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一、规划范围与时限
范围界定: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位于保山市隆阳区的潞江乡、芒宽乡和腾冲县的曲石乡、界头乡境内。规划用地北起芒宽乡与怒江州的交界处,南达潞江乡与龙陵县的交界处,东起怒江,西到龙川江(野猪箐古桥)。所围合的范围包括白花岭至林家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芒宽乡和潞江乡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边界线以东至怒江地区,曲石乡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边界线以西至龙川江、丹阳寺以北、辛家寨以南地区,总面积约484平方公里,其中包含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实验区35.5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
规划期限:规划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为2003~2010年,中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二、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云南省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保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高黎贡山国际生态旅游区建设方案》、《高黎贡山怒江大峡谷生态旅游示范区百花岭-江苴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中心集镇核心区北部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高黎贡山-怒江峡谷(中段)风景区建设项目建议书》、《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建议书》、《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保山高黎贡山-潞江坝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策划》。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根据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特点、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旅游市场发展走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加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发展目标:逐步把本旅游区建设成为云南省著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生态旅游的一个样板,世界生态旅游的一个典范。
到2005年,游客总数达到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400万元;到2010年,游客总数达到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700万元;到2020年游客总数达到1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000万元。
四、规划原则与开发模式
规划原则:保护与发展并举;突出特色;突出重点;建设与环境和谐;社区参与共建。
开发模式:“保护是前提,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动力”发展导向;“资源投入,知识投入,资金投入”多渠道营力;“循序开发,滚动发展”运作。
第二章 旅游区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丰富:本旅游区由高黎贡山和潞江坝两个特色不同的区域组成,是“一山”(高黎贡山)、“两江”(怒江、龙川江)、“一坝”(潞江坝)的特色组合。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在类型结构上包括8个主类,13个亚类,26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单体多达100余处(个)。高黎贡山风光旖旎,潞江坝美丽富饶,保存有南方丝绸古道、古战场遗址、滇西抗日战场遗址、名刹古寺等众多历史古迹,傣、彝、德昂等少数民族风情的地域特色鲜明。
旅游资源品位高: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不可多得的世界自然遗产,因享有“世界动植物南北交汇走廊”、“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的美誉而名扬世界,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经过定量评价,百花岭-江苴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区,潞江和芒宽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区,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38个(处)。
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本旅游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丰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相生相伴,尤其是南方丝绸古道象一条金线将它们串在一起。众多的人文景观依附于自然山水而显得有生气,自然山水景观也因有人文
景观的映衬而更有内涵。
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高黎贡山的旅游资源大量集中在百花岭至江苴一线,怒江热谷的旅游资源分别相对集中于小平田与芒宽街附近,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选择开发,最终形成规模效益。
二、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与周边著名旅游区相比较,本旅游区以名山(高黎贡山)、胜水(怒江)、绿宝石(潞江坝)、黄金道(南方丝绸古道)的珠联璧合而凸显极品旅游资源的个性特色,可成为中国生态旅游的样板、世界生态旅游的典范,从而有别于腾冲的火山、热海和湿地,龙陵的地热温泉,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纳西名城和东巴文化,迪庆的雪域高原,德宏的傣族、景颇族风情和边境旅游,也有别于怒江州的怒江高山峡谷。
第三章 旅游市场现状与预测
一、客源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本旅游区1998年接待国内游客8.2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50万元,接待海外游客2055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7.9万美元。游人规模持续增长,人均旅游消费逐年增多,到2002年,接待国内游客11.7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00万元,接待海外游客2435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0.0万美元。
客源结构:本旅游区呈现“以省内市场为主,省外市场具有一定规模,海外市场规模较小”的客源市场格局。
二、客源市场预测
目标市场定位:国内市场:以昆明市、保山市和玉溪、曲靖等省内经济发达地区为一级市场;省内其他地区、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二级市场,国内其他地区为机会市场;海外市场:欧美和港澳台地区为一级市场,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为二级市场,海外其他地区为机会市场。
客源市场开发:海内外市场并举,重点开拓生态旅游者细分市场。近期以国内市场为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远期在巩固、发展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重点
开发海外市场。
市场规模预测:2005年,游客总数33.3~3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12.9~7839.1万元;2010年,游客总数66.5~7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864.4~18639.6万元;2020年,游客总数114~1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310.4~44553.6万元。
第四章 旅游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一、发展优势
极其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本旅游区东距保山机场60公里,南距芒市机场90余公里,西至腾冲县城90余公里,北至怒江州府六库40余公里,六东公路纵贯南北,保腾公路横贯东西,320国道穿境而过,形成了旅游区的内外部便捷空、陆交通主干网络。腾冲支线机场的修建、320国道和六东公路的改造,将进一步提高旅游区的通达性和交通舒适性。该旅游区位于滇西旅游区和滇西北旅游区以及保山市的腾冲、龙陵和隆阳的结合部,腾冲火山、热海、湿地精品旅游线和怒江大峡谷精品旅游线的交汇处,旅游区位极其优越。
各级政府重视旅游区的开发:在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五”重点项目规划中,已把高黎贡山列为省级生态旅游区,正在争取成为国家“三区”建设项目和申报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已完成了百花岭-江苴生态旅游区一期建设计划,正在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二期建设项目;保山市政府把该旅游区的开发作为全市旅游开发的两大核心重点之一,隆阳区、腾冲县政府把该旅游区的发展作为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芒宽乡和潞江乡已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曲石乡和界头乡也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地区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滇西地区拥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开放口岸,其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为发展入境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作为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两条国际河流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及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国际意义。
建设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具有世界意义:国际生态旅游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中国真正开展生态旅游的并不多,而高黎贡山百花岭是生态旅游活动的一个
样板;“高黎贡山是世界性的财富,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一定要用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进行规划设计,把高黎贡山建成世界生态旅游的典范”。
二、制约因素
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本旅游区处于高黎贡山与怒江峡谷和龙川江峡谷高山纵谷地带,山高谷深,由干线公路进入景区景点的道路普遍较差,通讯落后,电力不足,难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
旅游开发投入不足:保山市和本旅游区所在的区、县、乡,财政收入水平较低,财政困难,投入旅游开发的资金严重短缺;本旅游区中的社区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以农业为主,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投入旅游开发的资金有限。
旅游人才十分缺乏:本旅游区旅游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缺乏旅游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尤其缺乏生态旅游知识;没有专业导游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亦偏低,旅游专业人员匮乏。
自然保护区内开发对保护的影响:目前,旅游开发的经济需求、社区人群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希望开发旅游业的欲望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形成不小的压力。
周边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制约:在保山市旅游业起步的时候,东北部的大理州已是一个旅游亮点,西南部的德宏州和东部的临沧地区也正逐渐崛起,在旅游资源互为补充的同时,客源的竞争也不可避免。
第五章 旅游区性质与总体布局
一、旅游区性质
以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高黎贡山为支撑,怒江热谷——潞江坝为延展,集高山自然生态、怒江热谷生态、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精品生态旅游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