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中生活用热水的日平均秒耗热量
Qd?qr·?rc(tr?tl)·m/3600Td
式中Qd——日平均秒耗热量(W) qr——热水用水定额(L/(人2d); c——水的比热(c=4187J/kg2℃);
?r——热水密度;tr——热水温度
tl——冷水温度;m——床位数 Td——使用时间(h/d)。
Qd=13030.98334187(60-5)3200/(3600324)=68.1Kw
设计小时平均秒耗热量
Qh?Khqr?rc(tr?tl)·m/3600Td
Kh——小时变化系数,取3.3
Qh=68.133.3=224.7kw
3、海景房生活热水负荷计算
(1)、其设计小时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h=Kh〔m×qr×C×(tr-tl)×ρr/86400〕 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m: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数或床位数)
qr:热水用水定额(L/人·d或L/床·d),查规范得qr=120(L/d) C:水的比热,C=4187(J/kg.℃) tr:热水温度(℃), tr=60(℃)
28
tl:冷水温度(℃),tl=5(℃)
ρr:热水密度(kg/L),ρr=0.983(kg/L) Kh:小时变化系数,查表可知为5.12。 (2).热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qrh=Qh1.163(tr-tt)ρr
式中:
qrh ——设计小时热水量(L/h)
Qh ——设计小时耗热量(w)
,名义工况下高温型全热回收水源热泵tr ——设计热水温度(℃)
机组可制取60℃的生活热水,考虑到实际运行工况,生活热水按照50℃计;
,5℃ tt ——设计冷水温度(℃)
?r ——热水密度(kg/L),50℃热水的密度0.988kg/L
(3).设计小时耗热量为和水箱选择:
Qh=5.12×106×120×4187×(60-5) ×0.983/86400=170.6KW 设计热水量:170.6×1000/[1.163×(50-5)×0.988] =3.3 m3/h 因此建议用户选择4 m3蓄热水箱。 其他度假房的计算如下表:
生活热水耗热量设计热水量蓄热水箱容积 床位 kW 106个 170.6 m3/h 3.3 m3 4 总耗热量:Q总=170.6kw
29
(六)、设备容量校核
1、主机设备容量校核
根据之前的负荷计算表,该项目冬夏季空调负荷及热水负荷如下:
夏季空调末端总冷负荷:948 KW 冬季空调末端总冷负荷:487KW 生活热水负荷:395.3KW
根据该项目空调使用特点及系统经济性,考虑到实际运行中空调使用存在间歇性和不同时性,取冬夏季末端同时使用系数80%则
夏季空调设计总冷负荷:758 KW 冬季空调设计总冷负荷:390KW 生活热水负荷:395.3KW
制冷量类型 KW 主机 标准机组 全热机组 合计 211.68 573 784.7 52 105 157 284 600 884 84 137 221 制冷功率KW 制热量KW 制热功率KW 由表可知,所选机组符合核算后的空调制冷量及生活热水负荷。
30
2、产品主要技术、结构、性能、特点和质量水平的详细描述 (1)、产品组成系统说明
全热回收地源热泵机组由螺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全热回收器、节流元件组成,如上图所示。
标准冷热水型地源热泵机组由螺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元件组成;
(2)、产品特点:
a、高效节能
由于采用地能中的低为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在夏季利用制冷剂蒸发将空调空间中的热量取出,放热给封闭环流中的水,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带走热量;而冬
31
季,利用制冷剂蒸发吸收封闭环流中水的热量,由于水温较高,可以高效的提升温度后放给空调空间。
机组进行高效系统设计,提高机组性能。针对地源运行工况条件设计,大大提高机组的能效比;独有的机组回油技术,确保机组运行稳定可靠。基本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b、性能可靠
机组采用一系列经可靠验证的独特技术和部件,如:高稳定性双螺杆压缩机、高效传热管、U-Type蒸发器、软质小飞翼管板等,以保证系统高效并可靠运行。
c、环保
机组可选用环保制冷剂,节能环保;冬季可提供高温热水。 d、节省投资
可用于供暖、制冷、以及提供生活用热水。真正做到“一机多用”,大大降低了客户对制冷、制热和提供生活热水等设备的投资,节省大量空间。
e、操作简单
采用智能电脑控制,无需专人值守;智能中文液晶显示屏,具有设备运行参数调整控制;通过多种网络,用户可实现远程控制。
f、运行安全
机组具有开机自检、电路相序保护、电压缺相保护、压缩机过热/过载保护和报警、油位开关保护、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温过高、过低保护和报警等一系列保护和报警措施。
3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筑节能地源热泵专项设计方案 - 图文(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