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总库容为11303104m3。
本次除险加固设计的主要工程布置如下:
大坝在原坝段上进行加高培厚,右侧坝顶高程1000.05m,不设防浪墙。左侧坝顶高程998.95m,防浪墙顶高程1000.05 m。在现有溢洪道的拉切深沟处设一孔泄洪冲沙底孔闸,闸孔尺寸434m,两侧修建共57m溢洪道联合泄洪。 二、水文气象
本流域地处中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受冬季冷高压及夏季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燥热而短促,日温差大;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凉爽,光照充足。根据商都气象站1971~2005年气象资料统计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1) 气温:多年年平均气温3.7℃,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4.6℃,多年极端最低气温-34.7℃。
(2) 降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28.0 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历年最大降水量为510.7 mm(1964年),历年最小降水量为185.9 mm(1965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75倍,降水年内分配也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78.4%。
(3) 蒸发:多年平均蒸发量2138.2 mm。
(4) 风:本地区最多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3.4 m/s,历年最大风速23.7m/s,最大风速相应风向西风,汛期6-9月份平均最大风速为16.6 m/s。
根据气候条件及该流域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成因特点及施工要求,施工洪水分为汛期6~9月,及非汛期10~5月。
施 工 洪 水 成 果
分 期 汛期(6~9月) 非汛期(10~5月)
2% 洪峰 830 970 84.0 - 6 -
5% 542 647 50.2 10% 346 425 28.6 20% 180 233 12.4 24小时洪量 洪峰 24小时洪量 128.4 88.9 63.6 44.4 三、工程地质
工作区内地貌形态较为单一,共包括三种类型,即构造剥蚀地形、侵蚀地形和堆积地形。
本区新构造运动是以隆起运动为主,无大的构造运动,地壳相对稳定。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区域图》(GB18306-2001),本区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 g,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区。
本区地下水类型为花岗基岩裂隙水及松散岩层孔隙潜水。根据水样实验分析,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2Cl2SO4-Na 2Mg2Ca型,矿化度为1361 mg/L,为微咸水。地表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 2Mg2Ca 型,矿化度为871 mg/L,为淡水。地下水对普通水泥有结晶类硫酸盐型弱腐蚀性,其它均无腐蚀性。
坝基左、右两侧第三系上新统(N2) 粘土其土层密实,岩性单一,无软弱夹层,渗透系数在4.8310-7~8.5310-5cm/s,平均值为2.0310-5cm/s,属于弱透水层, 因此,坝基第三系上新统(N2)粘土不存在渗漏问题。
坝基燕山期侵入岩(δο52((1))的石英闪长岩为全风化~强风化,岩体相对较为完整。石英闪长岩的透水率在0.58~3.44 Lu,为微~弱透水岩层,因此,坝基燕山期侵入岩(δο52((1))的石英闪长岩不存在渗漏问题。
坝基的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层(Q4pal)含细粒土砂为中等透水地层,且分布连续,含细粒土砂存在渗漏问题。
溢洪道位于坝体中部,溢洪道的地层为燕山期侵入岩(δο52((1)),岩性为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为灰绿色,褐红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等组成,发育斜节理,厚度大于30.00 m,为强风化~微风化。
溢洪道石英闪长岩岩体的透水率在0.19~0.97 Lu,属微透水岩层。石英
- 7 -
闪长岩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为2000 kPa。混凝土与石英闪长岩岩体的抗剪断强度f/在0.90~1.10,C/在0.70~1.10 MPa。
泄洪冲沙底孔闸位于溢洪道中部的拉切深沟处,地层为燕山期侵入岩(δο52((1)),岩性为石英闪长岩,岩体的透水率在0.19~0.97 Lu,属微透水岩层。石英闪长岩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为2000 kPa。混凝土与石英闪长岩岩体的抗剪断强度f/在0.90~1.10,C/在0.70~1.10 MPa。 四、对外交通条件
目前已经实现乡乡通公路,公路从坝址附近通过,交通便利。
- 8 -
第二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总体安排
一、布置原则
根据施工图纸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总进度的安排,确定辅助企业、生产临建、办公及生活福利设施的布置,其布置原则为:
1、全部临时设施的平面位置和占地范围,不超出建设方规定的征地界限; 2、在布置上要综合考虑施工程序、施工交通、安全、爆破影响以及均衡施工强度等因素;
3、采取必要措施做好防洪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划;
4、临建的规模和容量按进度进行规划,尽量集中布置,减少占地面积; 5、尽量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降低劳动力的使用量,减少生活福利设施的面积;
6、生活区、办公区、工厂设施以及火工器材仓库均按消防的有关规定布置,配备消防设施;
7、对生产、生活废水要进行收集处理,然后统一排放;垃圾要经过无公害处理,不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二、施工布置总说明
根据以上原则及现场实际情况, 施工总布置分为生产区、料场拌合区、办公和生活区。生产区包括施工供水、供电系统;料场拌合区包括混凝土生产系统、机械修配厂、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各类库房、预制场等;办公和生活区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医务所、停车场等。
其中施工临时生活、办公区,布置在水库管理所的旁边。在溢洪道的旁边布置砼拌合站、水泥库、砂碎石堆场。在溢洪道旁边的高地上布置一简易水箱,用水泵将水提入水箱内供施工使用。坝体护坡料根据需要沿坝体堆放使用。
三、施工平面布置
- 9 -
1、施工道路
生产区、料场拌合区、办公和生活区均依托原有公路布置,施工时只要对原有公路稍加修整并增加部分至料场、基坑、坝下的临时施工道路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临时施工道路均为山区四级砂石公路,总计长度为3.0公里。 2、施工用电
除发包人提供的变压器外,我方备两台变压器,另备一台移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两台变压器中S9-315KVA分别布置在溢洪道附近的大坝施工区, S9-100KVA布置在料场拌合区和生活区。
供电变压器负荷分布表 名称 型号 布置地点 主要负载 高峰负荷 1#变压器 S9-315KVA 土石坝施工、溢洪道、排水、混溢洪道附近的大凝土生产系统、坝施工区 混凝土浇筑、照明等 施工辅助企业和辅助企业、办公、生活区 生活 溢洪道附近的大1#变压器备有坝施工区 电源 250KW 2#变压器 S9-100KVA 60KW 柴油发电机 100GF 3、施工供水
施工供水由生产、生活两个系统组成。生产用水从坝体附近深井中提取,生活采用打井取水解决。
生产供水系统供水强度为45 m3/H,生活供水系统供水强度为5 m3/H。 在库区左岸设临时取水泵站,在左坝段靠近溢洪道的山坡上设一个50 m3的高位水池作为施工总水源。
生活区内用水采用5t水车到附近机井拉水供应。
- 1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兴德水库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