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设计标准
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堤防工程的技术改造要求,改造后的堤防定为 等 级建筑物。 堤防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提高为:基本组合 、特殊组合 。 地震设计烈度为 度。
设计洪水重现期为 a,设计洪水位 m。 设计风速重现期为 a,设计风速 m/s。 8.2 技术改造设计 8.2.1 加高培厚设计
根据重新确定的堤防的防汛防洪标准,经验算,原堤防的高度及稳定性 (均达不到) 安全要求,需要进行 (加高培厚) 。
加高培厚后的堤防结构断面为:堤顶标高 m,顶宽 m,采用 护面。 防浪墙顶的标高为 m,采用 结构。
根据堤前波浪及水流条件,临水坡设 级坡,坡比为1∶ ~1∶ ,采用 护坡,采用 、 护面与消浪;堤前采用 护脚及 护底,护底宽度 m;背水坡坡比1∶ ,采用 护坡。
堤防加高培厚以后,为了提高堤基及堤内渗流的稳定性,在堤的内外侧分别设置 层戗台,戗台顶标高 m~ m,戗台宽度 m~ m, 坡比1∶ ~1∶ 。
每延米堤计:土方 m;混凝土方 m;土工布面积 m。
提示:加高培厚是现有堤防技术改造的基本措施之一,不仅适用于防洪标准偏低的堤防提高防洪标准,也适用于一些兴建时标准较高,后
因种种原因,如水土严重流失、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等,致使实际的防洪标准降低了的堤防提高防洪标准采用。
3
3
2
8.2.2 补强加固设计
提示:现有堤防:
(1)有的已年久失修,堤身出现裂缝、洞穴或坍陷;
(2)有的应当护坡而未护坡,或虽已护坡,但护坡强度不够已被部分损坏; (3)有的应当护底而未护底,或虽已护底,但护底已被部分损坏;
(4)有的防浪墙、堤坡或堤身的稳定性不够,已产生位移、滑动、倾斜等情况。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当进行补强加固设计,报告应逐一加以说明。
⑴堤身裂缝、洞穴、坍陷的处理设计
堤身的裂缝、洞穴,采用 (灌浆或挖开重筑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以后,作渗漏检查,直至不发生超常的渗漏为止) 。
堤身坍陷,采取 (先将坍陷部分的堤身折除,并对堤基进行加固处理,然后,重新构筑堤身) 。 每延米堤计:土方 m;石方 m;混凝土方 m;土工布面积 m。 ⑵护坡改造工程设计
(因原生物护坡已经损坏) ,改用厚度为 m的 砌石护坡;原 石护坡 (已经损坏) ,改用厚度为 m的 石护坡(或混凝土护坡)。
每延米堤计:土方 m;石方 m;混凝土方 m;土工布面积 m。 ⑶提高防浪墙、堤身稳定性的工程设计
1) 改建防浪墙。拆除已裂缝、位移或倾斜的防浪墙,改用 结构的防浪墙,墙高 m,顶宽 m,底宽 m,园弧曲率半径 m。
2) 改变堤坡坡比。将堤防的坡度由1∶ 改为1∶ ,以扩大堤的基础面, 提高堤坡与堤身的稳定性。 每延米堤计:土方 m;土工布面积 m。 ⑷护脚、护底改造工程设计
1)改变护底、护脚结构。 将原不能抗御水流及波浪底流速冲刷的生物护脚、护底改为 护脚、 护底。护脚体高 m,宽 m;护底宽 m,厚 m;
2)提高护底、护脚强度。拆除已冲坏的 护脚、 护底,改用 护脚、 护底。护脚体高 m,宽 m;护底宽 m,厚 m。
每延米堤计:土方 m;石方 m;土工布面积 m。 ①
3332
①
3332
32
332
或混凝土护坡。
16
8.2.3 提高堤防抗御风浪能力的工程设计
提示:近几十年,我国沿海地区和湖区发生过不少堤防溃决事件,究其原因,几乎都和风浪的破坏、特别是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破坏有关。
说明这些地区堤防的抗御风浪的能力还比较低。因此,提高堤防抗御风浪的能力,应作为现有堤防技术改造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优先的位臵,付诸实施。
如设计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报告应给以说明。
⑴在堤防临水侧增加防浪设施
因 (原堤防未设防浪设施) 。 现根据新的堤防设计标准进行波浪压力计算及波浪爬高计算,本堤防需增加以下防浪设施,以提高堤防的抗风浪能力。
1) 防浪墙工程。采用 结构、 式的防浪墙。墙顶标高 m,顶宽 m,底宽 m,园弧曲率半径 m。 2) 坡比设计。为减少波浪作用于堤坡上的压力,堤坡坡比由1∶ ~1∶ 调正为1∶ ~1∶ 。在上坡与下坡之间设置平台,平台的宽度 m~ m,用以消浪和减少波浪对堤坡的冲击力。
3) 护坡设计。采用 结构护坡,护坡厚 m。在护坡上安放 层 形的消浪块体,以削减波浪爬高和护坡上的波压力。
4) 护脚、护底设计。采用 结构的 体护脚, 护底。护脚体高 m ,宽 m;护底宽 m,厚 m。 以上防浪工程,每延米堤计:土方 m;石方 m;混凝土方 m; 土工布面积 m. ⑵改造堤防的防浪设施
根据新的设计标准,对堤防的各项技术指标验算表明, (本堤防原来的防浪设施需要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各部分的结构尺寸如下:防浪墙顶标高 m ,顶宽 m,底宽 m,园弧曲率半径 m;堤坡坡比1∶ ~1∶ ,平台宽 m~ m;护坡厚 m,采用 层 消浪体护面;护脚高 m,宽 m;护底宽 m,厚 m。 每延米堤计:土方 m;石方 m;混凝土方 m;土工布面积 m。
9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提示:(1)堤防工程的环境保护包括两个方面:
1)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对堤防产生的不安全影响, 需要采取某些工程措施, 对堤防的环境进行保护;
2)由于堤防的建设, 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某些不利影响,需要建设相应的工程,对受影响的周边环境加以保护。
(2)环境保护工程一般包括:水土保持、护滩、护岸、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交通航道的保护等工程。由于堤防所处的地
理位臵、自然条件、环境影响的不同,各种堤防的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也不可能是相同的。
本《范本》仅涉及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环保工程设计问题,供报告编写人参考。
3
3
3
2
3
3
3
2
9.1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9.1.1 护堤林
建设护堤林,以防止水土流失。凡本堤区范围内,如:背水坡、戗台、内青坎等适宜种植树草的部位均植树种草,以保持水土。树种采用 、 等乔木;树的行距为 m,株距为 m。对不需采用工程护坡的临水坡,也应植树种草,以防止水土流失及波浪刷坡。树种采用 、 等灌木;树的行距为 m,株距为 m。 每延米堤计:乔木 株;灌木 株;种草面积 m。 9.1.2 堤顶防护及排水工程
为防止异常情况下出现堤顶溅浪、越浪及雨水对堤顶的侵蚀,采用 护面结构对堤顶进行保护,结构宽 m,厚 m。
为排除堤顶的积水,堤坡上的雨水以及堤内的渗流,分别在背水坡、内青坎上和内堤脚处开挖排水沟,将水流集中排向沿堤河。背水坡上的排水沟,沿堤纵轴线每 m开一条,上口接通堤顶护肩下的排水孔,下口通向沿堤河,排水沟底宽 m,宽 m,挖深 m,采用 结构防护; 内堤脚排水沟的底宽 m,宽 m,挖深 m,采用 结构防护。
每延米堤计:土方 m;石方 m;混凝土方 m;土工布面积 m。 9.2 护滩、护岸工程设计 9.2.1 护滩工程
由于 (建设堤防,改变了水流方向) ,使 堤防的堤前护堤滩地出现 (刷滩和刷坎) ,威胁堤防的安全, 堤顶无交通要求的,一般采用道碴或泥结石结构;结合公路交通的堤顶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混凝土结构。 17
①
2
①
3332
为此,确定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护滩: ⑴保护滩面的措施
生物固滩,种植 、 等树草,以降低滩地上的水流流速,保护滩面不受冲刷。树的行距为 m,株距为 m。 共计植树 株;植草面积 m。 ⑵护坎措施
采用 、 等工程护坎,以阻止水流切滩、维护护堤滩地的安全。 共计:土方 m;石方 m;混凝土方 m;土工布面积 m。 9.2.2 护岸工程
受湾道环流和深泓逼岸的影响,形成水流冲岸,威胁堤防的安全,需要采取工程措施,保护堤岸。根据堤前的水流结构情况,采用 结构型式的护岸工程进行护岸。护岸工程的结构尺寸为: m, m, m。 每延米护岸工程计:土方 m;石方 m;混凝土方 m;土工布面积 m。 9.3 水资源保护工程设计
提示: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是关系人类发展的大事,也是水利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我国本来就是一个
水资源不很丰富的国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向江、河、湖、海排放,使得不少地区的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水资源,一些地区采取修筑水库,避咸引淡、避污引清的方法,将淡水、清水储蓄起来加以保护,并取得了经验,如:
(1)浙江省在围海造地的土地上,建设了库容100 万m以上的平原水库14座,总蓄水库容达2 亿m,解决了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和人
民生活的水源问题。
(2)上海市在长江边建设了两座边滩水库:一座宝钢水库,库容1300 万m,为宝钢提供工业用水;一座陈行水库,库容830 万m,为
上海市提供城市生活用水。两座水库都采取避咸引淡、避污引清的方法取水,保证了水库的水质。上海市还打算在长江口的江心中建一座青草沙水库,作为城市生活用水的远景水源地。
(3)山东、河北省的沿海缺水地区也都打算建设一批平原水库,将黄河、海河多水季节的剩余水量储蓄起来,以备需时取用。 利用修水库保存、开发好水资源,这是解决缺水地区和水环境受污染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好方法,发展前景广阔。水库堤与其他堤防的区别在于水库堤对堤防的防渗要求更高,设计也较复杂。提高堤防的防渗透能力通常采用的措施有:
1)基础防渗。采用涂膜塑料编织布编制的软体排或防水油布铺盖于堤的基础之上,其宽度应能满足基础渗流的渗径长度要求。也可以采用打防渗板桩的办法,以延长基础渗流的渗径长度,防止渗流破坏堤基,板桩的入土深度通过计算确定;
2)堤体防渗。采用设粘土心墙或粘土斜墙,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采用粉煤灰水泥土或砂土水泥土作防渗墙等工程措施,以阻止堤体渗流在堤坡上逸出。如设粘土墙施工条件不许可, 也可以通过扩大堤身断面,以满足堤体渗流的水力梯度要求。 当有防渗内容时,应根据实际设计结果,编写报告。
3
3
3
3
②
2
③
3332
①
3332
9.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提示:我国沿海、湖区及江河沿岸的滩涂及水域,不少是珍稀鱼类、苗种、贝类、候鸟和野生动物的牺息、生长、繁殖的场所,又是我国
宝贵的后备国土资源。这些滩涂和水域,有的已列为国家或地方的自然保护区,有的已开发利用;尚未开发的部分,其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为了有序的开发滩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供参考:
⑴坚持按滩涂资源开发规划开发滩涂土地资源,防止盲目的拓展土地,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⑵建立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内,禁止围堤造地和从事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
⑶开发潮间带土地资源,应力求避开滩涂水产资源的生殖环境(海滩上的贝类如文蛤、蛏、泥螺等水产资源一般牺息于低潮带滩地,因此,建设堤防应尽可能的避开有水产资源牺息的低潮带滩地),以保护水产资源的生殖环境。
⑷建设围堤和其它水利工程要保护好回游鱼类的通道。我国的江河的入海口,在鱼汛季节,一般都有鱼类向上游回游。如长江河口就是珍稀鱼类中华鲟、鲥鱼、刀鱼、中华绒鳌蟹苗、鳗鲡苗等的回游通道。因此,在实施河口围堤和建设工程时,一定要保留好回游鱼类经过的水道,以维护河口地区水产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 报告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成果加以说明。
9.5 航道维护工程设计
提示:根据以往的实践,堤防工程对航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两个方面: (1)由于堤防的建设,导致航道淤积,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 (2)由于堤防的建设,造成航道发生冲刷,影响航道的稳定。
适宜在河、湖滩地种植的生物有:芦苇、 耐水灌木及杂草等;适宜在海滩上种植的生物有:芦苇、秧草、大米草、互花米草、红树林等。
③
护坎工程有:沉排抛石护坎、堰式顺坝护坎、三角形或梯形堆石坝护坎,以及板桩护坎等。
①
护岸工程的结构型式有:重力式立式驳岸、斜坡式砌石驳岸、前板桩后方桩高桩或低桩承台式驳岸,以及沉箱式结构护岸等。 18
②
因此,必须对受到不利影响的航道进行整治,以维护航道的正常通航。
导致航道淤积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堤防建设后改变了堤前的水流方向,使主流不再集中于航道,航道内出现淤积区。整治的方法是在航道的
岸边建丁坝挑流或采取将航道缩窄的办法,使水流集中于航道,以维护航道的通航条件。丁坝的结构尺寸通过设计确定。
造成航道冲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堤防建设后,使航道受到缩窄,航道内的水流速度加大,航道的岸坡发生冲刷。整治的方法是在航道的
两岸建立护岸、护坡工程,以维护航道的稳定。护岸护坡工程通过设计确定。 报告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成果加以说明。
10 施工组织设计
10.1 施工条件
10.1.1 工程地址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本堤防工程位于 省(市、自治区) 地区, 工程起自 ,迄于 (北京坐标系: 东径 ° ′ ″~ ° ′ ″;北纬 ° ′ ″~ ° ′ ″)。
月~ 月汛期的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高温度 ℃, 极端最低温度 ℃。平均水位 m, 最高水位 m,最低水位 m。
月~ 月非汛期的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平均水位 m, 最高水位 m,最低水位 m。
全年大风、雨雪及雾日 d,可施工的天数为 d。
堤线经过地区的平均地面标高为 m,上面为 、 等复盖,复盖物的面积共 m。
全线共有 、 等障碍物 处,需要拆迁的房屋 间, 等建筑物 座;全线共需跨越沟河 条,沟河的平均宽度 m,平均深 m。
堤防保护区内共有人口 人,可提供筑堤的劳动力 人;有城镇 处,工矿企业 个,农田面积 ha。年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
10.1.2 大宗建筑材料产地、储量、物理力学性质及运输条件 ⑴土料
筑堤土料分布于 等地区, 距离施工工地 m~ m, 平均运距 m, 土源 (丰富, 运输便利) , 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见第3章表3-6。 ⑵石料
经实地踏勘, 、 等石矿的石料质量及储量 (均可满足) 本工程的要求,已协议由 矿供应。
石料产地距施工工地 km, 产地与工地之间有 水路及 陆路连接,石料可通过水路及陆路运至距工地 m的 处。
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见第3章表3-7。 ⑶土工布
经产品调查, 厂(公司)及 厂(公司)生产的土工布的规格质量均 (可满足) 本工程的要求, 已协议由 厂(公司)供应。
土工布产地距工地 km, 可通过 路直接运送到工地。 土工布的技术参数见第3章表3-8。 10.1.3 施工供水、供电条件 ⑴供水
经水源水质调查化验,本工程施工用水可引自 ,该处水源 (丰富,能够满足) 施工用水要求。 取水点距施工工地 m,通过 可将水送至施工现场。 水质见水质化验报告(见 )。 ⑵供电
经供电部门同意,本工程施工用电由 提供,电源的电压为 V,可供电量 kW。 电源距工地 m, 可通过 输送至工地。 10.2 施工总体布置
10.2.1 水、电,通讯工程布置与设计
19
2
⑴供水工程
于取水点位置设置 临时抽水站提水,水经过蓄水池沉淀后,再通过 输送至施工现场。输水线路长 m。主要工程量包括:
机 台; 水泵 台;土建工程 m;φ mm水管 m。 ⑵供电工程
工地供电设施委托 供电工区(所)进行布置、设计与施工。 ⑶通讯工程
工地通讯设施委托 邮电局布置、设计与施工。 10.2.2 施工道路布置与设计 ⑴场外道路
场外布置 条道路与 路连结。道路总长 m,采用 路面。 共计土方 m, 方 m。 ⑵场内道路
场内布置 条施工便道运送土石方及其他材料、设备。便道总长 m,路宽 m, 采用 路面。 共计土方 m, 方 m。 10.2.3 大宗建筑材料堆场布置与设计
为保证工程施工, 需要在工地建设 处材料堆场, 其中: 号堆场,布置于工地 处, 堆场面积 m, 采用 护面; 号堆场布置于工地 处,堆场面积 m, 采用 护面;……。 处堆场共计:土方 m, 方 m; 机械 台, 车 台。 10.2.4 预制场地布置与设计
根据工程设计, 本工程共需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预制件 件, 预制混凝土量 m; 钢结构预制件 件, 预制钢材重量 t; 木结构预制件 件, 预制量 m;……。
需要建设的预制场地面积 m,采用 基础, 护面。预制场地布置于工地的 处。 共计:土方 m; 方 m; 型(号) 机械 台; 型(号) 机械 台;……。 10.2.5 三大材、机电设备及其他贵重材料临时储存仓库布置与设计
为了加强对三大材、机电设备和 、 等材料的保管,需要建设临时仓库进行储存。仓库拟布置于工地的 处, 仓库的面积 m, 其中,防雨棚 m, 采用 结构;仓库 m,采用 结构。 10.2.6 施工机械停放场地、机械维修车间及油库布置与设计
为了加强对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将机械停放场地、维修车间及油库等进行组合布置;从安全考虑,布置位置选择在离施工现场 m的 处。
停放场地面积为 m ,采用 基础, 护面。 维修车间面积为 m,采用 结构。 油库面积为 m,采用 结构。
共计:土方 m;石方 m; 混凝土方 m。 10.2.7 施工围堰布置与设计
提示:(1)过去, 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构筑堤防,一般是先筑围堰,然后在围堰内进行筑堤施工。现在, 由于施工技术的发展, 不少地方筑
堤已取消围堰一道工序, 采取直接在水中筑堤进行堤防施工。
(2)现在, 穿堤建筑物(水闸、涵洞等)的施工, 也有不用围堰,改在异地预制, 然后, 浮运就位的办法。但一般仍采取先打围堰,再
在围堰内构筑建筑物。
编写报告时,根据实际设计成果进行叙述。
3
3
3
2
22
2
2
2
3
32
3
3
3
3
2
2
3
3
3
3
2
建筑物施工围堰,布置于堤防工程的 部位,桩号 + ~ + 。围堰四角具体的坐标位置为:A点的?XA??= , ?YA??= ; B点的?XB??= , ?YB??= ;C点的?XC?= , ?YC??= ;D点的?XD??= , ?YD??= 。围堰内净宽 m, 长 m。 围堰的设计标准为 年一遇。
围堰总长 m,采用 式 堤结构,堤顶标高 m,顶宽 m, 临水坡1∶ , 背水坡1∶ 。临水坡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水电站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