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故障判断处理
机组自动对系统运行参数进行记录,自动诊断机组的故障,并显示和记录。
h、质量可靠
每台机组出厂前均经过电脑测试台运行测试,保证机组长期可靠运行;机组采用先进可靠的零部件,最大限度延长机组的运行寿命。 (3)、机组的故障保护措施
a、开机自检; b、电路相序保护; c、电压缺相保护;
d、压缩机过热/过载保护和报警; e、油位开关保护;
f、源水和负载水水温过高保护和报警; g、高低压开关保护; h、防冻开关保护; i、温度自动开关。 3、机组性能参数
PW160HRD(134a,干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机组技术响应表
机组型号:PW160HRD-S 负荷比例 制冷 热量 及 效率 制冷量(KW) 制冷耗电量(KW) 制热量(KW) 制热耗电量(KW)
588 104 568 168 33
耗电量指标(KW/KW) 部分负荷COP值(KW/KW)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蒸 发 器 循环水流量(m3/h) 压降(kPa) 蒸发器换热管壁厚(mm) 蒸发器管内流速(m/s) 冷冻水接管管径(mm)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冷 凝 器 循环水流量(m3/h) 压降(kPa) 冷凝器换热管壁厚(mm) 冷凝器管内流速(m/s) 冷却水接管管径(mm) 压缩机和电机的组合形式 压缩机 驱动方式 运行电流(A) 电机 启动电流(A) 转速(rpm) 制 冷 剂 制冷剂名称 制冷剂充注量(kg) 节流形式 控制中心形式 制冷机运输重量(kg) 制冷机运行重量(kg) 其它 外型尺寸(LXWXH)(mm*mm*mm) 噪声dB(A) 机组调节范围 整机设计使用寿命(Y) 5.45 6.33(IPLV值) 12(制冷)/10(制热) 7(制冷)/6(制热) 100 52 0.6 1.9(制冷)/1.1(制热) DN125 25(制冷)/55(制热) 30(制冷)/60(制热) 117 59 1.1 1.1(制冷)/1.9(制热) DN125 电机内置压缩机内 星三角启动 187A(制冷)/243A(制热) 617A 2950rpm 134a 75Kg 感温式外部均压膨胀阀 微电脑控制 2900 3100 3400X1300X1450 76 25%~100% 20
34
PW080RAD(R22,干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机组技术响应表
机组型号:PW080RAD-S 负荷比例 制冷量(KW) 制冷 制冷耗电量(KW) 热量 制热量(KW) 及 制热耗电量(KW) 294 52 292 84 5.65 6.28(IPLV) 12(制冷)/10(制热) 7(制冷)/6(制热) 51 46 0.7 1.7(制冷)/0.9(制热) ∮4″卡箍 25(制冷)/40(制热) 30(制冷)/55(制热) 60 48 1.1 0.9(制冷)/1.6(制热) ∮4″卡箍 电机内置压缩机内 分绕组启动 93A(制冷)/149A(制热) 665A 2900rpm R134a 65Kg
35
效率 耗电量指标(KW/KW) 部分负荷COP值(KW/KW)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蒸 循环水流量(m3/h) 发 压降( kPa) 器 蒸发器换热管壁厚(mm) 蒸发器管内流速(m/s) 冷冻水接管管径(mm)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冷 循环水流量(m3/h) 凝 压降( kPa) 器 冷凝器换热管壁厚(mm) 冷凝器管内流速(m/s) 冷却水接管管径(mm) 压缩机和电机的组合形式 压缩机 驱动方式 运行电流(A) 电机 启动电流(A) 转速(rpm) 制 冷 制冷剂名称 制冷剂充注量(kg)
剂 节流形式 控制中心形式 制冷机运输重量(kg) 制冷机运行重量(kg) 感温式外部均压膨胀阀 微电脑控制 1800 2000 3100X1200X1300 71 25%~100% 20 其它 外型尺寸(LXWXH)(mm*mm*mm) 噪声dB(A) 机组调节范围 整机设计使用寿命(Y)
4、根据建筑尺寸等因数的考虑选择合适的盘管。
名称 代号 FP-7 FP-6 风机FP-5 盘管 FP-4 卧式 FP-3 FP-2 FP-1 风机盘管 嵌入式 空调柜 FP-11 FP-10 FP-9 FP-8 型号 FP800WA-3 FP700WA-3 FP600WA-3 FP500WA-3 FP400WA-3 FP300WA-3 FP200WA-3 FP700KM2-3 FP500KM2-3 FP400KM2-3 FP300KM2-3 数量 3 3 3 101 6 44 11 6 1 9 24 2 2 11 2 1 1 1 参数 制冷量7580W,制热量8342W,长×宽×高:1640*480*248 制冷量6620W,制热量7313W,长×宽×高:1490*480*248 制冷量5960W,制热量6284W,长×宽×高:1250*480*248 制冷量4770W,制热量5196W,长×宽×高:1140*480*248 制冷量3830W,制热量4190W,长×宽×高:1030*480*248 制冷量3010W,制热量3088W,长×宽×高:930*480*248 制冷量2020W,制热量2187W,长×宽×高:830*480*248 制冷量6620W,制热量7313W,长×宽×高:998*600*480 制冷量4770W,制热量5196W,长×宽×高:1208*600*480 制冷量3830W,制热量4190W,长×宽×高:1098*600*480 制冷量3010W,制热量3088W,长×宽×高:998*600*480 风量3000m3/h,制冷量19kW,制热量28.3kW,长×宽×高:1000*1030*585 风量4000m3/h,制冷量24.2kW,制热量36.1kW,长×宽×高:1000*1300*585 风量1000m3/h,新风制冷量12.6kW,新风制热量18.9kW,长×宽×高:1250*520*560 风量1500m3/h,制冷量19.2kW,制热量28.7kW,长×宽×高:1250*650*560 风量2500m3/h,新风制冷量33.8kW,新风制热量37.9kW,长×宽×高:1250*900*560 风量2000m3/h,新风制冷量25.6kW,新风制热量28.7kW,长×宽×高:1250*770*560 风量3000m3/h,新风制冷量38kW,新风制热量42.6kW,长×宽×高:1000*1030*585 KG-1 KBG030-4M/S KG-2 KBG040-4M/S XF-1 KBG010-4M/S XF-2 KBG015-4M/S 新风设备 XF-3 KBG025-4M/S XF-4 KBG020-4M/S XF-5 KBG030-4M/S
36
第三章 源侧地埋系统技术运
(一)、地质条件分析
1、基本风压:Wo=1.3kN/m2 ;地面粗糙度:A类;基本雪压:So=0.00kN/m2 。
2、场地地震基本烈度7度,加速度为0.10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和II类。
3、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提供2008.11初步勘察地质报告,地质单元层从上往下依次为:
①11层 耕土(mlQ43):灰黄色,松散,湿,主要由粉、细砂组成,上部含少量植物根茎,场地的西侧含量较高,全场地分布。揭露层厚0.20 ~0.70m,平均0.32m。
①12层 杂填土(mlQ43):灰黄色,松散,含大量强风化花岗岩及碎石,局部含大量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该层仅在ZK31、ZK33、ZK48号孔有揭露。揭露层厚0.30~0.60m,平均0.47m。
①2层 细砂(mQ43):灰黄色,上部2m左右呈松散状,以下呈稍密–中密状,地下水位以上湿度状态为湿、地下水位以下属于饱和状态,含石英、云母,局部夹少量粘性土团块及圆砾。全场地分布。揭露层厚0.30~12.40m,平均层厚5.80m。层顶埋深0.00 ~0.70m,平均0.32m。
②a层砾砂(mQ43):灰黄色夹紫红色,中密,圆砾含量40%左右,磨圆度较好,粒径2-4cm,砂质纯净,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速度,厚度0.9m左右,仅Z10号孔有揭露。
3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筑节能地源热泵专项设计方案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