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仪器分析实验(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丁酮:正庚烷 1 2 平均值 环己烷:正庚烷 1 2 平均值 甲苯:正庚烷 1 2 平均值 乙酸正丁酯:正庚烷 1 2 平均值 /min /min /min /min r 1.记录实验条件 i,s 2.记录各色谱图中各组分的保留时间,正庚烷的保留时间、空气

保留时间(死时间)。并计算各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相对保留时间(以正庚烷作标准物质)和各组分在该柱上的n和H,并把数据列于表中(以min作单位)。

有效

有效

3. 测量未知试样中各组分的t,并计算和r值,然后与上表所列数据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未知试样中的各个组分。

思 考 题

1.为什么可以利用色谱峰的保留值进行色谱定性分析?

2.在利用相对保留值进行色谱定性时,对实验条件是否可以不必严格控制,为什么?

3.除了利用气相色谱的保留值(包括相对保留值和调整保留值)定性外,还有哪些定性方法?

R

i,s

测定结果r如下:

i,s;

实验十一 火焰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钾、钠

一、目的要求

1. 学习和熟悉火焰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钾、钠地方法。 2. 加深对火焰光度法原理的理解。 3. 了解火焰光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以火焰为激发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叫火焰光度法,它是利用火焰光度计测定元素在火焰中被激发时发射出的特征谱线的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火焰光度法又叫火焰发射光谱法。

当样品溶液经雾化后喷入燃烧的火焰中,溶剂在火焰中蒸发,试样熔融后转化为气态分子,继续加热又离解为原子,再由火焰高温激发而发射特征光谱,用单色器把元素所发射的特定波长的光分离出来,经光电检测系统进行光电转换,再由检流计测出特征谱线的强度。用火焰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若激发的条件保持一定,则谱线的强度与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

――与待测元素的激发电位、激发温度及试样组成等有关的系数,当

为常数;

――谱线的自吸收系数。

=1,则

实验条件固定时,

当浓度很低时,自吸现象可忽略不计,此时,

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强度,即可进行定量分析。

K、Na元素通过火焰燃烧容易激发辐射出不同能量的谱线,用火焰光度计测定K原子发射的766.5nm和Na原子发射的589.0nm的这两条谱线的相对强度,利用标准曲线法可进行K、Na的定量测定。为抵消K、Na间的相互干扰,其标准溶液可配成K、Na混合标准溶液。

本实验可使用汽油-空气或液化石油气-空气火焰。

三、实验用品 1. 仪器

火焰光度计 吸量管(5mL,10mL) 曲颈小漏斗 振荡机 烧杯(100mL,250mL,500mL)

容量瓶(10mL,50mL,100mL,250mL) 可调温电热板 分析天平(0.1mg) 聚乙烯试剂瓶 带塞锥形瓶(100mL) 漏斗 台秤 2. 试剂 (1) 1.000g·LK的贮备标准溶液 称取0.9534g于105℃烘干4~6h的

KCl(AR),溶于水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聚乙烯试剂瓶中贮存。

(2) 1.000g·LNa的贮备标准溶液 称取1.270g于110℃烘干4~6h的

NaCl(AR),溶于水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聚乙烯试剂瓶中贮存。

(3) K,Na混合标准工作溶液“1” 移取5.00mL K贮备标准溶液,2.50 mL Na贮备标准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100mg·LK,含50mg·LNa。

(4) 三酸混合溶液 HNO(ρ=1.42g·cm),HSO(ρ=1.84g·cm),HClO(60%)以8:1:1的比例混合而成。

-1-1

-1

-1

3

-3

2

4

-3

4

(5) K,Na混合标准工作溶液“2” (如果不是测定土壤样品此溶液不必配制)。移取5.00mL K贮备标准溶液,12.50 mLNa贮备标准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50mg·LK,含125mg·LNa。

(6) Al(SO)溶液 称取34 g Al(SO)或66 g Al(SO)·18HO溶于水中稀释至1 L。

(7) K标准工作溶液 吸取5.00mL K贮备标准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配成50 mg·L。

(8) Na标准工作溶液 吸取10.00mL Na贮备标准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配成100 mg·L。

(9) 混合酸消化液 HNO与HClO以4:1比例混合而成。 (10) 1%HCl溶液 3.其它

定量滤纸 植物样品 玻璃球

四、操作步骤

植物样品中K,Na含量的测定 1.样品的预处理

植物样品通常用湿消化法处理成分析试液。准确称取1.000g通过40目筛的干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3粒玻璃球以防暴沸,瓶口加一曲颈小漏斗,移入10.0 mL三酸混合溶液,在通风橱中于电热板上低温消化40min后,升高温度使HClO冒白烟分解,此过程2~3min即可完成,见到硫酸回流,即呈现缕状白烟时取下锥形瓶,稍冷后,加20mL左右1%HCl溶液,加热至沸以溶解残渣,趁热用快速滤纸过滤至50mL容量瓶中,用热的1%HCl溶液洗涤沉淀三次,洗至滤液近刻度后加水定容,摇匀。此溶液一般可直接用于测Na,用逐级稀释法稀释100倍后测K。

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在五个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0mL,2.00mL,3.00mL,4.00mL和5.00mL K,Na混合标准工作溶液“1”,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 K,Na含量的测定

按使用方法开动仪器并点火,选择适当的灵敏度并用蒸馏水喷雾调零,用标准曲线中浓度最大的溶液调节仪器满刻度。仪器预热10~20 min后,由稀到浓依次测定标准系列溶液和未知试样溶液的发射强度(I),每个溶液要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五、数据处理

以浓度为横坐标,K,Na的发射强度为纵坐标,分别绘制K,Na的标准曲线。由未知试样的发射强度求出样品中的K,Na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

注释

如果为土壤样品或食物样品可分别按下法测定。 1. 土壤样品中水溶性K,Na含量的测定 (1)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1

-1

2

4

3

2

4

3

2

4

3

2

-1

-1

3

4

[1]

4

土壤样品通常用浸提法处理。待测溶液中Ca对K的干扰不大,而对Na的干扰较大,可以用Al(SO)抑制钙的激发减少干扰。

2

4

3

称取10g通过1mm筛孔烘干土样放入100 mL带塞的锥形瓶中,加水50mL盖好瓶盖,在振荡机上振荡3min立即过滤,根据具体情况吸取一定体积浸出液,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1mL Al(SO)溶液,定容,摇匀备用。

(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及测定 在九个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12.00mL,16.00mL,20.00mL K,Na混合标准工作溶液“2”,分别加入1mL Al(SO)溶液,定容,各瓶中分别含K为0 mg·L,2 mg·L,4 mg·L,6 mg·L,8 mg·L,10 mg·L,12 mg·L,16 mg·L,20 mg·L,含Na为0 mg·L,5 mg·L,10 mg·L,15 mg·L,20 mg·L,25 mg·L,30 mg·L,40 mg·L,50 mg·L。

仪器预热10~20min后,由稀到浓依次测定标准系列溶液中K,Na的发射强度,每个溶液要测定三次,取平均值。然后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未知液,记录检流计读数,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

2. 食物样品中K,Na含量的测定

食物样品通常用湿消化法处理成分析试液。 (1)食物样品的预处理 准确称取均匀样品(0.5~1g干样或1~2g湿样或3~5g饮料)于250 mL高型烧杯中,加20~30 mL混合酸消化液,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热板或电沙浴上加热消化。如消化不完全,再补加几毫升混合酸消化液,继续加热消化,直至无色透明为止。加几毫升去离子水,加热以除去多余的HNO。待烧杯中的液体接近2~3mL时,取下冷却。用水洗并转移到10mL刻度试管中,定容至刻度。

取与消化样品相同的混合酸消化液,按上述操作做试剂空白测定。 (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及测定

吸取0.00 mL,0.50 mL,1.00 mL,1.50 mL,2.00 mL,2.50 mL K标准工作溶液分别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消化样液、试剂空白液、K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导入火焰光度计,测定发射强度。

吸取0.00 mL,1.00 mL,2.00 mL,3.00 mL,4.00 mL Na标准工作溶液分别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消化样液、试剂空白液、Na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导入火焰光度计,测定发射强度。

2

4

3

2

4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思考题

1.火焰光度计中的滤光片有什么作用?

2.如果标准系列溶液浓度范围过大,则标准曲线会弯曲,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实验十二 荧光光度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

2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和掌握荧光光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荧光分光光度计(或荧光光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紫外光或波长较短的可见光照射后,一些物质会发射出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荧光。以测量荧光强度和波长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叫做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法。 对同一物质而言,若alc<<0.05,即对很稀的溶液,荧光强度F与该物质的浓度c有以下的关系 F=2.3ФIalc

式中:Ф──荧光效率;I──入射光强度;a──荧光分子的吸收系数; l──试液的吸收光程。

I和l不变时, F=Kc

式中K为常数。因此,在低浓度的情况下,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维生素B(即核黄素)在430~440nm蓝光的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其峰值波长为535nm。维生素B的荧光在pH=6~7时最强,在pH=11时消失。

荧光分析实验首先选择激发光单色器波长和荧光单色器波长,基本原理是使测量获得最强荧光,且受背景影响较小。激发光谱是选择激发光单色器波长的依据,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是指在荧光最强的波长处,改变激发光单色器的波长测量荧光强度,用荧光强度对激发光波长作图所得的谱图。大多数情况下,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与其吸收光谱相同。荧光光谱是选择荧光单色器波长的主要依据,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是将激发光单色器波长固定在最大激发光波长处,改变荧光单色器波长测量荧光强度,用荧光强度对荧光波长作图所得的谱图。下图为维生素B的吸收(激发)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示意图。 A F

f 0

f

0

0

2

2

2

图 VB的吸收(激发)光谱及荧光光谱示意图 A──吸收光谱;F──荧光光谱

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来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激发光单色器波长选440 nm.荧光单色器波长选535 nm,可将440 nm的激发光及水的拉曼光(360 nm)滤除,从而避免了它们的干扰。

三、实验用品 1.仪器

国产930型(或其它型号)荧光光度计 容量瓶(50mL,1L) 吸量管(5mL) 棕色试剂瓶(500mL) 2.药品

(1) 100.0 mg·L维生素B标准贮备液 准确称取0.1000g维生素B,将其溶解于少量的1%乙酸中,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1%乙酸稀释至刻度,摇匀。

(2) 5.00 mg·L维生素B工作标准溶液 准确移取50.00mL 100.0 mg·L维生素B标准贮备液于1L容量瓶中,用1%乙酸稀释至刻度,摇匀。

(3) 待测液 取市售维生素B一片,1%乙酸溶液溶解,在1L容量瓶中定容。 以上溶液均应装于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冰箱冷藏保存。

四、操作步骤

2

-1

2

2

-1

2

-1

2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仪器分析实验(5)在线全文阅读。

仪器分析实验(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920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