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等待造成的燃料和水、蒸汽的耗费。
第三十七条 大机组热控自动调节性能是保证机组长期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是实现主要运行参数压红线运行的基本手段,建设单位必须保证合理调试工期,严格要求热控自动投入品质。机组负荷扰动试验合格、协调控制按设计要求可靠、连续投入后方可进入满负荷试运。热工自动投入率和调节品质应作为机组达标验收考核的重要条件。
第三十八条 检验完善回热系统设备的控制逻辑和联锁保护项目,使各加热器水位自动投入稳定,水位校对准确,各段抽汽参数、各加热器上端差、下端差及温升均应达到设计值,给水温度不低于设计值。各加热器应随机启动,低负荷阶段将疏水倒入凝汽器以对各汽侧受热面进行冲洗,直到凝汽器水质合格。
第三十九条 无论是采用开式循环冷却水或是闭式循环冷却水,都必须控制冷却水的温度和水质,以提高换热效率和防止换热器结垢。空冷岛冲洗时一定要使进入空冷岛的蒸汽量满足冲洗标准,蒸汽量应以空冷岛凝结水量为依据。
第四十条 加强试运阶段的汽水品质监督,亚临界机组严格按照洗硅运行曲线要求进行洗硅;超临界机组严格控制各阶段汽水品质各项指标,一项指标不合格严禁进入下一阶段。凝结水精处理应先投入滤网运行,当凝结水含铁量达到投运条件后再投入阴、阳床。
第四十一条 汽轮机进汽采用单阀(节流)或顺序阀(喷嘴)
— 36 —
方式,若汽机制造厂家没有明确要求,应先采用顺序阀滑压运行方式。试运期间应完成单阀向顺序阀的切换功能试验,并保证运行正常。
第四十二条 带负荷调试阶段应按“启规”要求做好燃烧调整及参数优化,减少过热、再热减温水量。亚临界机组应以锅炉的燃烧调整保证主汽、再热汽温度,以喷水减温作为辅助调节手段,提高机组效率;超临界机还应找出不同的负荷段各受热面的吸热比例和最佳的煤水比值,实现直流状态的全过程自动控制,做到不超温,减温水量不超标。调试期间燃烧调整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锅炉氧量、煤粉细度调整在合理范围内,在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基础上还应进行一次风热态调平。
2.吹灰器尽早投入,并观察吹灰前后汽温、烟温的变化,为今后确定合理的吹灰投运方式打好基础。
3.通过燃烧器投运、配风方式、燃烧器摆角、烟气挡板调整,摸索出汽温调整的合理运行方式,减小左右两侧的烟气温度偏差,调整、优化汽温自动控制装臵的控制参数,尽量做到少投过热器减温水,不投再热器减温水。
第四十三条 根据机组特点优化吹管方案,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基础上,尽量采用投磨吹管技术,以节约燃油;对超临界机组还应采用炉水回收手段以节约除盐水。
第四十四条 保证凝汽器胶球清洗装臵的正常投入,对于凝
— 37 —
汽器两侧水室有存胶球的区域,在调试阶段应进行改造,提高收球率。
— 38 —
第二部分 生产运营
第六章 指标管理
第四十五条 集团公司根据各地区机组结构和负荷等情况,组织测算、制定下达分支机构和有关直管电厂年度(月度)能耗指标计划,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各分支机应将能耗指标计划进一步分解下达到各发电企业。各单位要加强能耗指标过程管理,要根据上级下达年度供电煤耗、厂用电率计划目标,逐月分解落实,在执行过程中,做到闭环管理,及时控制偏差,确保年度目标的实现。
第四十六条 火电企业除统计、分析和考核发电量、供热量、供电煤耗、综合供电煤耗、供热煤耗、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发电水耗、供热水耗、发电油耗等综合指标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重点统计、分析和考核以下各项小指标:
1.锅炉指标:排烟温度、锅炉氧量、飞灰可燃物、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排污率、空预器漏风率、吹灰器投入率、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过热器减温水流量、再热器减温水流量、启动耗油量、稳燃耗油量。
2.汽轮机指标:蒸汽参数、汽轮机效率、汽轮机热耗率、凝汽器真空度、真空严密性、凝汽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度、凝汽器胶球清洗装臵投入率、胶球收球率、湿式冷却塔冷却幅高、给水温度、加热器端差、高加投入率、保温效果。
3.厂用电指标。锅炉辅机耗电率:磨煤机耗电率、送风机耗电率、引风机耗电率、排粉机耗电率、一次风机耗电率。汽机辅
— 39 —
机耗电率:循环水泵耗电率、凝结水泵耗电率、电动给水泵耗电率、真空泵耗电率。公用系统耗电率:除灰除尘耗电率、输煤耗电率、供水耗电率、脱硫耗电率。
4.水耗指标:发电水耗率指标、全厂复用水率、锅炉补水率、循环水浓缩倍率、化学自用水率、灰水比。
5.热工指标:热工仪表、热工保护和热工自动的投入率和准确率。
6.其他指标:酸碱耗、补氢率、磨煤钢耗、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入炉煤煤质合格率、检斤率、检质率。
7.供热指标:供热煤耗率、供热厂用电率、热电比、供热回水率。
第四十七条 锅炉主要经济指标控制要求。
1.锅炉排烟温度(修正值)在统计期间平均值不大于规定值的3%。
2.在锅炉额定出力(BRL)下,煤粉燃烧方式的飞灰可燃物Cfa随燃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的变化见下表规定。
Vdaf Cfa Vdaf<6 16~8 6≤Vdaf<10 10≤Vdaf<15 15≤Vdaf<20 20≤Vdaf<30 Vdaf≥30 10~4 6~2.5 4.5~2 3~1 2~0.5 注:认为大渣含碳量大致与飞灰基本相同 3.排烟含氧量。统计期排烟含氧量为规定值的±0.5 %。 4.空预器漏风率。回转式预热器漏风率不大于8%。 5.除尘器漏风率。大于或等于300MW 机组除尘器漏风率不大于3%。
6.吹灰器投入率。统计期间吹灰器投入率不低于98%。
— 4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电股生[2009]60号附件3(节能指标分析)(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