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二中等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7-2018高一第一学期十月联考 历史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 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 类别 城墙高度 天子的王城 九雉(雉为一尺) 诸侯的国都 七雉 卿大夫的都城 五雉 宽五轨 南北向道路宽度 宽九轨(九辆车的宽度) 宽七轨 A. 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 B. 建筑礼制突出礼制观念 C. 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 D. 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 【答案】B 【解析】从《考工记》中可以看出,对“王城”“国都”“都城”的城墙高度、道路的宽度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体现了西周时期,城市建设中比较重视礼制,故B项正确;A项概念太大;CD项材料总没有体现。 2.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与清明节习俗相关联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说明清明节是和血缘有关的节日,故与清明节相关的制度是宗法制度;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分封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 - 1 -

3.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讲到周幽王废嫡长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于是诸侯反叛,杀了幽王,拥立宜臼,宜臼即为周平王。从制度层面看,诸侯反叛的正当理由是 A. 周幽王的荒唐 B. 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C. 周王室的衰微 D. 周幽王破坏了宗法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褒姒的儿子并不是嫡长子,而周幽王立其为太子,是破坏了宗法制,所以答案选D。而ABC并不是制度层面,排除。 4. 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 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B.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 丞相掌握大权 D.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秦朝的郡县制度。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官员不再世袭,没有封土,把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收归了中央,故B正确。AC项不是从官员的任命方式上进行分析的;D项只是说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未体现官吏的选拔方式。因此ACD均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5. 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秦王扫六合”反映出中国历史一个重要时期。此时期历史的变化是 A.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 从诸侯争霸到设置郡县 C.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秦王扫六合”反映出中国历史一个重要时期反映出统一的秦朝的建立,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局面,并且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故选B。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指夏朝的建立,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雏形也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故排除AC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2 -

【名师点睛】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健全了郡县制,进而在全国推广。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6. 如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空缺部分应是 A. 太尉 B. 皇帝 C. 丞相 D. 御史大夫 【答案】B 【解析】虎符为秦代重要军事信物,此物一分为二,一半由皇帝掌握,另一半由将帅拥有,调兵时须将二者合二为一验证真伪。由材料“左在阳陵”可知,“右”应该在皇帝手上,所以答案选B,排除其他选项。 7.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段记功石刻说的是 A. 周天子分封天下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汉武帝开拓疆土 D. 唐太宗贞观之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建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经过战国时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221年秦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秦的统一 8. 根据所学知识,如图所示表格空白处最合适内容当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 3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列举了世卿世禄、推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由此可以确定材料涉及到的是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后一个是科举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B、D选项都是政治制度,与选官用官无关,故排除。 9.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强化君主集权 C. 分割宰相权力 D. 利于集思广益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长官均为宰相,说明了宰相权力被分散了,其目的在于为了强化专制皇权,故B项正确,C项包含在B项之中;A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0. 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A. 宗族观念浓厚 B. 重文轻武传统 C. 理学备受推崇 D. 选官注重才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的能力。从材料“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中可以看出,宋朝比较重文轻武。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重文轻武 11.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所以,采取的地方制度是 A. 郡县制 B. 郡国并行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答案】B - 4 -

........................... 12. 有关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铲除了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基础 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导致政府机构重叠,开支庞大 D. 使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本题考查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铲除了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基础,故A正确,排除。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排除。北宋初年过度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政府机构重叠,开支庞大,形成冗官、冗费的局面,故C正确,排除。北宋初年过度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兵将分离,使军队战斗力下降,故D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背景 13. 明初规定“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清初命令“亲王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封土授爵违背历史潮流 B. 顺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C. 明清亲王权力剥夺殆尽 D. 皇室内部矛盾得以解决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是指严禁诸侯王来京城,“亲王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是指严禁亲王离开京城;无论明初还是清初,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B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封土授爵违背历史潮流,排除A。题干强调严格限制亲王权力,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题干信息无法体现皇室内部矛盾,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 关于明代内阁 A. 是掌握决策与行政大权的中央机构 B. 内阁首辅实行相权 C. 皇帝为加强专制而采用的政治形式 D. 直接向皇帝负责,不受任何限制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二中等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在线全文阅读。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二中等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41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