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立即数和堆栈 B. 暂存器
C. 堆栈的栈顶和次栈顶 D. 累加器或堆栈
8. 采用基址寻址可以扩大寻址范围,且 。 A. 基址寄存器的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能改变 B. 基址寄存器的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能改变 C. 基址寄存器的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可以改变 D. 基址寄存器的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或以改变 9. 采用变址寻址可以扩大寻址范围,且 。 A. 变址寄存器的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能改变 B. 变址寄存器的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和谐执行过程中不能改变 C. 变址寄存器的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可以改变 D. 变址寄存器的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或以改变
10. 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有效地址形成方式类似,但 。 A. 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不能改变的 B. 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
C.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不能改变而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可变 D.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不能改变而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可变 11. 在指令格式中,采用扩展操作码设计方案的目的是 。 A. 减少指令字长度 B. 增加指令字长度
C. 保持指令字长度不变而增加指令操作的数量 D. 保持指令字长度不变而增加寻址空间
二、填空题
o 指令格式中,地址码字段是通过 A 来体现的,因为通过某种方式的o o
o
o o o
变换,可以给出 B 地址。常用的指令格式有 C 、 D 和 E 三种。
寄存器直接寻址是 A ,寄存器间接寻址是 B ,所以指令执行的速度前者比后者C 。
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区别是:基址寻址中基址寄存器提供 A ,指令提供 B ,后者位数 C 。而变址寻址中变址寄存器提供 D ,指令提供 E ,后者位数 F 。
指令字长度等于机器字长度的指令称为 A ;指令长度等于半个机器字长度的指令称为 B ;指令字长度等于两个机器字长度的指令称为 C 。
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功能是实现 A 和 B 之间,或 C 和 D 之间的数据传送。
指令编码中,操作码用来指定 A ,n位操作码最多可以表示 B 条指令。 地址码表示 A 。以其数量为依据,可以将指令分为 B 、 C 、 D 、 E 。
o 寻址就是寻找 A 的有效地址。
o 寄存器寻址方式中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给出 A ,而操作数在 B 。 o 采用立即寻址时,操作数由 A 给出;而采用直接寻址时,指令中除了操o
o o o o
o
o
o o o o
作码以外,还要给出 B 。
堆栈存取方式是 A ,在自底向上生成方式工作的堆栈中,入栈时,堆栈指针作何调整? B (加/减),出栈时作何调整? C (加/减)。入栈时调整指针和存入数据的次序是:先 D ,后 E 。 指令系统的完整性通常是指 A 和 B 。
确定计算机指令系统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 A 、 B 和 C 。 隐含寻址的指令中不明确给出 A ,而是隐含指定的,通常以 B 作为隐含地址。
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区别是:基址寻址中基址寄存器提供 A ,指令的地址码字段提供 B 。而变址寻址中变址寄存器提供 C ,指令的地址码字段提供 D 。
设指令字长和存储字长相同,均为32位。若指令系统可完成100种操作,具有直接、一次间接、变址、基址、相对和立即寻址方式。如果要获得尽可能大的寻址空间,则指令字中操作码 A 位;寻址特征位 B 位;形式地址占 C 位;可直接寻址的范围为 D ;一次间址的寻址范围是 E 。 RISC指令系统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 A 指令和有用但不复杂的指令直接由硬件实现,其指令长度 B ,指令格式种类 C ,寻址方式 D ,只有取/存数指令才允许访存,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间进行,且大都在 E 时间内完成。
从计算机组成的层次结构看,计算机的指令可分为 A 、 B 、 C 三种。 堆栈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寻址方式,它是采用 A___原理。其可安结构不同,分为 B___堆栈和__ C _堆栈两种。
RISC指令系统的最大的特点是:_ A__,_ B __固定,_ C __种类少。 一个比较完善的指令系统应包含数据传送类指令、 A___类指令、 B___类指令、程序控制类指令、I/O指令、字符串类指令和 C___类指令。
三、分析题
o 一种单地址指令的结构如下所示:
操作码 间址特征 寻址模式 形式地址 OP I X D 其中,X、D组成该指令的操作数有效地址E。设R为变址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请在表5.2中第一列位置填入适当的寻址方式名称。 表5.2 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名称 ① ② I 0 0 X 00 01 有效地址E E = D E = PC + D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0 0 1 1 1 1 10 11 00 01 10 11 E = R + D E = R + D,D = 0 E = (D) E = (PC + D) E = (R + D) E = (R + D),D = 0 o
四、设计题
o 假设某计算机的指令长度为20位,具有双操作数、单操作数和无操作数三类指
o o o o o
令形式,每个操作数地址规定用6位表示。
o 若操纵码字段固定为8位,现已给出m条双操作数指令,n条无操作数
指令。在此情况下,这台计算机最多可以设计出多少条单操作数指令? o 当双操作数指令条数取最大值,且在此基础上单操作数指令条数也取最
大值时,试计算这三类指令最大容许具有的指令条数各是多少?
某台计算机字长为16位,主存容量为64K字,采用单字长单地址指令,共有64条指令。试采用四种寻址方式(直接、间接、变址、相对)设计指令格式。 某机字长为16位,内存容量为64K,指令为单字长指令。有50种操纵码,采用页面寻址、直接、间接寻址方式。CPU中有一个AC、PC、IR、MAR、MBR。问: 指令格式如何安排?
存储器能划分成多少页面?每页多少单元? 能否增加其他寻址方式?
4. 某计算机字长为16位,其主存容量为64K字,若采用单字长、单地址指令,其共有64条指令。试采用四种寻址方式(直接、间接、变址、相对)设计其指令格式,并给出各寻址模式的有效地址表达式。
5.有一种二地址RR型,RS型指令结构如下图所示:
6位 4位 4位 1位 2位 16位 OP 源寄存器 目标寄存器 I X D(偏移量) 其中,源寄存器、目标寄存器都是通用寄存器,I为间接寻址标志位,X为寻址模式字段。 D为偏移量字段.通过I,X,D的组合,可构成一个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其有效地址E的算法及有关说明列于下表所示: 寻址方式 (1) (2) (3) (4) (5) (6) I 0 0 0 1 1 0 X 00 10 11 00 11 有效地址E算法 E=D E=(Rx)+D E=(R) E=(D) E=(Rb)+D 说明 D为偏移量 Rx为变址寄存器 R为通用寄存器 Rb为基址寄存器 01 指令地址=(PC)+D PC为程序计数器 请写出表中6种寻址方式的名称,并说明其在主存中操作数的位置。 6. 一台处理机具有如下指令格式:
2位 6位 3位 3位 X OP 源寄存器 目标寄存器 地 址 格式表明有8位通用寄存器(长度16位),X指定寻址模式,主存的实际容量为256k字。问:
o 假设不用通用寄存器也能直接访问主存中的每一个单元,并假设操作码域OP=6
位,请问地址码域应分配多少位?指令字长度应有多少位?
o 假设X=11时,指定的那个通用寄存器用做基值寄存器,请提出一个硬件设计规
划,使得被指定的通用寄存器能访问1M主存空间中的每一个单元。 7. 某机的16位单字长访内指令格式如下所示: 4 2 1 1 8 OP M I X D 其中D为形式地址,补码表示(其中一位符号位);I为直接/间接寻址方式:
I=1为间接寻址方式,I=0为直接寻址方式; M为寻址模式:0为绝对地址,1为基地址寻址,2为相对寻址,3为立即寻址; X为变址寻址。设PC,Rx,Rb分别为指令计数器,变址寄存器,基地址寄存器,E为有效地址,请问:
o 该指令格式能定义多少种不同的操作?立即寻址操作数的范围是多少? o 在非间接寻址情况下,写出各计算有效地址的表达式;
o 设基址寄存器为14位,在非变址直接基地址寻址时,确定存储器可寻址的地
址范围;
o 间接寻址时,寻址范围是多少? o 指出间接寻址的缺点。
8. 某16位机器所使用的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如下所示,该机有2个20位基址寄存器,4个16位变址寄存器,16个16位通用寄存器,指令汇编格式中的S(源),D(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m是主存的一个单元,三种指令的操作码分别是MOV(OP) =(A)H,
STA(OP)=(1B)H, LDA(OP)=(3C)H, MOV是传送指令,STA为写数指令,LDA为读数指令。
问:(1)分析三种指令的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特点。
(2)处理机完成哪一种操作所花时间最短?那一种最长?第二种指令的执行时间有时会等于第三种指令的执行时间吗?
(3)下列情况下每个十六进制指令字分别代表什么操作?其中有编码不正确时,如何改正才能成为合法指令?
① (F0F1)H (3CD2)H ② (2856)H ③ (6FD6)H ④ (1C2)H
9. 指令格式如下所示。其中,OP为操作码字段,试分析指令格式特点。 15 10 7 3 2 0 OP 源寄存器 基值寄存器 偏移量(16位) 10. 某微机的指令格式如下所示: 15 10 9 8 7 0 操作码 X D D:位移量
X:寻址特征位 X=00:直接寻址;
X=01:用变址寄存器X1进行变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信大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练习题(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