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库 附答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90. 下列选项不属于测量误差因素的是( D )。 A.测量仪器 B.观测者的技术水平 C.外界环境 D.测量方法

191. 引起测量误差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B )。 A.观测者、观测方法、观测仪器 B.观测仪器、观测者、外界因素 C.观测方法、外界因素、观测者 D.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外界因素

19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E )。 A.误差总是存在的 B.误差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C.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弱 D.偶然误差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加以消除 E.误差无法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方法提高精度 193.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A )和系统误差。 A.偶然误差 B.中误差 C.粗差 D.平均误差

194. 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cm,估读水准尺 mm 位的误差属于( A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195. 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C )。 A.没有误差最好 B.越精确越好

C.根据需要,精度适当

D.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

196. 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系统误差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它们的符号和大小有一定的规律 B.尺长误差和温度对尺长的影响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改正并加以消除或减弱 C.在经纬仪测角中,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值取中数的方法来消除视准差

D.经纬仪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只能采用对仪器进行精确校正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弱

197. 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A )。

A.中误差 B.允许误差 C.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D.相对误差 198. ( C )是测量中最为常用的衡量精度的标准。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中误差 D.限差

199. 等精度观测是指( C )的观测。

A.允许误差相同 B.系统误差相同 C.观测条件相同 D.偶然误差相同 200. 下列误差中,( A )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

C.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 D.支架差和视准差

201. 经纬仪的对中误差属于( B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中误差 D.限差

202. 钢尺的尺长误差对丈量结果的影响属于( B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差 D.相对误差 203.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D.中误差

204. 某边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值为540m,平均值的中误差为0.05m,则该边长的相对误差为( B )。

A. 0.0000925 B. 1/10800 C.1/10000 D. 1/500

205. ( A )可以解释为“某量的误差大小与该量的比值,并换算成分子为1的分数”。 A.相对误差 B.极限误差 C.真误差 D.中误差

206.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具有确定性的规律,这种误差称为( D )。

A.偶然误差 B.极限误差 C.相对误差 D.系统误差

207. 对某角观测4测回,每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8.5″,则其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C )。 A. ±2.1″ B. ±1.0″ C. ±4.2″ D. ±8.5″

208. *下列特性中属于偶然误差具有的特性的是( BDE )。 A.累积性 B.有界性 C.规律性 D.抵偿性 E.集中性

209. 观测一四边形的3个内角,中误差分别为±4″、±5″、±6″,则计算得第4个内角角值的中误差为( C )。

A. ±5″ B. ±7″ C. ±9″ D. ±15″

210. 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 B )。

A.不相等 B.相等 C.最高为+1″ D.最高为+4″

211. 丈量一正方形的4个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则该正方形的周长中误差为( C )。

A. ±0.5cm B. ±2cm C. ±4cm D. ±8cm

212. 真误差为( D )与真值之差。 A.改正数 B.算术平均数 C.中误差 D.观测值 213. 通常取( B )倍或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A. 1 B. 3 C. 4 D.6

214. 容许误差是指在一定观测条件下( A )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 A.中误差 B.偶然误差 C.相对误差 D.观测值

215. 在观测次数相对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大于( C )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实际是不可能出现的。 A. 1 B. 2 C. 3 D. 4

216.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比单位观测值中误差缩小倍,由此得出结论是(A. 观测次数越多,精度提高越多

B.观测次数增加可以提高精度,但无限增加效益不高 C.精度提高与观测次数成正比

D.无限增加次数来提高精度,会带来好处 217. *偶然误差具有( ABCE )特性。

A.有限性 B.集中性 C.对称性 D.规律性 E.抵偿性 218. *下列误差中,( AB )为偶然误差。

A.估读误差 B.照准误差 C.2C误差 D.指标差 E.横轴误差

B )。

第六章 平面控制测量

219.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目前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 ACD )。 A.三角测量 B.高程测量 C.导线测量 D. GPS控制测量 E.水准测量 220.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 C )。 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 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 C.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D.单向导线、附合导线、图根导线

221.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不包括( D )。 A.选点 B.测角 C.量边 D.闭合差调整

222. 附合导线的转折角,一般用( A )进行观测。 A.测回法 B.方向观测法 C.三角高程法 D.二次仪器高法

223. 在新布设的平面控制网中,至少应已知( A )才可确定控制网的方向。 A.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 B.两条边的夹角 C.一条边的距离 D.一个点的平面坐标

22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的是( A )。

A.半测回角值计算 B.角度闭合差计算 C.方位角推算 D.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225. 导线坐标计算时,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B )。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226. 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 A )。 A.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B.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比例分配 D.按边数平均分配

227. 某导线全长620m,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为长相对闭合差为( B )。

A. 1/2200 B. 1/3100 C. 1/4500 D. 1/15500

228. 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C )。 A.坐标增量闭合差

,则导线全

B.导线全长闭合差 C.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D.相对闭合差

229. 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图根导线的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容许值为( D )。

A.1/8000 B.1/6000 C.1/5000 D.1/2000

230. 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图根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容许值为( D)。 A.

B.

C.

D.

231. 导线测量工作中,当角度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而坐标增量闭合差却远远超过限值,说明( A )有错误。

A.边长 B.角度 C.高程 D.连接测量

232. *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内业计算的不同点是( BC )。 A.方位角推算方法不同 B.角度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 C.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 D.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 E.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

233. 闭合导线观测转折角一般是观测( D )。 A.左角 B.右角 C.外角 D.内角

234. 五边形闭合导线,其内角和理论值应为( B )。 A. 360° B. 540° C. 720° D. 900° 235. 某附合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角的角度改正数为( C )。 A. +10″ B. -5″ C. -10″ D. +5″

236. 实测四边形内角和为359°59′24″,则角度闭合差及每个角的改正数为( B )。 A. +36″、-9″ B. -36″、+9″ C. +36″、+9″ D. -36″、-9″

237. 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图根导线宜采用6″级经纬仪( B )测回测定水平角。

A.半个 B.1个 C.2个 D.4个

,观测水平角(右角)的个数

,则每个观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库 附答案(5)在线全文阅读。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库 附答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7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