设的边缘地带,应积极的融入成都都市圈。江口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其旅游开发应纳入成都都市圈甚至四川省域进行统筹考虑;在岷江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共同开发,互惠互利。利用江口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吸引成都居民到江口定居。
人口集聚方面,应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村民向交通便利地区转移,形成人口集聚区,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26
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交通方面,宜充分利用紧邻双流机场的优势,发挥成乐高速、成雅高速、成昆铁路、岷江航道所带来的交通优势,并规划建好成黄彭快速通道,形成与成都都市圈紧密联系的交通网络。 3、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为区域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西部文化产业高地,着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四川省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保护生态和历史文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生态体系。《成都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7)》提出“健康之都”理念,构建健康产业体系。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为江口建设集传统养生文化、历史文化、遗址文化、古镇文化、绿色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养生文化体验空间奠定了理论基石。 4、 古镇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区域旅游产业建设前景乐观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国。到2020年,每年将有160亿人次在国内旅游,未来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旅游消费时代已经到来,生态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主要趋向。
近几年来,古镇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环境氛围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支新生力量,那些保存较完整、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古镇吸引着大批的旅游者前去观赏。
四川是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具有少见的乡村民居,乡土建筑集中之地便是场镇。而场镇又是当地自然经济和小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传统的集市贸易促成了场镇发展,不同的经济条件和人口密度决定着场镇的分布及大小。场镇的历史就是由场而镇的发展史,能称得上“古镇”的,必定有悠久的历史,又具备相当的规模。随着热点景区的爆满,一部分旅游者开始另辟蹊径,寻求新的旅游目的地。而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满足了部分旅游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愿望,因而四川省内的古镇旅游日趋火爆,古镇旅游市场前景看好。 5、 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进入,为景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27
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二) 竞争
1、 成都市都市圈内日渐激烈的竞争
从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成都正处于将周边城市的优势资源进行集聚的阶段,城市的扩散效应并不突出,江口区位也正处于成都和乐山的旅游产业发展的阴影中。 2、 旅游产业同质化突出
成都市、眉山市、峨眉山市等区域的文化旅游业发展具有优势,江口所处彭山县与彭州、双流、新都等县市同处于成都市的“卫星城”和“后花园”地位,但各县市间又存在产业结构同质化的问题,导致成都城市群的规模效应、扩散效应、集聚效应并不明显。同位激烈竞争,定位趋同化严重。成都周边古镇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距江口不远的黄龙溪古镇发展极佳,是江口古镇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强劲对手。
3、 快速城市化、现代化对城市特色威胁
快速城市化在目标上往往过于单一,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目前许多城市在加速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丢掉了自己的特色,出现千城一貌的现象。而特色才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在今后的城镇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开发与保护、现代与历史的冲突,处理好这些关系,是今后江口镇拥有强大生命力的保证。 4、 资源保护的要求
江口镇旅游资源丰富,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古迹众多,彭祖山风景区也位于镇区的东侧。旅游资源一方面为镇村的发展提供了载体,提高知名度;但另一方面随着江口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也将给江口的水环境、土地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带来较大压力。在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在江口需要引进一些企业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地方经济的同时,工业与环境注定成为一对矛盾体,江口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环境污染将不可避免。
28
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三) 优势 1、 区位优势
江口镇,地处四川省中部,成都都市圈范围内,区位条件优越。
江口镇所处的彭山县处于成都经济圈、乐山经济圈和绵阳经济圈,且受益于三大经济圈的融合,位于“三纵三横”“田”字经济圈的核心。
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效益、规模效应凸显,紧邻天府新区规划成都都市旅游增长极,是成南金三角旅游环线和成都至乐山、峨眉山黄金旅游走廊中的重要节点。 2、 交通优势
“成都市第三绕城高速”与“彭双快速通道”建成后,江口镇将全面纳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成黄彭快速通道、岷江大桥和府河大桥的建设加快了江口镇与黄龙溪、黑龙潭及眉山市区的交通联系。
距离成都双流机场30公里,可方便的利用机场进行远距离的出行,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及物资联系。境内有锦江、南河、岷江等内河运输,其中岷江为五级航道。
省道S103线是成都(经彭山、眉山)通往乐山的大件物资运输通道,也是四川省水路联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3、 资源优势
江口镇是巴蜀古镇之一,有明扬海内外的江口崖墓、世界第一茶肆(武阳茶肆),更是彭祖终老之地,素有“长寿之乡”的美誉。彭祖创立了导引、膳食、房中和炼丹四大养生术;彭祖山、仙女湖、锦江、岷江及周边区域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神奇的天然太极地;山江河镇共生地,气候优良,适宜人居、养生。
镇内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江口崖墓、摩崖文明、虞公著夫妇墓、石龙及张纲墓、武阳故城;东寨门遗址、梓潼宫、范镇读书台遗址、寂照庵石刻等,应积极发展旅游产业,融入区域性的旅游体系中,并承担相应的分工。
29
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四) 劣势
1、 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西部地区经济也获得了较大发展,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合理化,居民生活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东、中部地区比较仍然存在差距。从工业化进程来看,西部地区工业化相对滞后,重工业产值比重较高,仍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型结构特征。从城镇化进程来看,西部城镇化水平不仅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而且也远远滞后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从经济总量和增速来看,增速虽快于中、东部地区,总量上则差距很大。从人均收入来看,东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且大于经济发展差距的速度。因此,从客观上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这也是江口镇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2、 处于产业结构升级初期,各种产业缺乏互动,未能发挥产业优势
江口镇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仿,分别为34.66%和38.06%,第三产业较二者略少,为27.27%。从三产比重来看,处于工业化初期,一、二、三产业未形成一个有机的镇域经济发展体系。从资源禀赋情况考察,相较走传统产业升级道路,大规模发展工业而言,依山傍水、历史悠久、坐拥“彭祖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江口镇更适合发展对自然环境要求更高、更为友好的旅游、度假和生态农业。
目前江口镇尚未形成有特色、有规模的优势产业。从自身资源出发,按上级规划要求,江口镇应顺应“彭祖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加快旅游产业建设步伐,重点打造彭祖山、仙女湖、江口古镇、汉崖墓遗址、岷江沿岸等自然、人文旅游景点,并积极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产业和度假休闲产业。就目前而言,第三产业中商贸服务设施远不能满足今后的需求,有可能制约江口商贸地位进一步提高。
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较慢,制约城镇化进程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