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有答案 - 图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煤炭的能源地位 下降 (3)世界性钢铁 过剩 (4) 新技术革命 的冲击 (5)用地 紧张 、环境 污染严重 6、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

A、 调整产业结构 ; B、 调整工业布局 ; C、 发展第三产业 ; D、 优化环境 。

7、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区位优势及其与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点。P65、68

相同点:1煤炭资源丰富,2交通便利,3市场广阔,4工业基础雄厚,5政府支持,6劳动力丰富且多技能熟悉工人。

不同点:1鲁尔区接近铁矿产地,辽中南是在铁矿产地,2鲁尔区水源充沛,辽中南水资源紧缺,3鲁尔区内河运输发达,辽中南海运便利。

8、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 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 为主的工业地域。P68

9、 新兴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意大利的 东北部和中部 地区,德国的 南部 地区,以及美国的

“硅谷” 地区,日本的“硅岛”等地。 10、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P69

A、大批廉价劳动力; B、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涨价;

C、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D、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E、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F、政府的大力支持; G、交通运输方便; 1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特点比较 工业区 生产规模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过程 资本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1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独特的发展模式— 工业小区 ,有助于加强 专业化 ,提高 生产效率 ,降低 生产成本 ,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P69注 13、高技术工业的特点P71 A、从业人员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 B、增长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以 中小型 企业为主 轻 工业 分散 低 分散 传统工业区 以 大型 企业为主 重 工业 集中 高 集中

C、研发费用高; D、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14、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条件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洁净优美 B、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C、科技力量雄厚(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D、交通便捷(邻近航空港,有高速公路穿全境); E、市场稳定(稳定的军事订货); F、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15、美国“硅谷”以 微电子 工业为主导,是世界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人类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比较P78 运输方式 优点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 大 ,速度 快 ,运费较 较低 ,受铁路运输 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 好 。 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 高 。 缺点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 快 ,运量 小 ,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公路运输 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 强 。 贵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 差 ,受航道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最大,投资少,成本 低 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运量 小 ,能耗大,运费 低 ,且设航空运输 速度最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管道运输 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 最好 ,平稳大,灵活性 差 。 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 大 。 3、交通运输方式正向 高速 化、 大型 化、 专业 化方向发展。P78 4、影响交通线或点区位因素有: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

现在 社会经济 因素是决定因素。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 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例如株洲是沿铁路发展起来的。P83

2、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浙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随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例如大运河沿岸的城市。P82

3、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影响大,山区比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路稀少,商业网点分布密度比平原地区 小 。P83

4、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也有影响,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P84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P90

时期 采猎文明 农业社会 工业革命 新技术革命 人地思想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 人地关系 环境问题不严重 环境遭破坏 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2、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环境自净能力指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P93

4、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等)两大类。P94、95

5、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荒漠化等。 7、环境问题在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8、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 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 更加严峻 (其原因是:环境承受 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P95 9、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P94 10、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指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P96

1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P96

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公平性 原则、 持续性 原则、 共同性 原则。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的原因是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P99

2、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

(1)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P101

(2)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P102

(3)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P103

4、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沼气、太阳能等)。 P10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有答案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有答案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452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