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 液
【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哪种缓冲对决定着血浆的pH ( ) A.KHCO3/H2CO3 B.Na2HPO4/NaH2PO4
C.NaHCO3/H2CO3 D.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 2.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 )
A.氯化钾 B.氯化钠 C.碳酸氢钾 D.钙离子 3.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形成 ( )
A.球蛋白 B.白蛋白 C.氯化钠 D.纤维蛋白原 4. 蛋白质的浓度在体液中的分布是 ( ) A. B.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C. D.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5. 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的成分是 (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肾素 6. 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 ) A.血浆白蛋白减少 B. 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浆球蛋白减少 7.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 ) A. B. C.与血浆容积 D.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
8.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 A.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B.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D.血细胞比容改变 9. 0.9%NaCl溶液与血浆相同的是 ( ) A.胶体渗透压 B.K C.Na+浓度 D.总渗透压
10.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红细胞发生哪些现象有关 ( ) A.凝集的快慢 B. C.运动的快慢 D.溶血的多少
11. 把正常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增快人的血浆中去,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 ( ) A.不变 B.减慢 C.增快 D.先不变,后增快
12. 如将血沉增快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人的血浆中去,血沉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 ( ) A.不变 B.减慢 C.加快 D.先不变,后加快 13. 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中心静脉压 B. C. D.脉压
14. 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 A.变形运动 B.吞 C.产生抗体 D.凝血作用
15.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 ) A.雄激素 B. C.雌激素 D.红细胞提取物 16.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不产生 ( ) A.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 B.
C.肝素和组胺 D.水解酶和过氧化酶 17. 柠檬酸钠抗凝的机制是 ( ) A.与血浆中的Ca2 B. C. D.与血浆中的Ca2+结合而沉淀
18.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 (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β-型地中海贫血 19. 可加强抗凝血酶Ⅲ活性的物质是 ( ) A.柠檬酸钠 B. C.维生素K D.肝素
20. 慢性少量失血引起的贫血是 (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β-型地中海贫血 21. 内源性凝血的始动因素是 ( ) A.凝血因子Ⅳ被激活 B. C.血小板破裂 D.凝血酶的形成 22. 可使血液凝固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 A.血小板破裂 B. C.肾素分泌增加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3. 引起血块回缩的因素是 ( ) A.纤维蛋白 B. C.凝血酶 D.肝素 24.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尿液 25. 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 ( )
A.血清 B.体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26. 肾性贫血是 ( )
A.缺乏铁质 B.缺乏维生素B12 C.缺乏叶酸 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27. 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 ) A.肾和肝 B. C.胸腺和骨髓 D.淋巴结
28. 血小板聚集的第一时相由下列哪一种因素所引起 ( )
A.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 B.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TP C.血小板释放5-
D.受损伤组织释放ADP
29. 凝血过程中,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在于 ( ) A. B. C. D.因Ca2+是否起作用而不同
30. 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 )
A.因子Ⅰ B.因子Ⅱ C.因子Ⅳ D.因子Ⅹ
31.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313 mOsm/L,静脉注入0.9% 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 ( ) A.不变 B.升高 C.下降 D.红细胞皱缩 32.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 ) 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 B. C. 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33. ABO血型系统的凝集素是一种天然抗体,它主要是 ( ) A.IgG B.IgA C.IgM D.IgD
34. 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 是 (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35. 某人失血后,先后输入A型血、B型血各150 ml均未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为(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36. ABO血型系统中有天然的凝集素;Rh系统中 ( ) A.有天然凝集素 B. C.有天然D凝集素 D.有抗D凝集素 37.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 ) A. B. C. D.血浆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
38. 某一体重60kg健康成年人,其体液量为 ( ) A.25 kg B.36 kg C.45 kg D.56 kg (二)多项选择
1.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 ) A.白蛋白 B. C.氯化钠 D. E.钙离子
2.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 ( ) A.缺乏纤维蛋白原 B. C.缺乏凝血酶原 D.
E.含有大量球蛋白 3. 嗜中性粒细胞 ( ) A.可产生抗体 B. C.具有凝血作用 D. E.具有止血作用
4.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 ) A. B. C. D. E.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5. 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 ( ) A.肝素 B. C.组胺 D. E.促红细胞生成素
6. 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将体液分为 ( ) A.细胞内液 B. C.细胞外液 D. E.汗液
7. 维护血管内外和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 A.血浆中碳酸氢盐浓 B. C.血浆中Ca2+浓度 D.血浆中O2和CO2
E.血浆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 8. 细胞生成的原料有 ( )
A.维生素B12 B.维生素K C.铁质 D. E.维生素C
9. 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素有 ( ) A.肝素 B. C.维生素B12 D. E.内因子和维生素B12
10. 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是 ( ) A.雄激素 B. C.肾素 D. E.血管紧张素
11. 缺铁性贫血 ( )
A.红细胞数明显减少 B. C.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 D. E.红细胞数明显增多
12. 下列情况中哪种因素可使血沉加快 ( ) A. B.
C. D. E.血液中的球蛋白减少
13. 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 ) A.Ca2 B.5-HT C.ADP D.ATP E.肾素
14.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 ( ) A.柠檬酸盐 B.抗凝血酶I C.肝素 D.维生素K E.抗凝血酶Ⅲ
15. 成人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 ( ) A.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小 B. C.红细胞核逐渐消失 D. E.血红蛋白量逐渐减少
16. 抗凝血酶Ⅲ的作用是 ( )
A.除掉纤维蛋白原 B.除掉血浆中的Ca2 C.增强肝素的抗凝 D. E.阻断凝血酶激活因子Ⅹ 17. 血型可以指 ( ) A. B. C. D.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18. 可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血型有 ( ) A.B型 B.A C.O型 D.AB E.Rh阳性
19.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始动因子是 ( ) A.因子Ⅲ B. C.因子Ⅸ D. E.因子Ⅻ
20.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是避免 ( ) A.Rh阳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 B.Rh阴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 C.Rh阳性女子再次孕育Rh D.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h E.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
21. 下列叙述哪些与“血液”的概念相符 ( ) A. B. C.
D.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O2结合时,血液是紫色;血红蛋白与CO2结合时,血液呈鲜红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三章血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