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美学美育 模拟试卷(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追求,在电影再造的时空中塑造形象。电影是逼真性和假定性的辨证统一,是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统一。不能片面地将纪时性当作电影区别于其它艺术的重要特征。

2、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 答:错。造型艺术虽然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

3、音乐和舞蹈是抒情性最强的艺术。

答:对。音乐和舞蹈是抒情情感的艺术,流动的音响、舞动的人体,作为具有强烈表现力的情感物化符号,可以通过力度强弱、节奏缓急、幅度大小等直接地、真实地表现人内心丰富活跃的情感,集中、有力地表现情感喷射和迸发。

4、形象间接性是语言艺术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

答:对。语言艺术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于欣赏者的感官,而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味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这是语言艺术审美的重要特征。

5、综合艺术与其它所有艺术的艺术形象都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

答:错。这种理解忽略各艺术门类塑造的艺术形象审美特征的差异性。例如综合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中的舞蹈等,其艺术形象的确是感性直观的。但是在语言艺术、音乐中。其艺术形象并非是直观的,而是间接的、非具象的。文学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创造形象,读者在阅读时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地体味、把握和理解,然后作品的形象才能转化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音乐也是通过非视觉的抽象音响符号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要作用于人的听觉,从而激发起人的想象、联想、情感活动,才能使欣赏者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但音乐形象本身并不能提供实在确定的形象。

三、简答题(无) 四、论述题

1、试举例论述艺术符号的特性

回答提示: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的特性。

表意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性。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构成它的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在于符号的象征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如卡西尔所说,艺

16

术符号的感性形式“不是对实在的模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例如徐悲鸿画的奔马,其意义不在于画了一匹马,而在于所寄托的深沉的爱国情思和希望祖国飞腾发达的激情。

表情性是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完整独特的、具有丰富含义的情感符号。而且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艺术家所体验和理解的人类普遍情感。所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符号能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超越国界、超越历史而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正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了人类的共同情感。

蕴藉性是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难以穷尽的多种不同阐释。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凝练含蓄,其意义是不确定和非封闭的,可以令欣赏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来进行阐释,赋予它不同的意义。正因如此,艺术方能常新,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基本采用单纯的黄色调,用凝练的符号宣泄了难以言状的狂热激情,令人回味无穷。

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表达情感的体验,又以艺术符号为中介,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欣赏者,供欣赏者认识和接受。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的是自己深切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深沉的情思通过艺术符号,被历代欣赏者所体悟,所接受,完成了与诗圣的情感交流,形成强烈的共鸣。

2、试举例论述造型艺术的“瞬间永恒性”。

回答提示: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这个特性在再现性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摄影中尤为突出。绘画、摄影、雕塑作品能抓住具有永恒性的瞬间,是作品成功或失败的重要标志。如,有一幅名叫大眼睛的摄影作品,它记录了一个女孩子渴望上学的永恒性的瞬间眼神,给人们以震撼。激发了人们捐款救助那些失去学习机会的渴望上学的孩子们。

3、试举例论述语言艺术的“语言修辞性”。

回答提示:语言修辞性,是指文学中的语言,通过语言中蕴含的审美因素如语音、

17

文法、辞格等,不仅创造出文学作品,而且本身就构成其美的组成部分。

语言艺术的语言之美是通过语言修辞性体现出来的。语言修辞性包括语音美、文法美和辞格美。语音美是指文学作品中由节奏和音律组成的语音系统之美。节奏和音律是语音美的基本形态。

文法美是指文学作品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之美。体现为词(字)法、句法与篇法。

辞格美是文学语言中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美。辞格有多种种类,常用的有比喻、对偶、倒装、排比、拟人、夸张、象征等。这些方式各具特别的表现力和美感,在文学中强化了审美感染力。

第七章 审美文化形态与美育

一、单项选择题

1、蕴籍是(B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 2、外来文化的基本特征是(C奇异 征实 逼真)。

3、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A高雅文化)。 4、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D自娱自乐)。 二、判断正误

1、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

答:错。因为这样的理解忽略了对古典性的运动性描绘。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还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它们不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过时的文化,而是作为经典范本在当前审美文化中存在。只有这样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

2、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都具有通俗化特点,都是以朴素的形式吸引大众。 答:错。通俗化是民间文化形式上的特点,它处自天然,是贴近民众生活并采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素材等的结果,其朴素自然的形式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而大众文化则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产物,它所追求的感性愉悦是来自于有目的的吸收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某种特点而创出模式,继而流行开来的形式,是有效创生感性愉悦的形式,

18

这是与民间文化通俗化的朴素形式特点不一样的。

3、所谓高雅文化的“个性化创作” 指的是一种作家个人化的创作。

答:错。因为高雅文化的“个性化创作”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审美文化作品的个人化生命气息和注重作品内涵的独具一格和创新。将“个性化创作”仅仅理解为作家个性化创作,会同大众文化作品的个人创作相混淆,而两者的差别非常明显;大众文化的个性创作常常要遵从模式化、类型化的运作规则,高雅文化要求的则是典型化、个性化的独特创作品性。

三、简答题

1、简答审美文化的含义

答:审美文化指各种文化系统与审美相联系的状况。也就是指人们的各种文化生活与审美相互渗透或相互交融的状况,它既包括传统的纯审美形态,也包括当前日常泛审美形态。

2、审美文化形态的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答:审美文化形态的划分依照两个标准: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与民族演变;审美文化的社会分层

四、论述题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古典性文化空灵特征的认识。

回答提示:空灵是指对空幻灵动的艺术存在形式的追求;它意味着以虚为本,而不是以实为本。对古典性文化的空灵特征需要从审美境界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古典性文化的审美境界是空纳万境。如苏东波所描绘的“静故了群动,空故了纳万境”。这个“空”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生机无限、灵幻丰满的意义空间,由虚空而生万物。在中国书画作品中,由绝妙的布白而孕育的丰沛意境就是这样的空灵境界的呈现。陶渊明、王维等人的诗作中,也处处可见这种空灵之中指向无限意义的美妙境界。

第二,古典性文化的表现手法是以虚映实。从审美传达角度来看,空灵就是采用一种“以虚写实”、“虚中求实”的手段来艺术地表现世界,造就亦真亦幻、似真似假的效果。用虚化的手法来表现实在的事物。例如京剧《秋江》,在舞台上没有任何实景,靠演员的动作表现出景物和环境的存在,并使观众可以感到这些存在。在古典文学作品中,这样用虚笔来表现“实物”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19

3、高雅文化在文体方面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高雅文化在文体方面的基本特点是探索性和独创性。不断进行文体形式上的探索和试验,是高雅文化的一种内在品性。高雅文化是理性沉思型文化,这个根本特点决定了创作者在艺术理想的召唤下,在文本形式上要不断地创新出彩,突破已然成功的规范进行冒险探索,以表达其对现实、历史、人生的独特认识和体验。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朦胧诗、莽汉主义、寻根小说、新写实、私人化写作、跨文体写作等种种文体就是这种文体探索性的表现。文体的独创性也是高雅文化艺术家的追求。艺术家的成就,常常不是表现在“他说了什么”,而是表现在“他是怎么说的”。写水乡淳朴的民风人情,写少年男女的青春萌动,有很多作品,但独有汪曾祺用灵动如水的散文化语言和行文结构写出了诗化小说《受戒》等,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体就是体现独创性的成功范例。说明了高雅文化对艺术文体唯一性、原创性的追求。

4、请结合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谈谈你怎样评价大众文化。

答: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受众、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受商业机制制约几方面。从以上特点来看,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但也有值得警惕的负面因素,应该理性地、辨证地进行评价。大众文化的优势在于受众广,流传快,影响也广,易深入人心。其中的优秀文化产品在注重愉悦大众的同时同样具有很高艺术品位,深厚严肃的文化内涵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很大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美育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强调愉悦大众,又必然会产生一些庸俗化倾向,同时追求流行还会造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类型化倾向,这些对于美育具有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所以对大众文化应正确评价,积极开掘,仔细辨析,用优批劣。

第八章 青少年发展与美育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BA埃里克森)。

2、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C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 3、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德国)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A丰富、多变、浪漫)。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美学美育 模拟试卷(4)在线全文阅读。

美学美育 模拟试卷(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74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