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38.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A )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A.地物、地貌 B.房屋、道路、等高线 C.人工建筑物、地面高低 D.地物、等高线 239. 地形图的比例尺是1:500,则地形图上1mm表示地面的实际的距离为( B )。 A. 0.05m B. 0.5m C. 5m D. 50m
240. 地形图上如没有指北针则可根据图上( D )方向判定南北方向。 A.河流流水方向 B.山脉走向方向 C.房屋方向 D.坐标格网 24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A )。 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 B.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
242. 既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又反映地面高低起伏形态的正射投影图称为地形图。地形图上的地貌符号用( C )表示。
A.不同深度的颜色 B.晕消线 C.等高线 D.示坡线
243.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D )。 A. 1:5000 B. 1:2000 C. 1:1000 D. 1:500
244. 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 A. 2m B. 0.002m C. 0.02m D. 0.2m
245. 下列关于比例尺精度,说法正确的是( B )。 A.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图上距离和实地水平距离之比 B.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5 cm C.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无关 D.比例尺精度可以任意确定
246. 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 )。 A.高程之差 B.平距 C.间距 D.差距
247.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坐标格网的方格大小是( D )。 A. 50350cm B. 40350cm C. 40340cm D. 10310cm 24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等高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大 B.等高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大 C.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小 D.等高线平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小
249.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地性线的是( CD )。 A.山脊线 B.山谷线 C.山脚线 D.等高线
250. 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两点A、B之间的图上距离为0.02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B )。 A. 1% B. 5% C. 10% D. 20%
251. 地形图的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 A )。 A.闭合曲线 B.曲线 C.闭合折线 D.折线 252. 山脊线也称( D )。
A. 示坡线 B. 集水线 C. 山谷线 D. 分水线 253. 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 D )。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254. 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的平距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C )。 A. 6.8% B. 1.5% C. -1.5% D. -6.8%
255. *下列关于等高线,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B.等高线指的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C.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缓 D.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E.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平缓
256. 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 C )来判断。 A.助曲线 B.首曲线 C.高程注记 D.计曲线
257. 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 26m、 27m、 28m、 29m、 30m、 31m、 32m 的等高线, 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D )m。
A.26、31 B.27、32 C.29 D.30
258. 地形图上用于表示各种地物的形状、大小以及它们位置的符号称为( C )。 A.地形符号 B.比例符号 C.地物符号 D.地貌符号 259. 地形图比例尺的大小是以( C )来衡量的。
A. 比例尺的分子 B. 比例尺的倒数 C. 比例尺的比值 D. 比例尺的精度
260. 同样大小图幅的1:500与1:2000两张地形图,其表示的实地面积之比是( B )。 A. 1:4 B. 1:16 C. 4:1 D. 16:1
261. *根据地物的形状大小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可分为( ABCE )。 A.依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半比例符号 D.特殊符号 E.地物注记
262. *同一幅地形图上( ACE )。 A.等高距是相同的
B.等高线平距与等高距是相等的 C.等高线平距不可能是相等的 D.等高距是不相同的
E.等高线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有关
263. *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分类为( BCDE )。 A.示坡线 B.计曲线 C.首曲线 D.间曲线 E.助曲线 264. *下列选项属于地物的是( BCD )。 A.悬崖 B.铁路 C.黄河 D.长城 E.山谷 265. *曲线的测设方法有(ABD )
A.偏角法 B.切线支距法 C.直角坐标法 D.极坐标法266. *单圆曲线的主要点有( ABC ) A.直圆点 B.曲中点 C.圆直点 D.缓圆点
——(选考) ——(选考)
第八章 施工测量
26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施工测量内容的是( C )。 A.建立施工控制网 B.建筑物定位和基础放线 C.建筑物的测绘 D.竣工图的编绘
268. *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是( ADE )。 A.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B.已知坐标的测设 C.已知坡度的测设 D.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E.已知设计高程的测设
269. 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测设数据是( C )。 A.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 B.纵横坐标差 C.两个角度 D.两段距离 270. 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 D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271. *采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可使用的仪器包括( BCE )。
A.水准仪、测距仪 B.全站仪 C.经纬仪、钢尺 D.电子经纬仪 E.经纬仪、测距仪 272. *采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可使用( BCD )完成测设工作。 A.水准仪 B.全站仪 C.光学经纬仪 D.电子经纬仪 E.测距仪
273. ( B )适用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 A.建筑方格网 B.建筑基线 C.导线网 D.水准网
274. 在布设施工控制网时,应根据( A )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 A.建筑总平面设计图 B.建筑平面图 C.基础平面图 D.建筑立面及剖面图
275. 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可以将施工控制网布置成( C )。
A.GPS网 B.导线网 C.建筑方格网 D.建筑基线 276. 临街建筑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宜采用( A )。 A.建筑基线 B.建筑方格网 C.导线网 D.建筑红线
277.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又比较容易的地区,如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工业场地,则采用( D )。
A.三角网 B.水准网 C.建筑基线 D.导线网
278. 建筑方格网布网时,方格网的主轴线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方格网之间应长期通视,方格网的折角应呈( C )。 A. 45° B. 60° C. 90° D. 180°
279. 建筑方格网布网时,方格网的边长一般为( C )。 A.80~120m B.100~150m C.100~200m D.150~200m 280. 建筑基线布设的常用形式有( C )。 A.矩形、十字形、丁字形、L形 B.山字形、十字形、丁字形、交叉形 C.一字形、十字形、丁字形、L形 D.X形、Y形、O形、L形
281. 在施工控制网中,高程控制网一般采用( A )。 A.水准网 B.GPS网 C.导线网 D.建筑方格网
282. 建筑物的定位依据必须明确,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1)城市规划部门给定的城市测量平面控制点,(2)城市规划部门给定的建筑红线或规划路中线,(3)( B )。 A.甲方在现场随意指定的位置 B.原有永久性建(构)筑物 C.场地四周临时围墙 D.原有人行小路
283. 建筑物的定位是指( C )。 A.进行细部定位
B.将地面上点的平面位置确定在图纸上 C.将建筑物外廓的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 D.在设计图上找到建筑物的位置
284. 设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A =6.953m,道路起点B的设计高程HB =7.381m,若水准仪后视A点水准尺读数为1.262 m,则B 点的前视读数为( A )时,水准尺尺底就是B点设计标高位置。
A. 0.834 B. 1.690 C. 1.262 D. 0.417
285. 建筑施工测量中设置的龙门板的顶部应为( D )位置。
A.建筑物室外地面 B.建筑物室内地面 C.建筑物相对标高 D.建筑物±0标高 286. 在建筑物放线中,延长轴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C )和轴线控制桩法。 A.平移法 B.交桩法 C.龙门板法 D.顶管法
287. 在基础施工测量中,水平桩上的高程误差应在( B )以内。 A. ±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库 附答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