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公章技术应用与发展分析
(内部使用)
项目主持 吴建明
二〇一五年四月
1
目 录
一、电子签章发展概况 ............................................................................. 3 1、国内电子签章发展阶段 ................................................................. 3 2、国内电子签章技术分类 ................................................................. 4 二、电子签章产品市场前景 ..................................................................... 5 1、国家动向 ......................................................................................... 5 2、市场前景 ......................................................................................... 5 3、电子签章技术发展瓶径 ................................................................. 6 三、电子签章技术发展方向 ..................................................................... 9 1、发展方向 ......................................................................................... 9 2、市场选择 ....................................................................................... 10 四、专利技术优势与应用: ................................................................... 11 附件:电子公章涉及的概念定义 ........................................................... 13
2
一、电子签章发展概况
1、国内电子签章发展阶段
(1)从市场表现看,迄今为止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2004年,市场发育期。
国内市场主要是吴建明主持研发的产品,供国内人民法院使用,电子签章软件直接打印印章,制作生效司法文书。北京书生王东临开始在农业银行使用内网传输电子签章文件,仅供提前阅读使用,生效文件为特快专递的纸质文件。 第二阶段:2005年-2007年,市场混乱期。
2004年,《电子签名法》的草案命名为《电子签章法》,在办公信息化需求环境中,某种程度上误导和引发了“电子签章”办公软件的生产,2005年《电子签名法》颁布推动了电子签章产品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国内有几百家软件公司,使用WORD里插图的方式,提供电子签章软件产品。 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市场调整期。
市场需求呈两极分化,一种是要求建立纯数字认证体系,与印章无关,例如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完全依据标准数字认证体系构建在线认证运行系统;一种是要求数字认证与印章都使用,满足互联互通、交换利用社会需求,例如北京京本源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把数字认证与印章有机结合使用,实现凭证文书在线与离线均具备司法效力。
经过这一阶段,电子签章技术与产品的优缺点已经完全显现,国内电子签章产品生产企业净化为不足十个。大部分用户使用电子签章产品仅限于内部流转,具备全国范围使用电子签章产品生成凭证文书,并使用纸质文书作为生效法律文书使用的只有人民法院系统。
历经16年,电子签章已成为我国办公信息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国内对于电子签章的认识趋于统一,认为电子签章是电子公文全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政府应当负起管理责任,并依据新的技术特点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建立监管技术体系。 (2)从管理环境看,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市场发育与纯市场行为阶段
2000年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试点电子签章开始为标志。产品无技术标准,无行业
3
管理。用户从加强印章防伪管理需求出发,结合办公信息化,自行判断决定是否采购使用。部分用户开始在内网传输电子签章文件。 第二阶段:市场发展与盲目管理混合阶段
2005年《电子签名法》实施为开始标志,各地方与行业自行解决是否使用,技术标准简单、粗糙,基本属于用户有需求,让软件企业的计算机程序人员写个稿子,类似软件产品技术手册。
印章管理是一个特殊行业,与数字认证是两个行业与技术领域。依据国家管理规定,数字认证技术领域不得涉及印章,但用户要求使用印章,国内CA公司与办公软件生产企业只好迎合市场需求,扫描印章印文制作电子签章软件。严格意义上说,现有电子签章产品生产企业扫描印章印文、制作签章产品的行为与“刻章办证”一样,属于非法。公安部认为是国内电子签章属于“非法”的理由也在这里。 第三阶段:市场净化与国家主动管理阶段
2009年中办“39号”文作为开始标志,2014年中办《党政机关电子公章应用规范》为国家政策制定与管理阶段的重要标志。制定标准,确定试点工作是“顺潮流而动”,不得不为之。 2、国内电子签章技术分类
由于电子文件数字签名技术已经成熟,所有电子签章产品生产企业在电子文件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上没有区别,都使用彩色打印机打印电子签章文书。其差异表现在拷贝计算机可视页面,印刷制作的纸质凭证文书“签字盖章”防伪技术处理上。 防伪技术实现包括两大特征:
第一、是否使用“合法数字认证技术”,这涉及法律问题。 第二、该数字证据是否可以“可靠提取”,这涉及技术鲁棒性。 表观特征有三:
其一,印章印文没有任何防伪技术措施。签字笔迹无任何防伪技术措施。 其二,印章印文使用自定义数据代码作为防伪技术措施。签字笔迹无任何防伪技术措施。
其三,印章印文与签字笔迹均使用数字签名数据作为防伪技术措施。签字笔迹与印章印文,不可复制、移动非法使用。
4
二、电子签章产品市场前景
1、国家动向
2009年底,中办发布[39号]文,开始部署我国电子公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公文成文环节包括“用印”安全。
2010年,中办组织了八部委联席会议,开始落实项目责任。
2012年3月,中办与国办启动了“国家电子文件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其中包括公文“签章”相关技术研究。
2014年12月,中办启动《党政机关电子公章应用规范》试点。中办机要局确定了电子公章的加密算法。试点工作包括使用OFD国家版式文件,目的是使用最节省的方法,实现国内党政机关公文互联互通。该试点属于小范围保密进行,有北大方正、东方福昕等企业参加。
对于电子签章产品的市场化,公安部一直处于“不作为”状态,同时也反对信息管理口(如工信部)另行一套电子签章的印章体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刻章办证”违法活动把公安系统搞的非常被动,放任电子签章滥用,势必会火上浇油,从而彻底瘫痪我国社会公共安全体系中的印章治安管理体系,这个责任是没有人敢负的,基本属于“雷区”。
工业信息化部曾试图插手电子签章技术,避开公安的印章管理,终因绕不开建国以来逐渐完善的国家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仍然回归到数字认证的管理轨道。
中办开始干预、规范电子签章应用市场,实际上是顺潮流而动。公安系统势必由“不作为”改变为跟进,其他部委也会做出相应姿态,不再拒绝使用电子签章产品。规律具有必然性。这就如同一辆汽车,一旦启动上路,自然要适应各种路况一样。电子签章技术面临的必然性,就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人类社会生活规律。因此,电子签章的发展也就是顺应民意的过程,这也是“市场”就是“民心”的道理,其大与小,也就是人心的多与少。 2、市场前景 (1)新的市场机会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子签章发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