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蛋白质在血液中分解形成的
116.一个只吃素食的人,他每天需要摄入的蛋白质的量和种类都比吃动物蛋白质的人多,下列对其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 一般来说,植物蛋白质中所含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例与动物蛋白质的比例大不相同
B 总的说,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在植物蛋白中的种类要少于动物蛋白中的种类。 C 总的说,植物蛋白质要比动物蛋白质更难消化,也更难消化完全 D 总的说,植物食物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比动物食物的要低, 117.青少年每天要进食一定量的蛋白质,原因是 ① 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 ② 蛋白质不能全部由糖类和脂肪在体内转化而成 ③ 蛋白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④ 体内的蛋白质每天要少量分解一些,更换新的 ⑤ 蛋白质是青少年长身体的重要原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118.下列分别属于脱氨基和氮基转换作用的实例是 ① 苏氨酸→丁酮酸+NH3 ② 谷氨酸→氨基丁酸+CO2
③ 谷氨酸+丙酮酸→酮戊二酸+丙氨酸 ④ 谷氨酸+NH3→谷氨酰氨+H2O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③和① D ①和④ 119.在细胞中进行脂类代谢时,正确的提法是
A 只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 甘油可以转化为肌糖元
C 能生成乳腺分泌的乳汁 D 脂肪只能贮存在皮下组织中 120.脂肪经由线粒体氧化,需氧的步骤是 A β–氧化 B 三羧酸循环
C
D 电子沿呼吸链传递
121.动物体内糖类、蛋白质、脂肪在代谢过程中可以互相转化,沟通转化的枢纽是
A 三核酸循环 B 丙酮酸氧化 C ATP的形成 D 糖酵解
122.在动物饥饿或冬眠时,能量底物的消耗顺序是 A 脂肪→蛋白质→糖类 B 脂肪→糖类→蛋白质 C 糖类→脂肪→蛋白质 D 蛋白质→糖类→脂肪
123.在动物细胞中用于制造大多数ATP的直接能源是 A 从葡萄糖分解产生的磷酸盐转移到ADP B 氢离子通过特有的膜的转移 C 把葡萄糖分解成两个丙酮酸分子
D 电子沿着电子传递(转移)链的移动
124.人体内可转移到ATP的能量来源于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31 页 共 46 页
http://zhxk.126.com
① 消化作用 ② 光能的固定 ③ 无氧呼吸 ④ 有氧呼吸 ⑤ 渗透作用 ⑥ 磷酸肌酸的转化
A ①③④ B ③④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25.下图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中有关的各种能源物质间的关系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中a和c表示 作用的 和 的能量变化。 (2)能发生b过程的生物是 。 (3)d表示 作用。
(4)在人体内,e过程发生的部位(器官)是 。
第八节 生物的呼吸作用
【知识概要】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和生理意义 生物的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步骤。外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物通过呼吸器官、植物通过叶的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内呼吸是指细胞的呼吸,即呼吸作用。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的。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主要表现在: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二、呼吸作用的过程 1.有氧呼吸的过程
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6CO2+6H2O+能量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C6H12O6+6O2?(1)
糖酵解,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该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可概
括如下:
酶??2CH3COCOOH+2NADH2+2ATP(2)三羧酸C6H12O6+2NAD+2ADP+2Pi?循环,在有氧条件丙酮酸彻底分解的过程。该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三羧酸循环是糖、
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及其他物质的共同代谢过程。总式可概括为:
酶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32 页 共 46 页 http://zhxk.126.com
→
(3)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生物氧化),前两阶段脱下的氢经呼吸链的一系列电子传递体和氢传递体而逐步氧化,最后氢被氧接受,形成水。同时,呼吸链上氧化作用释放的能量和ADP的磷酸化作用偶联起来,形成大量ATP。该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和概括为:
2.无氧呼吸的过程
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2)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或脱羧形成乙醛,再被还原成乙醇;或直接被还原生成乳酸。总反应式为:
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
C6H12O6+2ADP+2Pi→2C3H6O3+2ATP 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主要形式是产生酒精,酵母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能进行酒精发酵。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胡萝卜和玉米胚的无氧呼吸也可以产生乳酸,乳酸细菌能进行乳酸发酵。高等动物和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组织出现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三、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一般来说,凡是生长迅速的植物种类、器官组织和细胞,其呼吸均较旺盛,如幼根动叶的呼吸强于老根老叶,生殖器官的呼吸强于营养器官。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 四、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由于呼吸是新陈代谢的中心,在栽培过程中,应使呼吸过程正常进行,还要注意调节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由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放热,所以,贮藏粮食和水果蔬菜时,又应该控制一定条件,降低呼吸作用,以利安全贮存。
【解题指导】
例1 运动员进行1500m长跑时,体内ATP再生成的途径是 ,主要途径是 。
析 肌肉收缩时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但细胞中ATP的储量不多,仅能维持2~3s左右。ATP的继续供应靠磷酸肌酸迅速分解,将磷酸基连同能量转移给ADP生成ATP。但磷酸肌酸的储量也是有限的,一般只能维持10s左右。因此ATP再生成途径主要靠有氧呼吸供能。在长跑较持久的肌肉收缩时,由于耗能增多,耗氧增多,使O2供应相对不足,有氧呼吸不能再增强,于是肌糖元也通过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合成少量ATP,以补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33 页 共 46 页
http://zhxk.126.com
充有氧呼吸供能的不足。所以在1500m长跑时,ATP再生成的途径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磷酸肌酸供能,其中有氧呼吸是主要途径。
例2 右图表示大气中氧的含量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CO2是 的产物。
(2)AB段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 。
(3)BC段CO2释放量又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 。
(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莱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
气应调节到图中哪一点所对应的氧浓度? 。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 。
析 高等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但仍保留了无氧呼吸的能力,所以在A点时氧含量接近0,释放较多CO2,这是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缘故。AB段随着氧含量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CO2释放量减少。BC段氧含量不断增加,有氧呼吸越来越旺盛,CO2的释放量达到新高峰。贮存蔬菜水果时,要尽量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应选择B点所对应的氧的含量,这时的有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
【巩固练习】
126.在需氧细胞中糖酵解的最主要功能是 A 从葡萄糖获得脂肪
B 从葡萄糖逐步降解获得能量 C 许可糖类进入三羧酸循环
D 能把葡萄糖分子分成两个片段
127.用含有同位素18O的CO2作为饲料,供给一株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后,在这株植物体呼吸作用时产生的CO2和H2O中含有18O的应是
A H2O B CO2 C H2O和CO2 D H2O和CO2都不含
128.用黄豆做黄豆芽,1kg黄豆约可做出5kg黄豆芽。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将
A 变多 B 变少 C 不变 D 先少后多
129.当作物较长时间被水淹后,叶片枯黄甚至全株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 叶绿素被破坏 B 光合作用被削弱 C 呼吸作用受抑制 D 细胞被酒精毒害 130.光呼吸过程 A 不会在白天进行 B 不会消耗氧气 C 不会产生磷酸乙醇酸 D 不会产生ATP
131.运动员进行马拉松长跑比赛时,肌肉供氧不足;在竞赛后的休息期间,以下哪些过程以相当的强度在运动员的组织中发生?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34 页 共 46 页
http://zhxk.126.com
① 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② 将乳酸转化为丙酮酸 ③ 积累NADH ④ 糖酵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2.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CO2,必要的一项实验条件是 A 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 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C 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D 用一株幼小植物 133.让一只鼠吸含有放射性的氧(18O2),该鼠体内最先出现标记氧原子的物质是
A 丙酮酸 B 乙酰辅酶A C 二氧化碳 D 水 134.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 ① 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 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③ 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 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5.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引起细胞的直接反应是 A 线粒体ATP合成酶(基粒)活化,合成更多ATP B 乳酸大量生成 C 蛋白质分解增加
D 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加速
136.糖酵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最终产物是 A 二氧化碳中的氧为氢所取代并形成葡萄糖
B 葡萄糖分子被分解形成2分子的三碳酸,并合成2分子的ATP C 此过程中脂肪分子分解,能释放能量,此能量为细胞所需 D 三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其结果是合成了36分子ATP
137.植物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同样数量ATP所消耗糖的物质的量是
A 前者比后者约多9倍 B 后者比前者约多9倍 C 前者比后者约多19倍 D 后者比前者约多19倍
138.哪一项是热带植物种子储存的最适条件,即能最长时间的保持种子的生活力
A 在普通的5℃冰箱中
B 在有10%氧气的5℃冰箱中 C 在降低气压的5℃房间中
D 在湿度保持在20%的30℃的房间中
139.土豆在纯空气中贮藏1周,然后在纯氮气中贮藏1周,最后又置于纯空气中贮藏。在实验中测定了释放的CO2,实验结果如右图。在第三周中多产生和释放的CO2可能来源于
A 乙醇 B 乙醇 C 乳酸 D NADH2
140.右图是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代谢途径的简要图,需脱羧酶与脱氢酶的是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35 页 共 46 页
http://zhxk.126.co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学生物竞赛辅导生物的新陈代谢(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