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与任务
宋葛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副巡视员
我向大家汇报改革开放的这些形势任务的问题。我想讲三个问题:一个,中国改革开放这样的一个历程取得一个经验;第二个,改革开放面临的形势;第三,改革开放下一步的任务以及对这个任务的一些思考。
为什么这么设计呢?我的理解,因为咱们系统给我设计一个题目“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研究”,因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研究现在来讲还没有正式出台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公布,所以我也没法给大家汇报这个东西。同时,第二点,因为我也没有经过调研,我面对的,现在是个屏幕,实际上都是在座的各位朋友、各位学员,所以不知道同志们对改革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如专业领域的同志知道什么叫体制,什么叫机制,非专业的领域的同志可能就不是很了解什么叫体制和机制,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所以,我与前面的这些历程、成就跟大家介绍清楚,有利于不是从事改革工作的同志了解中国这样一段历史。第三,温故而知新,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萌芽到成长到壮大,中国改革开放这样一段历史对我们把握未来,认识现状都有好处。
1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经验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经历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大约从1956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抄袭、沿用、借鉴,甚至照搬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一个模式对于中国恢复自1840年以来所创造的国民经济体系,恢复被战争所毁坏的国民经济体系,乃至于发展中国的工业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举一个例子,中国在60年代爆发了原子弹、氢弹,在当时看来是高科技,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没有计划经济这样一个体制,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难办到的,但仅仅举这么一个例子了。但体制的弊端还是很突出的,最典型的是,商品匮乏、票证齐全,短缺经济,匈牙利有一个经济学家叫科尔内,当时中国还有些口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座的年龄比我长10岁、20岁的同志对这个话肯定是记忆犹新。同时,也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些弊端都非常之多,因为限于时间,我不展开讲。
加上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到1976年、1977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就濒临破碎、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句话是
2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里头提到的。
中国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的帷幕,现在回过头来,这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不是事先人为划分的,事先想划分也划分不了。
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92年的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个阶段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是突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如当时安徽省小岗村17、18户的农民在一个夜里头按着手印把集体的土地私自分包到自己的家庭,当时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大家可以看PPT里面红色的这个东西,现在存在国家博物馆里边,上面放大了看就写着“杀头也不怕,但其他人要把我们的孩子抚养到18岁”,农村改革是家庭联产承包,先是从安徽、四川开始,后来形成燎原之势,这是改革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这段时间,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特别是1984年,国家发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办法是借鉴农村改革进行承包制、租赁制等,这段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和一个关键的环节。
在80年代中后期进行了价格改革,价格闯关,大家
3
记忆犹新,80年代末期的时候,通货膨胀还比较高,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原因是我国进行价格改革,放开了很多商品的价格,中间还采取了价格“双轨制”。
这段时间还进行对外开放,先是搞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特区,后来又把海南独立建设变成了特区。后来在1990年又在浦东开发开放,从特区又到14个沿海城市,又到其他的沿边沿海的开放,包括内地的一些开放,开放是逐步地进行。
这段时间,一个很突出的任务是探索改革开放的目标,我们现在叫改革开放或叫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不知道我们改革到底搞什么,毫无疑问,我们就开始搞突破计划经济,怎么有利于发展就搞什么。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在1992年提出的,在这种情况下,那时候大家说传统的也好,说经典的教条也好,很难提出说要搞市场经济这样一个概念,现在我们觉得不搞市场经济不可能了,但那个时候很难提出这样一个东西。
第二个,那个时候也不像现在,我们现在从党的十四大开始,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对改革开放,当然还对其他问题都作出部署,像十八大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但那时候没有那个东西,同时那时出国也少,不知
4
道国外怎么弄,所以探索改革开放的目标。
首先,党的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了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又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党的十三大又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提出,要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直到党的十四大我们才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段时间,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政治领域,包括文化领域,包括社会领域,包括对外开放领域,我就不详细展开,因为这段历史很多同志都了解。
有的人说改革只改了经济,没改政治,“人民公社”改成了“乡”,这是不是一种体制改革呢?但这种改革毫无疑问是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必然联系在一起,或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发展,引进引进,从经济基础必然要调动上层建筑的改革,从这里面我举这么一个例子。
从党的十六大以来,2002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包括前段时间,大家在报纸上、网络上都看到,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与任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