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子称毕业设计 - 图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绪 论

1.1 引言

质量是测量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公元前,人们为了对货物交换量进行估计,起初采用木材或陶土制作的容器对交换货物进行计量。以后,又采用简单的秤来测定质量。据考证,世界上最古老的计量器具出土于中东和埃及,最古老的衡器和砝码出自于埃及。秤是最普遍、最普及的计量设备,电子秤取代机械秤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规律。低成本、高智能化的电子秤无疑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21世纪,电子产品变得越来越丰富,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方便,其中电子秤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大小小的市场电子秤能够完成许多工作,为人们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超市里的一台电子秤,它能很精确的称出商品的重量,还能去除皮重,更主要的是,它其中预存了超市里商品的单价,当称出商品的重量后,电子秤马上就能算出价格,不管几种商品都能一一累加,最后列出清单,可以说非常的智能化,而且非常的精确。由此,顾客在购物的时候非常的放心,商家的效益也提高了,所以有了电子秤,顾客买的放心,商家也卖的开心了。

本设计就是为了制作这样一种电子秤,它以单片机为核心在实际使用时达到以下要求:

1、电子秤称重范围:0~9.999㎏;重量误差不大于?0.005㎏; 2、 液晶显示:所称物体重量、10重商品的购物清单等。

本设计的控制功能包括基本的称重功能,显示购物清单功能,设置日期和重新设定10种商品的单价功能,还具有超重与欠量程报警功能。由于系统资源丰富,还可以方便的拓展其应用。

我相信通过这次对电子秤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一定能够学到丰富的知识并对电子产品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电子秤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子衡器,广泛应用于超市、大中型商场、物流配送中心。电子秤在结构和原理上取代了以杠杆平衡为原理的传统机械式称量工具。相比传统的机械式称量工具,电子秤具有称量精度高、装机体积小、应用范围广、易于操作使用等优点,在外形布局、工作原理、结构和材料上都是全新的

1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计量衡器。电子秤的设计首先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到被测物体的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电压信号通常很小,需要通过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准确的线性放大。放大后的模拟电压信号经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量被送入到主控电路的单片机中,再经过单片机控制译码显示器,从而显示出被测物体的重量。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称量工具,或者是结构复杂,或者运行不可靠,且成本高,精度稳定性不好,调正时间长,易损件多,维修困难,装机容量大,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而且目前市场上电子秤产品的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小型企业产品质量差且技术力量薄弱,设备不全,缺乏产品的开发能力,产品质量在低水平徘徊。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一套有实用价值的电子秤系统,从技术上克服上述诸多缺点,改善电子秤系统在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具有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影响因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 对电子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影响其精度的因素主要有: 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数显仪表。在机械结构方面,因材料结构强度和刚度的限制, 会使力的传递出现误差,而传感器输出特性存在非线性, 加上信号放大、模数转换等环节存在的非线性,使得整个系统的非线性误差变得不容忽视。因此,在高精度的称重场合,迫切需要电子秤能在线自动校正系统的非线性。此外,为了保证准确、稳定地显示, 仪器内部分辨率(主要是ADC 的分辨率) 一般要比外部显示分辨率高4 倍以上, 这就要求所采用的ADC 具有足够的转换位数,而采用高精度的ADC,自然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1.3.2 产品质量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子秤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包括以下几个类型:电子天平、电子计数秤、电子计价秤、电子台秤、电子吊钩秤、定量包装秤以及条形码电子秤等。面对种类如此繁多的电子秤,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不合格的电子秤产品。不合格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温度试验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 2、湿热试验项目达不到标准要求;

3、抗电脉冲串试验和抗静电放电试验项目不合格。 造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称重传感器的质量不达标,制约了电子秤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 2、关键元器件未进行筛选和通电老化,造成电子计价秤质量失控; 3、部分产品设计上抗干扰能力不强; 4、产品检验把关不严。

2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面对目前市场上电子秤产品的总体质量不高的局面,除了加强对电子秤产品的日常监督管理之外,还要从根本上推动技术的发展,促进电子秤产品质量的提高,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3.3 发展方向

电子秤不仅要向高精度、高可靠方向发展,而且更需向多种功能的方向发展。据悉, 目前电子秤的附加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子秤附加了计算机信息补偿处理装置,可以进行自诊断、自校正和多种补偿计算和处理;

2、具有皮重、净重显示等特种功能。电子秤有些已具备了动态称量模式, 即通过进行算术平均、积分处理和自动调零等方法, 消除上述的误差;

3、 附加特殊的数据处理功能。目前的电子秤有附加多种计算和数据处理功能, 以满足多种使用的要求。

今后, 随着电子高科技的飞速发展, 电子秤技术的发展定将日新月异。同时, 功能更加齐全的高精度的先进电子秤将会不断问世, 其应用范围也会更加拓宽。 1.3.4 电子秤的智能化

电子秤的称重功能是基于微电脑控制芯片处理器这一核心技术来实现的。由于目前在设计电子秤系统时大量地采用集成芯片,因此电子秤系统已经摆脱了以往的电子模式,正趋向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系统功能的扩展,比如与上位机的通讯,在上位机上利用图形化界面的操作软件实现数据库管理等。

电子秤由于自身的精度高、功能强和使用方便,实际使用的电子秤有较高的性价比,在很多领域完全可以取代那些机械式的称重工具。在具体开发电子秤的系统时应该根据用户的客观需要,再结合系统硬件和软件,从而可以开发出一套实际使用价值极大的电子秤系统。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必将推进基于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秤系统功能的日趋完善,因此多元化智能电子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1.4 本文的结构

本文以电子秤的研发作为应用背景,对传感器、模数转换、单片机及其接口 等技术进行了分析。全文共分为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扼要地介绍了电子秤的概念、特点与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章论证了系统方案,包括对原理的阐述,各种优缺点的比较,属于理论 分析部分;

第三章通过对各种芯片的介绍以及对电路功能的分析,对系统硬件进行了描

3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述,给出了单片机的的控制方案; 第四章简单介绍了系统软件流程;

第五章对整个设计做了总结,归纳了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4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系统方案的设计

电子秤的应用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硬件指单片机、扩展的存储器、扩展的输入输出设备等部分;软件是各种工作程序的总称。硬件和软件只有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才能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从一开始设计硬件时,就应考虑相应软件的设计方法,而软件设计是根据硬件原理和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的。

2.1 电子秤的设计要求

2.1.1 基本要求

1、 电子秤称重范围:0~9.999Kg;重量误差不大于?0.005Kg; 2、 液晶显示:所称物体重量、10种商品的购物清单等。 2.1.2 特色与创新

1、使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大大简化了系统的组成构造,且单片机可拓展性强,可以很方便的对系统进行拓展和应用。

2、使用键盘输入数据,操作简单,方便。

3、中文液晶显示所称量的物品重量,同时还可显示物品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和所有物品的总金额。

4、具有去皮功能和金额累加计算功能。

5、当物品重量超过电子秤量程,即过载情况或者是物品重量小于A/D转换器所能转换的最小精度,即欠量程的时候,具有超重报警功能。

2.2 实验原理及设计基本思路

2.2.1 系统工作原理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首先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到被测物体的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电压信号通常很小,需要通过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准确的线性放大。放大后的模拟电压信号经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量被送入到主控电路的单片机中,再经过单片机控制译码显示器,从而显示出被测物体的重量。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并尽量减少外界电气干扰,还需要在传感器与A/D芯片之间加上信号调整电路。

2.2.2 系统设计基本思路

按照设计的基本要求,系统可分为三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由压力传感器、信号的前级处理和A/D转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子称毕业设计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电子称毕业设计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4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