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三章 规划依据、期限和范围
一、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号;
5、《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2011]245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0]36号;
8、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 9、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
10、《关于省级重点镇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要求的通知》(川建村镇发[2003]218号); 11、《彭山县总体规划》(2009-2020);
12、《彭山县二十八个新村点(新型社区)布点规划》(2009-2020); 13、《彭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4、《江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 规划年限
近期:2011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30年
21
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三、 规划范围
(一) 镇域总体规划范围
以江口镇行政区辖为定界依据,规划范围为49.8平方公里。 (二) 城镇建设规划范围
根据“彭祖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发展需求,按照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的思想,城镇建设区范围为现状江口场镇以及《彭山县新村布点规划》规划的白蜡新型社区建设范围。2015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32.27公顷,2030年建设用地面积181.92公顷。
第四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重点
一、 规划指导思想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五个统筹”,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区域合作,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产业互动,城乡共荣,建设和谐社会、健康社会,坚持科学规划,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原则,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结合自然与人文资源,以镇村发展为本轮规划的核心和灵魂,培育城镇特色,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全面发展;以旅游服务业为龙头,一、二、三产业互动为切入点,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布局,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推动城镇走上产业发达、社会进步、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始终贯彻城乡统筹的理念,通过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引,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建设一个跨区域大范围服务于景区及周边乡镇的综合性新农村综合体。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界限,把产业基础、资源优势、项目建设、领导力量整合起来,实行区域统筹,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投入建设的整体效应和联动效应,推进新农村建设从点到面的区域整体发展。
22
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二、 规划原则
1、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则
产业发展是城镇发展的推动力,规划应以促进产业发展为根本。 2、城乡统筹一体推进的原则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综合考虑镇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城镇乡村协调发展。 3、高标准兼顾可操作性的原则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并充分考虑彭祖山风景区发展对城镇的拉动作用,在规划布局及城镇形态上,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兼顾可操作性。
4、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好发展与保护的冲突,减低开发建设对历史信息和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强调建设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地利用土地资源,既有利于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做到迅速地起飞,也有利于给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5、近远期建设结合的原则
应当根据远期城镇发展规模进行规划,减少远期进一步建设时的重复工作。同时注意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平衡,保证近期投入的可行性和近期城镇生活正常化。在建设中将远期和近期结合考虑。
6、未来发展留有弹性的原则
城镇发展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在此过程中,现实情况未必如规划所期望,会有所调整。规划应该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包括功能置换和规模变化等。弹性的规划能更好的满足发展所需。
7、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三、 规划工作重点
(一)、明确区域发展优势
23
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重点研究江口镇在成都都市圈中的作用及区域协作关系,加强江口、彭山、眉山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其定位必须与周边城市协调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其区域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
根据江口镇生态、人文等良好的旅游资源本底,以景区开发为重要推手,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旅游兴镇、三产活镇、和谐稳镇”战略,将江口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旅游名镇。
(三)、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发展目标
根据《彭山县总体规划》和江口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资源条件、城镇特征等方面,对江口未来城镇人口规模的城镇用地规划进行较深入研究,从而确定合理的人口规模及用地发展目标与指标。
(四)、调整产业结构
提升第三产业比例,进行工业区的整合、充实与提高。加强商贸物流业、旅游产业、工业产业的研究,强化优势产业,拓展新型产业,增强镇村经济的发展活力。加强旅游产业发展对周边地区环境和产业促进作用分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五)、实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
从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塑造良好城镇特色出发,对江口镇域范围的土地、水域、岸线、景观等影响城镇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应用生态评价技术,对镇域用地条件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针对江口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提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山水城镇的目标、指标与发展策略。
(六)加强城乡统筹
提出镇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明确镇域空间管制区划;预测镇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镇村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发展方向;确定镇域交通发展策略。
24
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七)、优化镇村布局
镇村用地布局必须与现有地形条件和功能定位相衔接,针对现状建成区及新区开发的特点进行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重体现新农村综合体的布局结构,为镇村未来的发展提供空间支撑。
(八)、健全镇村基础设施
总体规划应充分重视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镇村各项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优质生活生产物资、农技和信息等公共服务,有效促进区域内部经济良性循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促进镇村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九)、突出城市特色
规划应充分利用江口镇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资源,提升环境质量与品位,突出长寿文化特色。
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 社会经济发展TOWS分析
TOWS
分析法,又称反SWOT分析法,最早由Weihrich在1982年提出,是一种在明确目前战略优
势与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实施战略规划,进行管理变革的分析方法。TOWS分析法先评估区域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与竞争(threats),再分析区域规划目标中存在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es),从而增强规划的可行性。从概念上说,TOWS分析法比较直观,与SWOT( 优势strengths,劣势 weaknesses, 机会opportunities,竞争threats )分析法相比,更加容易理解,并可以克服SWOT分析法固有的局限性。而从应用角度来看,TOWS分析法要求在掌握及时、精确和可靠数据的同时,以有利竞争条件为基础标准,来对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估,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区域现实情况的方法。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彭山县江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