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路基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方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设备名称 全站仪 光学水准仪 钢 尺 K30平板载荷仪 灌砂筒 电子台秤 电子天平 电子天平 电子天平 Evd动态变形模量10 测试仪 11 环刀 套 1 合格 HMP LFG-K 套 1 合格 规格型号 TS02 DSZ2 50m K-30型 φ150mm TCS-100 ACS-DLL YP20001 YP50001 单位 数量 状态 台 台 把 套 套 台 台 台 台 1 2 3 1 2 1 1 1 1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备注 100kg 10kg 5000g 5000g 5.5料源供应

按照规范验标对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的规定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以就近的原则选择取料场,并对选定的取料场的碎石、石粉进行取样试验和筛分检测、配合比试验。最终选用的级配碎石按配合比拌合后的料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验标和设计要求。

在该标段三分部建立级配碎石集中拌和站,按中心试验室批准的配合比拌和级配碎石,采用填料集中供应方式。

6.路基过渡段填筑规范要求

6.1填料要求

根据路基大样设计图中的涵路设计图以及《客运客货共线铁路

9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结合部位过渡段须作特殊处理,其中正线涵路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支线涵路过渡段采用A组填料填筑。填料应符合技术指南中第5.2.3条的规定,具体为: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应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过渡段用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碎石级配范围

级配编号 1 2 3 50 100 — — 40 95~100 100 —— 30 —— 95~100 100 25 —— —— 95~100 通过筛孔质量百分率(%) 20 60~90 60~90 —— 10 —— —— 50~80 5 30~65 30~65 30~65 2.5 20~50 20~50 20~50 0.5 10~30 10~30 10~30 0.075 2~10 2~10 2~10 对于支线(Ⅰ级)过渡段基床底层采用A组填料时,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6.2施工工艺要求

(1)横向结构物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分层填筑压实,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2)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

(3)涵背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宜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以及在结构物背面2m以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

10

(4)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5)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填筑压实完毕。 6.3压实标准

正线涵路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填料类型 级配碎石 地基系数K30(MPa/m) ≥150 孔隙率n <28% 动态变形模量EVC(MPa) ≥50 支线过渡段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填料类型 碎石类土 地基系数K30(MPa/m) ≥150 孔隙率n <28% 动态变形模量EVC(MPa) / 6.4路基填筑压实检测要求

根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过渡段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的填筑压实质量每检测层检查2点。

地基系数K30为每填高0.9m,分别检查4点,距路基边缘2m各1点、中间2点,不足0.9m亦检查4点。

地基压实系数K每层检查3点,每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

7.正(支)线涵路过渡段试验方案具体实施

7.1施工工艺流程

11

合 格 过渡段与路基同步摊铺 碾压或夯实 碾压或夯实 不不合检测压实质量 填筑至涵洞顶面 格 合格 检测压实质量 基坑回填 基底处理 结构物后背墙绘填筑线 涵顶距路肩高度h≥1.5m 涵顶距路肩高度h<1.5m 过渡段与路基同步摊铺 合格 过渡段顶面以上路基填筑 填筑至基床表层底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工艺流程

7.2基坑基底处理

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采用重型机械振动冲击碾压,并使K30≥60MPa/m。

涵身防水层及其保护层整体施工结束后,涵洞两侧过渡段基坑采用C25素混凝土进行回填,回填前采用小型挖掘机沿涵长方向在涵身两侧、底板以下开挖底宽1.0m,深度也为1.0m的基坑,开挖长度为过渡段横断面的顶面宽,基坑开挖时注意对涵身表面的保护,开挖完后及时进行人工整修,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采用C25素混凝土回填密实。 7.3测量放样

根据正线和支线过渡段的填筑范围计算出过渡段坡脚线,放出

12

过渡段填筑区域线。涵洞的顶底标高进行复核,顶层高度用水准仪控制。并在涵外壁的两端和中间,根据人工夯实厚度及机械压实厚度划出刻度线,作为填料填筑厚度控制线。

设计涵路过渡段处理范围为底部宽度为2m,然后以填筑的高度向路基侧按照1:2进行放坡。对于斜交涵洞放样时,要求最小边长度为2m,然后向线路法线方向延伸,以确定另一侧过渡段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7.4正(支)线涵路过渡段填筑型式

(1)正线涵路过渡段

本涵路过渡段正线设置方式为倒梯形:根据《路基大样图》正线涵路过渡段路基设计图,涵洞顶距离路肩距离≥1.5m、涵洞顶距离路肩距离<1.5m两种形式,如下图所示本次试验段所用方式为涵洞顶距离路肩距离≥1.5m,经计算本涵洞顶距离路肩距离为5.96m。

1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路基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路基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方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83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