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笔记整理稿
二、 帕累托陷阱是如何形成的
“帕累托陷阱”同中国所坚持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背道而弛的。现在的状况是中国如何救社会主义。
1、 中国形成帕累托陷阱的原因:
把市场经济1制度理解成唯一的市场经济制度,只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就会陷入帕累托陷阱。因传统计划经济已没有出路,所以在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制度Ⅰ作比较时,一定会选择市场经济制度Ⅰ,而一旦选择,则掉入了帕累托陷阱。
2、把市场经济制度等同于“市场经济制度Ⅰ”的原因:
(1)在以往任何的经济学家或经济文献,包括马克思,没有人提过不同于“市场经济制度Ⅰ”的市场经济制度。
(2)主流经济学家将“市场经济制度Ⅰ”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割裂开来。 割裂方法体现在:
1)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引用的是《共产党宣言》:资产阶段在他们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都还要大,还要多。
生产力作为经济运行的结果,其并不是由资源配臵制度(市场经济制度Ⅰ)单独形成的,一切经济结果都是基本经济制度与资源配臵制度共同所作用的结果,其所实现的正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市场经济脱离基本经济制度根据无法产生并发展。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这仅是市场经济制度运行的结果,而非基本经济制度运行的结果,从字面上歪曲了马克思的本意,利用马克思的威信来贩卖自已的理论。
2)歪曲邓小平的论述
邓小平是以一位政治家而非经济学家的角度来阐述问题,他指出了大方向,其标志性语言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要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区分来理解,其所说的计划经济,肯定不是传统计划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X,其所讲的中国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讲要走的是市场经济制度Ⅰ,他没有将市场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割裂开来。
邓小平:改革开放如果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就失败了
市场经济制度绝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基本经济制度相联系的。其理论并不意味着就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恰是走社会主义道理。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笔记整理稿
邓的理论存在模糊性,同时也留有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痕迹,显示出其非科学性。如以先富带动后富等,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在理解其理论时,应特别留意其非科学性的东西,以免重蹈覆辙。
3) 歪曲西方经济学中的论述
西方经济学在服务于少数社会成员的范围内是科学的,而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对待西方经济学不科学。遗憾的是,理论界的这种“帕累托陷阱”也被中央决策机构所采用。
新古典经济学未说明其代表谁的利益,但我们在运用时,我们需要明白。帕累托最优1是好的理论,但其实现的只是少数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
我们所提出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同它所表现的“市场经济体制1是完全不相符的。
例:92年十四大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框架:
1、微观主体----即市场主体,该概念源自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中未提及该概念,
他指的是拥有足够生产资料的少数社会成员。两者的内涵相互矛盾。
经
济基础
但我们有引用时未多作说明;
2、宏观调控----是少数社会成员的宏观调控; 3、市场体系----只有少数社会成员是市场主体;
4、按劳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少数社会成员的,只为实现少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存在;
上层建筑--5、法律体系---只为既定的经济阶层服务
上述整体呈现的,是标准的资本主义的目标框架。
中国主流经常学影响者中央决策,掌握着理论话语权,虽有少数人提出了异议,但因其
无法提出新的制度,无法明细资源配臵制度应是如何,无法抗衡“帕累托陷阱,因而也无法站稳脚跟。
帕累托陷阱是理论的失误,也是改革的失误,改革为生产发展带来了生机,但是大众感觉总有不顺的情况存在,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没有,也不可能得到保障,而且长此发展下去,前景堪忧。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若干年后,一定会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掘墓人,成为社会主义的掘墓人。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笔记整理稿
三、我们为什么会接受“帕累托陷阱”
如果思路不能带来好处的话,将不能被大家所接受。但帕累托陷阱被中国主流经济、决策层及社会大众所接受,其好处体现在:
(一)接受可以获得资源优化配臵的好处
1、一种经济制度能否给社会带来好处,首先就看能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市场经济制度Ⅰ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较的话,走市场经济制度Ⅰ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充分自由竞争(无国家干预)使非均衡经济向均衡经济发展,实现帕累托最优,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
2、传统计划经济标志性的是短缺性经济现象,且没有向均衡状态运动的迹象(以朝鲜为例)。经济计划的滞后性、实施过程的主观性,造成资源配臵的低效率。
MM短缺经济线(其不可能缩短,更可能延长)
(二)接受能获得宏观经济总量及总量增长方面的好处
改革开放前,宏观经济总量极少,发展速度也非常低,而改革开放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总量增长也非常大。
在总量起点一样、发展时期一定的情况下,供求曲线的移动形成均衡点的变化,但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短缺经济线无法缩短。
思考题:
二00八年八月四日 星期一 (19:00—22:00)
(三)接受帕累托陷阱能带来民生方面的好处
1、从经济特征来看,传统计划经济的特征是普遍短缺,全体社会成员都处于经济利益贫乏状态;而帕累托陷阱带来的是部分短缺,至少有一部分人可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 2、从市场特征来看,传统计划经济带来的是零乱、单一的市场,社会成员很难从中获得利益;而市场经济下,市场得以丰富,体系得以完善,结构得以多样化,少数先富起来的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而大多数未富者也可进入一些低端市场,能获得一些好处,让民生状
18
(1)简述新古典市场自由竞争模型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笔记整理稿
况有所改善.
四、中国市场化改革为什么必须摆脱帕累托陷阱
如不考虑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的约束的话,我们接受帕累托陷阱也没什么不好。但因存在执政党坚持社会方向的约束,所以即使存在前述好处,仍需仔细考虑。
为更清楚说明帕累托陷阱及其体现的市场经济制度Ⅰ,我们引入市场经济制度Ⅱ予以对比分析:
1、市场经济制度Ⅱ的特点:全体社会成员都拥有足够的生产资料,都是市场主体,与新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相协调。
解析:
(1)全体社会成员,基于经济学上的一种假设,社会中没有性别、年龄、能力、机会等差别,在现实中,全体社会成员指的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
(2)社会成员间仍有经济差别(不能将任何经济差别都称作是两极分化)。当所有社会成员都获得了生产资料时,很自然地成为了市场主体。
结论:市场经济制度Ⅱ状态下,市场自由竞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竞争,所实现的均衡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均衡,不是少数社会成员的均衡;所实现的帕累托最优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帕累托最优,不是少数社会成员的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不是少数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
市场经济制度Ⅰ与市场经济制度Ⅱ的差别:前者代表实现少数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后者代表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
2、市场经济制度Ⅰ与市场经济制度Ⅱ的比较:
1)在资源配臵方面,市场经济制度Ⅱ优于市场经济制度Ⅰ;
S、D市场经济制度Ⅰ下的供求曲线;
P
S
S1
Pe
E E1 S1、D1市场经济制度Ⅱ下的供求曲线;进入市场的社会成员越多,图像越外移。 尽管市场经济制度Ⅰ能获得资源配臵上的好处,但是是以牺牲可以获得资源配臵的
D
Qe
Qe1
D1
Q
19
更大好处为代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笔记整理稿
2)从宏观经济总量上看
①、由于经济现象的变化,宏观经济供给与需求经过扩张,会形成新的均衡点,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制度Ⅱ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均衡基点大于Ⅰ,无论如何扩张,其总量始终大于Ⅰ。
②、尽管市场经济制度Ⅰ能带来经济总量及增长方面的好处,但是是以牺牲更大的好处为代价。
3) 从民生状况方面比较
①、市场经济制度Ⅰ下,少数社会成员民生状况的极大改善是以牺牲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为代价,在改善的同时也必然加剧两极分化。
②、市场经济制度Ⅱ下,全体都拥有足够生产资料,都能作为市场主体得到经济利益的保障。
五、中国市场化改革如何才能摆脱“帕累托陷阱” 要摆脱“帕累托陷阱”,主要有以下要点: 1、修改宪法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
宪法中明确了我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以公有制有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但是其中所提及的公有制,是传统意义上的公有制,是排斥私人财产的公有制,在理论上不符合马克思经济学,在实践中也没有生命力。
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名称,更是一种实践,一种现实。
1) 从经济结果(绩效)上讲,社会主义是经济发展、共同富裕;
2) 从所有制上讲,社会主义是新型的私有制,也就是全体社会成员都拥有足够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3) 从形式上看(老百姓喜闻乐见),社会主义就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越来越多; 4) 从资源配臵上看讲,社会主义既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
目前的中国仍处于探索当中,还未真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在生产资料配臵上,要建立新型的私有制
私有制是符合人的本性的一种规律(人都是自私的),有了这种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式,才可能建立新型市场经济制度。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笔记整理稿
3、设立专门基金。重点研究新型私有制和新型市场经济制度运行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对于无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要有循序渐进的市场主体推进计划。党的十七大提出:通过再创业促进再就业。我们建议采取的措施有:按资分配;改进社会保障制度。
4、要建立所有社会成员都进入市场的新型市场经济制度。
新型市场经济制度体现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是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体制只能充分实现市场主体的利益,不能充分实现全体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利益。能否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最终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
5、实行新的反垄断法。
在新型市场经济制度下必须有竞争,竞争过程必然形成集中,集中必然形成垄断。为避免形成生产资料配臵上的两极分化,需建立与新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反垄断法。
6、在政府部门应有新的部门,用于保护处于劣势中的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市场调研等)使其不至于被淘汰。
有些企业并非完全不可以存活,只是在特定时期缺乏帮助,才会面临危机。在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中都需要设立此类机构,通过政策、技术、法律、财务等各方面的支持,解决企业成长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思考题:
(1)什么叫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帕累托陷阱”(先抽象,再下定义) (2)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帕累托陷阱”是如何形成的 (3)中国市场化改革为什么会接受“帕累托陷阱”
(4)中国市场化改革为什么必须摆脱“帕累托陷阱”
温馨提示:
1、 在组织思考题答案时,请注意要思路清晰,逻辑结构严谨,语言表述书面化,并在论证
时注意引经据典以增强说服力。
2、 上述整理稿仅供参考,请各位同学结合课堂录音及自己的笔记予以使用。如发现其中有
错漏,烦请指正,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职学习虽然辛苦,却也能让我们收获良多。
珍惜此刻,升华从现在开始!
2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堂笔记整理稿(080808)(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