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成功的平均检索长度:ASL=(1+2*2+3*4+4*8+5*5)/20=74/20=3.7 检索不成功的平均检索长度:ASL=(5*11+6*10)/(11+10)=115/21≈5.48
P229 9、11。
9、根据已知结点序列,画出建立二叉检索树T1的过程,并画出删掉相应结点的过程。 11、(1)画出最终的二叉检索树,并求平均检索长度
P230
18、(1)用线性探查法消解地址冲突,构造哈希表(求解过程:先用哈希函数求解每个关键字的哈希地址,有地址冲突的,用冲突法消解,最后再画出哈希表)
(3)求以上两种哈希表的平均检索长度 线性探查法ASL:(1*6+2+3*3+4+9)/12=2.5 拉链法ASL:(1*6+2*4+3+4) / 12 = 1.75
19、构造哈希表,并求在等概率情况下检查成功和不成功的平均检索长度。
(1)k=33 h(33)=(3×33)%11=0 (2)k=41 h(41)=(3×41)%11=2 (3)k=20 h(20)=(3×20)%11=5 (4)k=24 h(24)=(3×24)%11=6 (5)k=30 h(30)=(3×30)%11=2
此时发生冲突,d1=h(30)=2, d2=(2+(7×30)%10+1)%11=3 (6)k=13 h(13)=(3×13)%11=6
此时发生冲突,d1=h(13)=6, d2=(6+(7×13)%10+1)%11=8 (7)k=01 h(33)=(3×1)%11=3
此时发生冲突,d1=h(1)=3, d2=(3+(1×7)%10+1)%11=0 此时发生冲突,d2=h(1)=0, d3=(0+(7×1)%10+1)%11=8 此时发生冲突,d3=h(1)=8, d4=(8+(1×7)%10+1)%11=5 此时发生冲突,d4=h(1)=5, d5=(5+(1×7)%10+1)%11=2 此时发生冲突,d5=h(1)=2, d6==(2+(1×7)%10+1)%11=10 (8)k=67 h(67)=(3×67)%11=3
此时发生冲突,d1=h(67)=3, d2=(3+(7×67)%10+1)%11=2 此时发生冲突,d2=h(67)=2, d3==(2+(7×67)%10+1)%11=1
从而得到相应的散列表如下。
从而可求出检索成功时的平均检索长度为
ASL=(1+1+1+1+2+2+6+3)/8=17/8
由已知条件知,散列表表长为11,表中记录数为8,且采用开放定址法解决冲突,从 而可得装填因子α=8/11,所以检索失败(即不成功)时的平均检索长度为 ASL=1/(1-α)=1/(1-8/11)=11/3
排序
复习内容:要求掌握各种算法的基本思想,给出实例能写出每一趟的排序结构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稳定性)、希尔排序(算法、排序过程、时间复杂度、稳定性)
交换排序:冒泡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稳定性)、快速排序(算法、排序过程、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稳定性)
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稳定性)、(大头、小头)堆排序(算法、构造和筛选过程、时间复杂度、稳定性)
二路归并排序(排序过程、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稳定性)
P263课后习题 第3、15题 15: (1)(2)(4)为堆;
(3)不为堆,调整后为 (100 98 66 85 80 40 60 77 82 10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1级数据结构期末复习(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