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氰化钾中毒 E.一侧肺不张 答案: A
23.低张性缺氧时可引起呼吸系统代偿性反应的动脉血氧分压阈值是:
A. <12.0kPa (90mmHg) B. <10.7kPa (80mmHg) C. <9.3kPa (70mmHg) D. <8.0kPa (60mmHg) E. <6.7kPa (50mmHg) 答案: D 24.血氧容量20m1/dl,动脉血氧含量15ml/dl,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差4m1/dl,
其缺氧类型最可能为:
A.组织性缺氧 B.缺血性缺氧 C. 血液性缺氧 D. 低张性缺氧 E.淤血性缺氧 答案: D
25.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1.4ml/dl,动脉血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氧差
3.6m1/dl,患何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A. 维生素B2缺乏 B. 大叶性肺炎 C. 阻塞性肺气肿 D.慢性贫血 E.失血性休克 答案: D
26. 慢性贫血时,心血管系统出现的主要代偿性变化是:
A. 脑血管扩张 B. 全身小动脉收缩 C. 肺血管收缩 D. 肾血流量下降 E. 心输出量增加 答案: E
27. 呼吸加深加快对下列哪—种原因所致缺氧的代偿作用最大?
A. 氰化钾中毒 B. 低动力性休克 C. 血红蛋白减少 D. 吸人气氧分压降低 E. 线粒体功能障碍 答案: D
28. 血管新生对于下列哪一种病变所致缺氧的代偿意义最大? A. 左心衰竭 B. 缺铁性贫血 C. 部分肺不张 D. 心肌缺血 E. DIC 答案: D
29.低张性缺氧时的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
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C.冠脉、脑血管、肺血管都扩张 D.冠脉扩张,脑血管、肺血管收缩 E.冠脉、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答案: E
30.缺氧时使心肌氧供应量增加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增加毛细血管密度 B. 增加血液携氧能力 C. 增加肺泡通气量 D. 冠脉舒张增加血流量 E. 增强组织氧化酶的活性 答案: D
31. 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 红细胞数目增多 B. 肺通气量增加 C. 心肌收缩力加强 D. 心率加快 E.脑血流量增加 答案: B
32.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A. 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B. 刺激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C. 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E.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答案: C
33. 对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正确描述是:
A. HIF-1是一种能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表达的细胞因子 B. HIF-1是在缺氧时活化的转录因子 C. HIF-1能使所在的组织细胞发生缺氧 D. HIF-1是细胞内氧含量的感受器
E. HIF-1能拮抗缺氧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 答案: B
34.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对机体的代偿作用是:
A. 增加肺部组织液渗出,刺激呼吸频率加快 B. 增加肺尖部的肺泡通气量 C.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血流比例 D.减慢血流使Hb充分氧合
E. 适当提高血压,增加心肌氧供 答案: C
35.单纯的急性低张性缺氧对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一般不包括: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 碱剩余增大 D.阴离子间隙增大 E. 血pH值下降 答案: C
36. 久居高原者最可能不明显的耐受缺氧的病理生理变化是:
A.血红蛋白增加 B. 肌红蛋白增加 C. 血管密度增加 D.肺通气量增加 E.线粒体呼吸酶活性增加 答案: D
37.对Hb亲和力CO高于O2的原因是CO对Hb的结合或解离与O2相比:
A.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慢 B.结合速度极快,解离速度稍快 C.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慢 D.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也快 E.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更慢 答案: E
38.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A.右心排出量增加 B.肺小静脉淤血 C.肺小动脉收缩 D.左心功能不全 E.血流量增加 答案: C
39.与急性缺氧导致肺小动脉收缩主要机制可能无关的因素是:
A.激肽 B.缺氧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 C.血栓素A2 D.白三烯 E.交感神经兴奋 答案: A
40. 严重缺氧导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
+2++
A.细胞外K↓ B. 细胞内Ca↓ C. 细胞内H↓
++
D.细胞内Na↑ E.细胞内K↑ 答案: D
41.缺氧时血液系统的代偿反应有:
A. 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氧离曲线右移 E. 血氧含量增加
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RBC破坏受抑制 D. 红细胞内2,3-DPG减少 C. 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答案: A
42.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缺氧,红细胞内2,3-DPG增加最不明显:
A. 氰化物中毒 B.肺源性心脏病 C. 高原性缺氧 D.右心衰竭 E. 失血性休克 答案: A
43.下列哪一项不是慢性缺氧时的主要代偿机制?
A.增强糖的无氧酵解 B. 肌红蛋白含量增多 C. 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D. 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增加 E. 促红细胞生成素释放增多 答案: C
44.下列哪一因素不是严重缺氧时溶酶体变化的主要原因?
+ 2+
A. ATP生成减少 B. H↓ C. Ca超负荷 D. 自由基大量产生 E. 磷脂酶激活 答案: B
二、名词解释
1. 低张性缺氧 由于各种原因使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 kPa(60mmHg),导致对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又称乏氧性缺氧。
2. 血液性缺氧 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其血氧含量降低,而PaO2正常,故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
2+3+
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Fe)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可氧化成三价铁(Fe),
3+
形成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因其中的Fe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当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0%,就可有缺氧表现。
4. 肠源性紫绀 由于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或变质剩菜后, 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或由于直接误服掺入大量亚硝酸盐的食物后,亚硝酸盐被吸收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
5. 组织性缺氧 由于组织中毒、呼吸酶合成障碍或线粒体损伤等原因导致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三、问答题
1. 简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原因及影响。
2+3+
答案: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Fe)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三价铁(Fe),即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正常血液中不断有少量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又不断被血液中的还原剂如NADH、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还原,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只占血红蛋白总量的1%~2%以下。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原因主要为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中毒,以及磺胺类、高锰酸钾、非那西汀、硝酸甘油等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是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或变质剩菜后, 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
3+
原为亚硝酸盐。高铁血红蛋白中的Fe因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带氧的能力。此外,血红蛋白分
2+ 3+2+
子的四个Fe中有一部分氧化为Fe后还能使剩余的Fe与氧的亲和力增高,导致氧离曲线左移,影响血红蛋白中结合氧的释放,使组织缺氧。当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0%,就可有缺氧表现;达到20%~50%,则发生严重缺氧。
2. 发绀可在缺氧的哪些类型中出现? 在哪些类型中不出现?说明其理由。
答案:发绀是由于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平均浓度超过5g/dl 以上(正常约2.6g/dl)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而形成的。低张性缺氧时,血液中的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则增加故可出现发绀。循环性缺氧是由于血流缓慢,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的时间延长,组织细胞从中摄取的氧量多于血流速度正常的血液,故静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也可出现紫绀。血液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则血氧分压正常,还原血红蛋白浓度不会升高,故一般不会出现发绀。
第六章 呼吸衰竭
一、选择题
1.呼吸衰竭通常是指:
A.内呼吸功能障碍; 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C.血液携氧功能障碍; D.CO2排出功能障碍; E.呼吸系统疾病造成机体缺氧。 答案:B
2.呼吸衰竭最常见病因为: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炎症使中央气道狭窄、阻塞; C.麻醉或镇静药过量使用; D.肺栓塞; 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答案:E
3.II型肺泡上皮受损时可使:
A.肺泡回缩力?; B.肺泡表面张力?; C.肺顺应性?; D.肺泡膨胀稳定性增强;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4.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于:
A.中央气道阻塞; B.外周气道阻塞;
C.肺泡扩张受限制; 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E.肺泡膜面积减少,厚度增加。 答案:C
5.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
A.非弹性阻力?; B.肺顺应性?; C.肺泡扩张受限; 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6.肺呼吸当发生PaCO2升高者,一定会合并低氧血症,这是由于: A.肺分流产生低氧血症; B.死腔样通气形成; C.肺泡氧分压降低; D.弥散障碍; E.生理性分流量增加。 答案:C
7.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为:
A.肺潮气量; B.PaO2值; C.PaCO2值; D.PAO2值; E.肺泡氧分压与A血氧分压差值(A-aDO2)。 答案:C
8.严重慢性II型呼衰患者其通气冲动主要来自:
A.肺牵张感受器; B.中枢化学感受器; C.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J-感受器); D.主A化学感受器; E.颈A体化学感受器。 答案:E
9.肺泡膜病变发生呼衰的主要机制为:
A.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过短; B.肺泡膜厚度增加; C.肺泡膜面积减少; 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E.呼吸功能及耗能增加。 答案:D 10.CO2潴留对下列血管的作用为:
A.皮肤血管收缩; B.脑血管收缩; C.眼结膜血管收缩; D.外周血管收缩; E.肺小动脉收缩。 答案:E
11.呼衰伴发右心衰的机制是:
A.外周血管阻力?,回心血量?; B.慢性缺氧使血量增多; C.血粘度?; D.肺泡氧分压?,引起肺血管收缩; E.肺小A壁增厚,管腔狭窄。 答案:D
12.神经肌肉麻醉所致呼衰时,血气变化特点为:
A.PaCO2?较PaO2?明显; B.PaO2?比PaCO2?明显; C.PaO2?和PaCO2升高呈一定比例关系; D.单纯PaCO2?; E.单纯PaO2?。 答案:C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病理生理学课程练习册答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