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 喷砼 安全判定 锚杆、挂网 监控量测、安全检查 清危排险 通风洒水 装药爆破 钻炮眼 出碴 是
图4-2 隧道新奥法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施工准备 工程地质查勘围岩分层及岩体计算参数的取值 进入下道工序 21
(修改施工方案) (修改支护参数)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开挖程序与方法等 开挖 光面爆破减少扰动 否 初期支护 锚喷支护减少围岩变形 洞内观察,围岩位移测量,指导施工与设计 监控测量 是否符合管理基准 是
4.2.2起爆方式
防水隔离层 二次衬砌 结束 (l)隧洞开挖按光面爆破要求进行钻爆设计,周边眼使用小直径光爆炸药,炮眼间距45-55cm,采用间隔装药,导爆索起爆,孔
22
口堵塞长度足够。炮孔痕迹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炮孔痕迹I、Ⅱ类围岩保存率达到90%以上,Ⅲ、Ⅳ类围岩保存率达 70%以上,保证开挖面与设计轮廓线一致,径向超挖值和开挖岩面的起伏差均小于200mm,平均100mm。围岩中不得有明显可见的爆破震动裂隙,不能有欠挖。
(2)掏槽眼、辅助眼采用连续装药,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起爆,φ32*200 、2#岩石销按炸药,装填系数0.7-0.85。
(3)掏槽方式
考虑围岩的夹制力,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2米左右,掏槽型式采用直线方式,确保掏槽效果。
4.2.3钻孔作业
(l)钻孔前准确测画开挖轮廓线,点出掏槽眼和周边眼的位置。
(2)钻孔采用YT-27型风动凿岩机,钻孔深度2.5m,每个工作面配5~6台风钻同时作业,司钻手按设计划定的区域和炮眼顺序钻孔。
4.2.4爆破
按照钻爆设计图准备好爆破材料,装药前先用高压风清孔,检查钻孔是否堵塞或坍孔,然后接划定的区域装药连线(装药结构见图4-3),各负其贡。装药顺序先上后下,光两侧后中间。导爆管连线采用“一把抓”法,配两个起爆雷管,装药结束经安全检查后起爆,各步骤按《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操作原则》进行。
23
图4-3装药结构图 4.2.5钻爆设计 4.2.5.1炮眼数目
炮眼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每一循环凿岩工作量、爆破效果、循环进尺、洞成型的好坏。暂按下式计算炮眼数目,在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再作调整,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炮眼数目N,按下式计算:
N=q3s/rη 式中:q——炸药单耗量,取q=1.25kg/m‘ S——开挖面积,S二14.3m2
R——每米长度炸药的重量,2号岩石销铵炸药r=0.78kg/m
η——炮眼装药系数,取η=0.7
经计算,N=32,光面爆破需多增加周边眼14只及中空孔一只,共计47只。
4.2.5.2每个炮眼的装药量 (1)掏槽眼
Q1=η3L3r 式中:η——炮眼装药系数,取η=0.8 L——眼深,L二2.5m
r——每米长度炸药量,r=0.78kg/m 经计算Q1=1.56取Q1=1.5kg
24
(2)辅助眼
Q2=η3L3r=0.7*2.4*0.78=1.30kg 取Q2=1.35kg 4.2.5.3光面爆破参数
针对各类岩石初次选用如下爆破参数,在施工中可按照选定的参数总结每次爆破效果,测量半孔率和轮廓不平整度,不断调整光爆参数
周边孔间距a=(15~10)d=(15~10)*43mm=645~430mm 密集系数m=a/W=0.65~1.0 最小抵抗线W=600~400。 岩石坚固系数f 2~4 4~6 6~10
4.2.5.4装药起爆
光面爆破宜采用细药卷,起爆时注意以下事项: (l)周边孔应该同时起爆才能保证光面爆破效果;
(2)对起爆顺序为先掏槽孔,再辅助孔,辅助孔起爆后再起爆底孔,周边孔最后起爆;
(3)周边孔的底孔应该装一个φ32毫米药卷,以克服岩体挟制作用;
不偶合系数k 2~2.4 1.6~1.8 1.4~1.6 装药量q(g/m) 50~125 100~200 150~250 炮孔间距a(cm) 0.4~0.3 0.45~0.35 0.5~0.4 最小低抗线W(m) 0.4~0.3 0.45~0.35 0.55~0.45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水工隧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