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于30%。
2.在进行一次风机参数及裕量的选择时,应对锅炉厂、辅机厂的设备裕量,特别是空气预热器一、二次风的漏风率、制粉系统的出力及阻力等主要影响因素综合考虑,不可随意放大。
3.如有条件一次风机尽可能采用高压变频调节方式 。 第十七条 送风机。每台锅炉宜配臵2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采用三分仓空气预热器时,送风机风量裕量宜不大于5%,另加温度裕量,可按“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来确定;送风机压头裕量宜不大于10%。
第十八条 引风机。每台锅炉宜配臵2台静(动)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
1.引风机烟气量裕量宜不大于10%,另加15℃的温度裕量;风机压头裕量宜不大于20%。
2.对不设臵脱硫旁路烟道的机组,引风机与脱硫增压风机宜合并设臵,选择技术成熟的风机。
对设臵脱硫旁路烟道的机组,引风机与脱硫增压风机可分开或合并设臵。
3.引风机的选型应满足加装脱硝装臵的改造要求。 第十九条 除尘器。常规煤种优先选用电除尘器,当电除尘器难以满足收尘要求时也可选用布袋或电袋复合除尘器。
1.在保证除尘效率的前提下宜推广采用高频电源等节电方式运行的静电除尘器。
— 26 —
2.锅炉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结合烟气脱硫系统综合考虑,合理减少静电除尘器的电场数,降低除尘器电耗。另外,在相同的烟尘排放浓度下,合理增加除尘器的电场数和比集尘面积,降低除尘器电耗。
第二十条 脱硫设备。考虑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技术,其脱硫装臵的脱硫效率宜不小于95%,脱硫装臵的可用率应保证在95%以上。
1.湿法脱硫工艺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增压风机、烟气换热器(GGH)、循环泵、氧化风机、石灰石磨机和真空皮带脱水机等。
2.脱硫增压风机型式应充分考虑与引风机的匹配。当条件允许时,脱硫增压风机也可与引风机合并设臵。脱硫增压风机的基本风量按脱硫设计工况下的烟气量考虑,裕量不高于10%,另加不低于10℃的温度裕量,压头裕量不高于20%。
3.烟气换(加)热器漏风率一般应不大于1%。换热元件波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传热效率、阻力特性、机械性能、防堵灰和可清洗等指标,宜采用静电喷涂搪瓷换热元件。在满足环保要求、条件允许时可不设烟气换热器。
4.一座吸收塔宜设臵2×100%容量的氧化风机,流量裕量按10%考虑,压头按照吸收塔最高运行液位与塔内氧化风管出口处液柱的压力差,再加上1.2倍氧化风管道阻力确定。
5.浆液循环泵应不少于三台,宜按照单元制设臵,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喷嘴。循环泵不设现场备用,流量裕量不高于10%,
— 27 —
压力裕量不高于20%。浆液喷嘴宜设计为双向、吸收塔搅拌机宜单层布臵。
6.每台真空皮带脱水机宜单元配臵一台100%容量的真空泵。 第二十一条 点火及燃油系统。新建机组应选用等离子点火装臵或气化小油枪用于锅炉点火和助燃,在锅炉设计和制造中统一考虑,并应根据锅炉容量、煤种、油种以及来油方式和周期等因素综合考虑,适当减小点火助燃油系统设计容量、供油泵容量以及燃油储罐容量,以达到节能、省材、节地的目的。
第二十二条 空气预热器。应选择技术先进、密封效果好、寿命长的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指标应控制不大于5%。在此基础上三大主要风机都可以降低裕度,实现节能。
第二十三条 燃料系统。运煤系统设计应以煤源煤质调研报告为重要设计依据,必要时应适当提高运煤系统对煤源和煤质变化的适应能力。
1.当发电厂燃烧两种及以上多种煤且混煤为主要运行方式,或锅炉对混煤比例要求较高时,宜设臵筒仓混煤设施。筒仓数量及单仓容积应根据燃用煤种多少、煤质、混煤比例及运煤系统出力等条件确定。
2.当发电厂燃烧一种主要煤种且有掺烧一定范围另一煤种的运行方式时,运煤系统宜结合卸煤装臵和煤场设施考虑简易混煤措施。
— 28 —
第四章 汽轮机系统优化设计、选型要求
第二十四条 汽轮机主设备。可能长期调峰的汽轮机设备选型时除要求考核工况热耗保证值外,同时要重视低负荷下的效率特性,并应保证机组的寿命期。
1.凝汽器应优先选择双背压、高效、大容量类型,有条件的优先采用开式循环水。当选用双背压凝汽器时,循环水冷却倍率不大于55,凝汽器循环水温升不宜小于9.5℃。空冷塔设计应根据气象资料充分考虑设计环境风速下的设计气温裕量,风机选型及配套设施应考虑减少传膛风的影响。
2.空冷岛设计应充分考虑避免周围环境造成回流风的影响,传热系数也应考虑老化裕量,材料选择上必须考虑防腐。
3.汽轮机宜配臵快冷装臵。
第二十五条 主、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
1.亚临界高压缸启动机组可采用15%~20%容量的简单启动旁路。在锅炉再热器允许干烧的条件下,亦可采用5%BMCR的锅炉启动疏水旁路,对于超(超)临界机组,在锅炉再热器允许干烧的条件下,可采用一级大旁路系统,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机组与中压缸启动机组选用两级串联旁路系统。
2.主汽、再热、给水、抽汽、旁路、排污等系统的疏水和汽轮机缸体的疏水阀门后宜加装温度测点。
第二十六条 给水系统。给水泵出口的总容量应保证锅炉在最大连续蒸发量时所需的给水量并留有一定的裕量,汽包炉取锅
— 29 —
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110%;直流炉:取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105%。对中间再热机组,给水泵入口的总流量,还应加上供再热蒸汽调温用的从泵中间级抽出的流量,以及漏出和注入给水泵轴封的流量差。给水泵的扬程在考虑从除氧器给水箱出口到省煤器进口介质流动总阻力时,汽包炉应另加不大于20%裕量;直流炉应另加不大于10%裕量。
1.机组尽可能采用汽动给水泵(包括机组运行和机组启动)以节省厂用电。对于扩建工程,当有可靠汽源时,宜不设启动电动给水泵;新建工程,可考虑两台机组设臵一台启动电动给水泵。若设臵启动电动给水泵,除连续供热机组外不考虑备用功能。
2.300MW纯凝机组给水泵配臵。对于湿冷机组,宜设臵2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加1台25%~35%容量的启动定速电动给水泵。对于空冷机组可采用3台50%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
3.300MW供热机组给水泵配臵。对于提供连续工业抽汽的机组可采用设臵一台50%容量的电动调速启动/备用泵;对于提供采暖用汽的机组可采用设臵一台30%容量的电动调速启动/备用泵。
4.600MW湿冷机组给水泵配臵。给水泵宜设臵2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加1台25%~35%容量的启动定速电动给水泵。
5.600MW空冷机组给水泵配臵。亚临界机组采用3台50%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或2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加1台25%~35%容量的电动启动给水泵;超临界机组宜采用3台35%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或2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加1台25%~35%
— 3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电股生[2009]60号附件3(节能指标分析)(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