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决策?假设勘探成本是12万元,统计表明,产油量与地质构造(共四种类型,用xk表示)间的关系[p(xk|?j)]如下表。
贝叶斯决策分析—贝叶斯分析
? 解:计算后验概率,即已知地质结构情况下产油状态的概率,并给
出决策表。
贝叶斯决策分析—贝叶斯分析
? 计算各种地质结构下采取不同行动的期望效用:
? 所以进行地质勘探试验的期望收益为:
115.7×0.351+69.0×0.218+33.0×0.225+33.0×0.206
=69.876
贝叶斯决策分析—贝叶斯分析
? 结论:
? 如果不打算勘察,则应选择自主钻井,期望收益为51.25万元;如果选择勘
察,则期望收益为69.876万元;
? 因为69.876-51.25=18.626>0,所以应采用勘察策略。勘察所获得的信息的期望价值是18.626+12=30.626万元;
? 如果勘察表明该地区的地质结构是x1或x2类型,则应该自己钻井,期望收益分别为115.7万元和69万元;
? 如果勘察表明该地区的地质结构是x3或x4类型,则应该无条件出租,期望收益均为33万元;
? “有条件出租”策略是强劣的。
_
决策理论与方法(3)
——随机决策理论与方法(2)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13年4月19日
随机决策理论与方法
1、主观概率 2、效用函数 3、决策准则 4、贝叶斯决策分析 5、多属性决策分析 6、多目标决策分析 7、序贯决策分析
多属性决策分析—多目标决策
? 什么是多目标决策问题?(例如购买衣服时,款式、价格、颜色、质量等可能
都是决策目标)。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特点:
? 决策问题的目标多于一个;
? 多个目标间不可公度(non-commensurable),即各目标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难以比较; ? 各目标之间存在矛盾。
? 一般将决策变量离散、决策方案有限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称为多属性
(Multi-attribute)决策问题;而将决策变量连续、有无限决策方案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称为多目标(Multi-objective)决策问题。两者又可以统称为多准则(Multi-criterion)决策问题。
多属性决策分析—相关术语
? 属性(Attribute):备选方案的特征、品质或性能参数 (如描述服装的款式、颜
色、布料、质量、价格) ,也称为指标。
? 指标体系(Index Systems):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指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指标体系往往由多层组成(习惯上称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等),层次结构分为树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其中以树状结构最常用。
多属性决策分析—相关术语
? 目标(Objective):决策人的愿望或决策人所希望达到的、努力的
方向(如物美价廉)。在多目标决策中,目标是求极值的对象,是需要优化的函数式。
? 目的(Goal):在特定时间、空间状态下,决策人的期望,是目标的
具体数值表现。目标和目的常混用。
? 准则(Criterion):判断的标准或度量事物价值的原则及检验事物合
意性的规则,兼指属性和目标。
多属性决策分析—求解过程
多属性决策分析—目标与属性
? 在多目标决策中,决策目标常用目标集、目标递阶分层结构以及属性集描述; ? 目标递阶分层结构的最下层目标要用一个或多个属性来描述;不同的方案对
应的各属性值存在差异,也就导致目标实现的差异,因此可借此来评价方案的优劣;
? 替代属性:某些目标无法用属性值直接度量时,需要使用替代属性对目标进行度量。如师资队伍的质量可以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科研能力等替代属性来衡量。(寻找“替代属性/替代变量”在科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
多属性决策分析—目标与属性
? 属性选择的要求:
? 每个属性是可测和可理解的;
? 属性集是最小完备集:既要能够描述决策问题的所有(重要)方面,又不能
有冗余;
? 属性的测量值是可运算的;
? 属性集内的各属性相互独立、可分解。
? 但在实际决策中,上述要求很难达到,这也正是我们开展决策理论
与方法研究的动力源。
多属性决策分析—目标与属性
? 例:某流域水资源项目建设目标(指标体系)及属性
多属性决策分析—问题的符号表示
? MA=
? X表示方案集,X={x1, x2, …, xm} ? A表示属性集,A={a1,a2,…,an} ? Θ表示状态集,Θ={?1, ?2, …, ?k}
? V表示值集,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
? ?:Θ→V,分布函数,确定各状态发生的可能性 ? f:X×A→V,目标函数,确定各方案对应的属性值
多属性决策分析—问题的符号表示
? 例:给定自然状态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多属性决策分析—属性值预处理
? 剩下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评价方案的优劣。
? 属性值预处理的目标是规范化各属性值,使其能够真正体现方案优
劣的实际价值。
? 属性值类型:
? 效益型指标:属性值越大越好; ? 成本型指标:属性值越小越好;
? 中性指标:属性值取某一个恰当的值最优,过大、过小都不合适。
多属性决策分析—属性值预处理
? 预处理主要有两项任务:
? 非量纲化 :通过某种方法消除量纲的选用对决策或评价结果的影响。 ? 归一化 :不同属性的属性值取值范围存在很大差别,为了真实反映各属性
值的价值,需要将属性值统一变换到[0,1] 区间上以消除属性取值范围的
差异对决策或评价结果的影响。
多属性决策分析—属性值预处理
? 设fi(a)为方案i的a属性值,记f? 线性变换
max
=max(fi(a)), fmin=min(fi(a))
max
; max
? 成本型。变换z:fi(a)→zi(a)定义为:zi(a)=1-fi(a)/f;
或者变换z:fi(a)→zi(a)定义为:zi(a)=fmin/fi(a)。 ? 标准0-1变换
minmaxmin
? 效益型。 zi(a)= (fi(a)-f)/(f-f);
maxmaxmin
? 成本型。 zi(a)= (f-fi(a))/(f-f)。
n1/n ?
向量规范化:zi(a)=fi(a)/(?ifi(a))(n可以取1或2)。
? 效益型。变换z:fi(a)→zi(a)定义为:zi(a)=fi(a)/f
多属性决策分析—属性值预处理 多属性决策分析—属性值预处理
? 中性属性(最优值为给定区间)规范化策略
多属性决策分析—属性值预处理 多属性决策分析—属性值预处理
? 异常(outlier)处理。对同一个属性a,若各方案的值差异极大或某方案的值相
对其他方案出现明显的偏离,如按一般方法规范化,在评价时该属性的影响将被不恰当地放大(如前例中的论著一项,方案5的值是14,显著大于其他4个方案)。因此需要采用特别方法处理,处理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一种常用方法。
? 设定一个转换后的期望值(均值):M(0.5~0.75)
max
? 作变换z:fi(a)→zi(a),zi(a)=(fi(a)-E)×(1-M)/(f-E)+M
max
? 其中E为当前属性值的均值;f为当前属性值的最大值
多属性决策分析—属性值预处理 多属性决策分析—属性值预处理
? 专家评分范围差异的处理。当一组专家对若干方案进行评价时,由
于习惯不同,各自的评分范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行规范化处理。
? 映射区间定义:[M0,M? 一般取M0=0,M
*
*
]
? 定义映射z:fi(a)→zi(a),zi(a)=M0+(M*-M0)(fi(a)-fmin)/(fmax-fmin)
=1。对应标准0-1转换。
多属性决策分析—属性值预处理
? 两个不同专家对方案1-5评价结果(百分制)如下表。
多属性决策分析—权重确定
? 当决策者面对多个目标时,存在目标的重要性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引入权
(Weight)的概念加以解决。权是目标重要性的数量化表示,它的作用有: ? 决策人对目标的重视程度; ? 各目标属性值的差异程度; ? 各目标属性值的可靠程度。
? 权重确定方法:两两比较法。对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形成一个判断矩阵。但判断矩阵存在两方面的一致性问题:(1)a1/a2=3, a2/a3=2 ? a1/a3=6? (2)不同专家间的一致性问题a2(1)/a3(1)=2 ?a2(2)/a3(2)=2?
多属性决策分析—权重确定
? 判断矩阵的构造
? 假设属性ai的权记为wi,则wij=wi/wj为判断矩阵A的第i行第j列元素。A=[wij]n
×n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决策理论与方法(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