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有新颖性、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2.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所表示某商品来源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
性质,主要有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3.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
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4.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吧农业技术普及及
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的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原则。
答: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的作用,调动企业、农民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既要提高学术水平,更要注重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既要适应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又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大面积推广;既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又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既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提高科技要速度利用效率,又要充分调动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简述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则。 答:(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尊重农业劳动者意愿。
(3)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4)国家、农村集体组织扶持。
(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简述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答:(1)资金和物质保障。第一,国家投入保障。第二集体资金保障。第三自筹资金保障。 (2)人力保障。
第三次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 农村产业贷款政策:农村信贷机构的贷款要根据国家农村产业政策和农村发展计划制定
信贷扶持的产业、产品序列,并以此确定贷款的投向和投量,以引导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高经济效益。
2. 农村区域贷款政策:是以经济区域为对象,按照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特点以及发展方向
11
来确定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投向、投量和利率等内容的贷款政策。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成。
答: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农村民间信贷。
2、简述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评价。 答:(1)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弱化,金融服务缺位乏力。 (2)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金融资源非农化趋势加剧。 (3)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4)农村金融工具单一,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 (5)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投资风险难以得到补偿。
3、简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策略。 答:(1)重塑农村金融体制,建立一个真正为农业和农民服务的金融机构。
(2)实行农村经济的综合配套改革,近一步提高农业及农民的收入水平,完善农户自身的贷款条件。
(3)培养农民的信用意识,提高农民的信用观念。
(4)提高农户贷款利率,使经营银行可以取得平均利润。(5)积极培育合作信用组织。
4、简述我国农村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答:(1)收费项目繁多,不合理的多达90余项。
(2)中央和省两级对收费项目和数额方面的规定不透明。 (3)地方政府自行规定的搭车收费项目。 (4)农村税费征收程序与方式的不规范性。 (5)作为“预算外资金”,农村收费资金的支出缺乏制度的约束。
5、简述取消农业税的原因。 答:(1)国家不再依赖通过农业税筹集大量的经济建设资金和掌握粮源。 (2)只依靠农业税已不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 (3)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4)无法应对入世的冲击。
(5)无法解决充分利用农用土地资源问题。 (6)计征办法不够科学。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技术变
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得当、经济上能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2. 农业资源: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与农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资源形态的总和,
12
3. 4.
5. 6.
实质是指与农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农业发展需要,构成农业生产要素,具有稀缺性和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资源的总和。
农业土地资源:是农业最基本的资源,它是人们用作农业生产手段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组成的高度综合的自然体系。
土地保养制度:是关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保养耕地,合理使用花肥、农药、农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机肥料,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和提高地力,防止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的法律规定。
农业环境:是指以农作物、畜禽和鱼类等农业生物为中心的周围事物的总和,包括大气、水体、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和生活的场所。
农业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制定政策、颁布法律等措施保护油水域、空气、土壤、气候、植被等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维护农业环境的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使之不受污染、破坏,保护盒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环境,已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简答题
1.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特征。
答:目标是:(1)确保粮食安全的温饱目标。 (2)农村综合发展的致富目标。
(3)保证资源与环境永续良性循环发展的生态目标。 特征是(1)可持续性。(2)公平性。(3)协调性。
2. 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 答:(1)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2)后备土地资源的不足。 (3)农业资源分布不均匀。 (4)水资源短缺严重。
3. 简述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原则。 答:(1)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2)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3)鼓励开发利用农业后备资源。
4. 简述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答:(1)严格限制改变或者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2)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开垦造地或缴纳造地费制度。 (3)禁止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
(4)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地力保护措施。 (5)保护区内坏境保护措施。
5. 简述水土流失的预防措施。 答(1)植树造林扩大植被。
限定陡坡地开垦种植的坡度,规范开垦行为。 (3)规范林木采伐行为。
(4)规范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各种建设施工行为。
加强对采矿、取土、挖沙、采石等生产活动的管理,防止水土流失。
13
6. 简述水资源保护的政策与法规。 答:(1)水资源保护的政策 严格控制水体污染。 (2)坚持全面节水方针。 (3)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4)采取重点保护和建设的方针。 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城市供水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
7. 简述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 答;(1)是农业环境的社会政策。 (2)农业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 (3)农业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8. 简述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措施。 答:(1)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土地规划制度。 (3)“三同时”制度。 (4)排污收费制度。 (5)限制治理制度。 (6)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7)其他法律制度。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 乡镇企业:是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筹办的
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二、简答题
1.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答:(1)农产品供给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供给基本平衡。 (2)广大农民已实现温饱,正向小康生活迈进。 (3)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4)农业生产已基本步入市场轨道。
2. 简述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答:(!)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解决,但公共生活实施、公共事业体系建设滞后。 (2)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继续拉大。 (3)农村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拉大。
(4)农村劳动力就业矛盾已成为全局性问题。
3. 简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及法律措施。 答:(1)坚持城乡协调发展。①国家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扶持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
14
展,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差别。②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③增加农民收入。
(2)发展乡镇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乡镇企业,支持农业的发展,转移富余的农业劳动力。国家完善乡镇企业发展的支持措施,引导乡镇企业优化结构,更新技术,提高素质。
(3)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4)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合理有序流动。 (5)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6)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4. 简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及政策措施。 答:(1)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2)加大补农支农力度。 (3)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重视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5. 简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措施。 答:(1)减轻农民负担,禁止非法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2)保护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3)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 (4)依法向农民筹资筹劳。 (5)村务公开制度。
(6)保护农产品销售者的合法权益。 (7)禁止强迫农民接受有偿服务。
(8)强化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者的赔偿责任。
(9)农民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反应情况和提出合法要求的权利。 (10)农民合法权益受损的法律救济。
6. 简述《农业法》规定的减轻农民负担的具体措施。 答:(1)禁止非法收费。 (2)禁止非法罚款。 (3)禁止非法摊派。 (4)禁止非法集资。
(5)禁止非法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 (6)禁止违法摊派税款及以违法方法征税。 (7)禁止通过农村中小学向农民乱收费。
第十一章
不作要求
15
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答案)20120920(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