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注水站、增压站、接转站工艺流程,全面加快注采输一体化生产进程。四是完善科技奖励制度,确立更为有效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确保立项科学,攻关有力,成果明显。五是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数字油田建设规划,积极争取投资,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建设进程。同时,要切实加强信息和数据管理,力争年内实现油井历史资料数字化,为全面推进数字化油田建设奠定基础。
2、加大资源勘探力度。积极协调多方关系,妥善解决白河、周长、王洼子等区域剩余资源争议问题,力争新拓展资源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彻底解决与长庆油田的资源矛盾。围绕增储创效,主力勘探延长组下组合油层,兼探延安组油层,并积极开展扩边和查层检漏工作。重点勘探周长区南部、白河区北部以及洛河南长官庙、铁边城、曾岔等区域,完成探井32口,试油28口,新增探明地质储量2500万吨以上。一是强化勘探过程管理,实行分级分层勘探项目管理责任制,严格部署方案,提高探井质量。二是强化综合地质研究,大胆应用先进工艺技术,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力争老区域有新发现,新区域有新突破。三是强化油水分析、岩心分析、原始地层压力测试和分层试油等基础工作,高度重视油藏描述和评价,强化随钻跟踪分析,及时调整部署,降低勘探风险。
3、抓好油田稳产增产。一是按照“稳定老区、突破新区”的开发原则,认真开展油田开发效益评价,进一步优化开发方案,
11
合理分配产能,确保实现科学高效开发。二是强化钻前协调服务工作,全力加快钻井进度,力争6月底前完成全年钻井工作量,8月底前全面完成投产任务,保证全年386口油井和20.27万吨产能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三是加大旧井挖潜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低产低效井、病躺井以及低效区域的综合研究与治理力度,大胆尝试新工艺、新技术、新措施,力争改造一口、见效一口、增产一口。四是做好科研立项工作。抓好新寨油区长8油层和曾岔油区注水开发方案立项工作,扎实搞好铁边城37井区和寨子河23井区延长组下组合油层综合地质研究,优化洛河以南地面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为精细化开发奠定基础。同时,全面加快吴仓堡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要达到国内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领先水平,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大力推进油田注水。坚持油田注水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的工作思路,全力加快油田注水进程。全年新打注水井113口,投转注174口,新增注水面积53.7平方公里,注水区自然递减率控制在7%以内。一是强化“三级”动态分析,做好配注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工作,优化注采井网,分期分批对注水层位实施补层归位,对舌进、指进或裂缝水驱等现象严重的井组及时采取调剖、堵水治理,跟踪观察,严防暴性水淹。二是加大油水井计量监督力度,严格执行水质标准和取样化验制度,规范药剂添加程序,确保油田注上水、注好水、管好水。三是对所有注水设施设备实行承包责任制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
12
护保养,全面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安全平稳运行。四是强化成本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将全年注水费用下达到各相关单位,以单井、单站为基本单位,分区域独立核算,严格控制注水成本。进一步修订完善注水专项考核管理办法,严考核、硬兑现,将考核结果直接与职工绩效工资挂钩。五是加快注水项目建设进度。吴仓堡3号注水站10月底前建成投运,新建、迁移的撬装注水站按计划分步实施,确保早动工、早投运、早见效。
5、做好生产运行工作。一是强化综合调度管理。全厂上下要以原油生产为中心,以“一切服务于生产”为宗旨,继续坚持每周召开调度会和技术例会制度,统筹兼顾、上下联动,及时协调解决生产运行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确保生产运行高效平稳。二是强化作业现场管理。各采油大队和联合站的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夯实责任,严格操作流程、技术规范和执行标准,严肃查处违章操作和蛮干行为,坚决杜绝人为事故的发生。三是积极开展对标工作。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在精细化管理、运转流程、员工培训、注水管理、油水井计量化验、作业现场监管等方面进行对标,在厂内各大队、区队、班组之间分级开展,并积极与油田公司其他采油厂以及国内同行业先进管理单位对标,切实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四是探索推行“扁平化”管理思路。合理设臵基层队站、班组和岗位,改进多层管理模式,适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大基层队站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周长等7个标准化队部建设11月底前必须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井区
13
环境,改善基层生产生活条件。
(二)创新机制、夯实责任,深入实施科学管控工程 1、正确对待授权管理。授权管理是发挥全员潜能的有效方法。各队站、各科室,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授权管理中要坚决做到权、责、人、事相统一,既要行使好权利,又要承担起责任。要充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认真梳理工作流程,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控水平,加快建立体制科学、权责明确的管理体系。要加强执行力和制度建设,提升落实和控制能力,确保企业运转流畅,政令执行到位。
2、继续抓好绩效管理。一是在采油大队、联合站考核序列中增加生产经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提升考核的科学性。二是注重加强注采输一体化考核管理,对采油成本、注水成本、集输成本进行专项核算。三是结合管理体制改革,对车辆油料、维修费用实行“双重管理,双重考核”机制。理顺研究所、勘探、开发等部门职能,制定《吴起采油厂油水井技术指标考核细则》,加强油水井管理。四是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办法,实行绩效“评议考核”与“专业考核”相结合的双重考核模式,确保绩效考核公开、公平、公正。五是要按照科级、区队级、班(站)级分层次制定《吴起采油厂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适度增大绩效工资比例,彻底打破平均分配模式,全面深化绩效考核,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3、全力抓好质量管理。大力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牢固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工作理念,加强基础管理。一是抓好
14
工程质量。基建、项目、油建等科室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创优。同时,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陈蒿湾职工住宅小区11月底完成住房分配,长官庙联合站至吴延首站输油管线工程12月底前建成投运,长官庙、李安沟门、寨子河联合站技改工程7月底前全面完成。二是抓好材料质量。进一步夯实各类材料的招标、采购、验收、出库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倒查制度,提高质量标准,降低使用风险。三是抓好作业质量。以“钻、录、测、固、射、压、修”为重点,加强对营运公司及其他作业队伍的综合管理,充分发挥勘探、开发、采油、井下作业等单位的监管作用,强化现场管理措施,严把质量验收关口,坚决杜绝人为质量事故发生。同时,结合市场因素,适度上调作业价格,逐步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切实从根本上提高作业质量。
4、全面规范基础管理。一是优化成本结构。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细化“四级”核算制度,建立预算指标控制体系和成本利润考核体系,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大幅缩减差旅、招待等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控制操作成本。二是建立科学计划管理体系。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准确把握控制与投入的关系,把投资重点向保产量、保基础倾斜,合理制定投资计划,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坚决杜绝超规模和无计划投资。三是狠抓招投标管理。严格按照集团、油田公司招标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强化监察、审计、企管等科室的职能作用,加大询价、评标等过程的监管力度,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采油厂职代会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