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项目部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各施工队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的生产调度会,及时协调各队伍之间的关系,合理调配机械、物资和人力,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协调好工程施工外部的关系。
1.5 及时解决施工的内部矛盾,及时协调各队伍之间和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对施工机械设备、生产物资和劳动力安排计划,并对资金合理安排,保证施工进度的落实和完成。
1.6 建立严格的《施工日志》,逐日详细记录工程进度、质量、设计修改、工地洽商等问题,以及施工中必须记录的有关问题。
1.7 对于影响工程总进度的关键工序、关键项目,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跟班生产,必要时组织有效力量,加班加点突破难关,以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1.8 建立奖罚严明的经济责任制,以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工期的实现。 2、从计划安排上保证工期
2.1 工程开工前,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总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能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并有所提前,进行认真审查。根据总进度计划对各单项工程进行分解,指定单项工程进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确保计划的准确实施。
2.2 制定周密详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抓住关键工序,对影响到总工期的工序和作业从人力、物力上充分保证,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顺利实现。
2.3 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动态管理,灵活机动地对人员、设备、物资进行调度安排,保证连续作业。
2.4 缩短施工准备时间,全线全断面多点有序施工。
2.5 对未按计划实现的,要认真检查,找出原因,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进度保证方针,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 16 -
3、从资源上保证工期
3.1 我公司优先保证该工程的机械、设备、人员、材料、资金等,同时成立一个施工经验丰实,组织管理能力强,结构形式合理的项目领导班子,配备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生产骨干和性能优越,状况良好的施工机械,组成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施工队伍。
3.2 施工机械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尽可能组织机械化流水作业,提高施工机械生产率,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施工现场设置修理厂,保证机械正常运转,并对常用的机械和机具备有富余设备及配件。
3.3 制定严格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施工现场进度情况,保证各施工段材料及时供应,杜绝停工待料的情况出现,以免耽误工期。 4、从技术上保证工期
4.1 由项目部总工全面负责施工技术工作,项目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影响工期。
4.2 实行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工程顺利进行。
4.3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工序衔接,统一调度、指挥,平衡远期与近期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使工程按部就班有节奏地进行。 5、其它保证措施
5.1 做好后勤工作,使施工人员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5.2 做好雨季、夜间施工的准备工作和保证工作。
5.3 搞好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及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创造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施工环境,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 17 -
6、建立施工进度控制系统 6.1工程施工进度监测系统
否
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 工程进度实施过程 建立数据采集系统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施工进度调整系统
6.2工程进度的调整系统
进度偏差 检查是否出现进度偏差 工程进度实施过程 分析偏差原因
分析偏差对后续工序的影响 确定影响后续工作的限制条件 采取施工进度调整措施 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经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 18 -
第四章 施工导流与排水
一、基本情况
阿塔山水利枢纽主坝位于山间U型河谷,轴线位置河谷底部约160m宽,河中有日常径流存在,约0.5m3/s,阿塔山枢纽位置的洪水情况(规律)同内蒙古中西部的其它河流,季节性较强,洪水主要发生在汛期即6月15日—9月15日,洪水由暴雨形成,陡涨陡落,峰高量小,历时短暂。根据标书提供的水文计算成果,10%频率洪峰流量为852m3/s,24小时洪量为11223104m3,2%频率洪峰流量为1947m3/s,洪量为3293万m3。阿塔山水利枢纽总库容为6464万m3,按水利工程等级划分标准,枢纽属于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Ⅲ级,坝址在河道下覆约20m左右冲积砂砾石层,渗透系数20-93.3m/d,属强-极强透水层。本工程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兴建过一次,在坝址河道的右半个河床上留有约5m高的心墙,本次设计坝轴线向下游平移,原留下的心墙可能作为本次施工围堰的一部分。 二、导流标准的选用
根据标书提供的资料,阿塔山水利枢纽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Ⅲ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Ⅴ级。当地土石材料丰富,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规范,选定施工导流洪水标准为十年一遇。其中汛期十年一遇洪峰流量为852m3/s,洪量1122万m3。非汛期十年一遇洪峰流量19.3m3/s,在泄洪洞泄洪的情况下相应的上游水位为1376.4m,因整个建设期要经过汛期,根据本次施工导流方式,选定度汛洪水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947m3/s,洪量3292万m3。内蒙古中西部内陆河流的实际情况是非汛期洪峰流量很小,历时很短,对截流标准和下闸蓄水标准不做具体的选择,适时调整截流和下闸蓄水时间即可确保工程的安全。 三、导流方式选择
根据标书提供的工程指标。如工期、工程量、地貌、地形、地质、洪水、气象,综合分析,阿塔山水利枢纽采用分期导流的方式,一期围河道的右岸,洪水由束窄的左侧河床渲泄同时要度汛,在其围护下施工右岸的坝体和泄洪洞,二期围河道的左岸,洪水由右岸已成坝体和左岸上游围堰构成水库调蓄后,已成的泄洪洞渲泄,在二期围堰的保护下施工左岸坝体。除此之外,枢纽还包括溢洪道、供水洞和副坝,因其位置较高,不受施工洪水的影响,所以不存在施工导流问题,对于围堰的结构形式,根据围堰的级别和地方材料
- 19 -
的情况,选定为土石围堰。 四、导流时段划分
根据标书要求的总工期为24个月,开工日期为2008年9月20日,这样一期围堰的任务截止时间为2009年的9月份,经过一个整的日历年,包括一个汛期和非汛期的洪水全部由左侧河道渲泄。在此期间的2009年汛前一定要让右侧坝体达到度汛高程,2009年的汛后泄洪洞达到泄洪条件。二期围堰从2009年的汛后开始到坝体超过围堰高程便结束其使命,时间大约在2009年的10月下旬。在整个期间的非汛期洪水由水库调蓄后经泄洪洞下泄。 五、导流建筑物设计
导流建筑物包括一期围堰和二期围堰,根据当地建筑材料的状况及水文情况,决定采用均质土围堰。围堰布置图见附图4-1,4-2。 1、围堰轴线的选择
根据一期围堰的任务及工期围堰束窄河床的限制,围堰轴线选择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这样将河床束窄70%,围堰轴线长度为270m。
二期围堰轴线平行于坝体轴线,在上游坝脚和围堰底脚线中间预留工作通道,选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一端和山体另一端和已形成的坝体连接,共同挡御二期洪水,二期围堰的轴线长度约180m。 2、围堰高程的选定
一期围堰是以束窄的河床通过十年一遇洪水时对应的水位和堰体轴线沿线的水面线加适当的安全超高,由计算所得,高程为1375.0m。
二期上游围堰是以非汛期十年一遇洪水Q=19.3m3/s,在泄洪洞导流的情况下堰前水位加适当的安全超高由计算所得,高程为1377.5m。下游是以届时的下游水位确定,高程为1371.5m。 3、防洪度汛高程的确定
在枢纽建设阶段,要度过两个汛期,其中第一个汛期,仍以束窄的河床导流,围堰高程不变,用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复核坝体的填筑高度,在标准水位以下,将已成坝体上游端部用铅丝石笼防护,保证已成坝体不受冲刷破坏。第二个汛期坝体不能到顶,其时二期围堰失去作用,度汛洪水来临时由未建成的坝体挡水调蓄泄洪洞泄洪,根据水文计算,其时水位为1394m左右,加上适当的安全超高,决定度汛高程为1395m。这就要求第二个汛期的汛前,坝体填筑一定要达到该高程,且做好超标准洪水发生的应急准备,确保
- 2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兴德水库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