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二)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三)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四)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五)术后康复治疗。 (六)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七)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八)为患者提供髋、膝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 (九)切口Ⅰ/甲愈合。 (十)住院21天内出院。
(十一)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ICD 9-CM-3 36.1)
(一)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二)手术适应证与急诊手术指征。 (三)使用乳房内动脉(胸廓内动脉)。 (四)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五)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的再手术。 (六)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七)为患者提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健康教育。 (八)切口Ⅰ/甲愈合。 (九)住院21天内出院。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
控制指标》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10-12-13 16:49:26
卫办医政函〔2010〕9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属(管)医院: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我部于2009年5月印发了《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卫办医政函〔2009〕425号)。各地按照我部《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9〕757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了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部委托中国医院协会制定了
《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和肺炎(儿童、住院)质量控制指标。现印发给你们,供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参照执行。《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纳入全国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病种信息报送范围,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辖区内三级医院按照《通知》要求继续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二○一○年十一月一日
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适用病名ICD-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适用手术与操作ICD-9-CM-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人民军医出版社。
一、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
(一)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符合规范要求; (二)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前一小时内开始使用; (三)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四)择期手术在结束后24、48、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时间;
(五)手术野皮肤准备与手术切口愈合。 适用手术与操作ICD-9-CM-3编码:
(一)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ICD-9-CM-3:06.2 (二)膝半月板切除术ICD-9-CM-3:80.6 (三)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 (四)剖宫产术ICD-9-CM-3:74.0,74.1,74.2 (五)腹股沟疝单侧/双侧修补术ICD-9-CM-3:53.0,53.1
(六)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
(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3
(八)闭合性心脏瓣膜切开术ICD-9-CM-3:35.00-35.04 (九)动脉内膜切除术ICD-9-CM-3:38.1
(十)足和踝关节固定术和关节制动术ICD-9-CM-3:81.11-81.18
(十一)其他颅骨切开术ICD-9-CM-3:01.24 (十二)椎间盘切除术或破坏术ICD-9-CM-3:80.50 二、肺炎(儿童、住院)质量控制指标 (一)住院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检测; (四)抗菌药物使用时机;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符合规范; (六)住院72小时病情严重程度再评估; (七)抗菌药物疗程(天数); (八)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九)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元)。
适用病名ICD-10编码:ICD-10 J13-J15,J18,不含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第二批第三批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