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草莓于2006年通过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考核验收。
昌平具有生产草莓的产业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昌平的草莓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在北京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龙头企业北京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农民提供了产前种苗供应、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产品收购的周到服务。区政府对草莓生产所需物资、肥料、农药实行配送政策,区财政给予补贴,从而实现了对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有效控制。昌平草莓用的肥都是有机肥,用的药都是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矿物农药。昌平草莓产业近两千栋日光温室全部安装了电动卷帘机,浇水全部用滴灌,为草莓提供了极好的生产条件。目前,全区草莓面积发展到4500亩、近2000栋日光温室。每年生产草莓250万公斤,为农民增收4000万元,面积、产量占到了北京的2/3。昌平生产的草莓全部达到了无公害的标准,部分产品达到了绿色和有机标准,深受北京市民宠爱。据统计,昌平草莓总产量的15%通过采摘销售,价格在每斤30元到80元之间;80%通过团购(作为礼品、单位福利)销售,价格在每斤15元至30元之间。5%被加工成果酱、果汁等产品供应市场。有的甚至坐上了飞机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地。
三、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昌平力促草莓产业壮大升级
昌平人从昌平草莓的热销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推动草莓产业壮大升级,让更多的市民吃上昌平草莓,让更多的农民通过草莓致富,成为昌平人的选择。昌平区政府聘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进行了科学深入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委托具有国家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编制了“北京市昌平区草莓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到2011年底,在东部六镇发展草莓3.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草莓发展到1.5万栋,大棚草莓5000亩,露地草莓1000亩。昌平将成为国内领先的草莓品种开发和种业基地,中国重要的精品草莓产区和交易中心。
为实现该目标,昌平将重点建设“一个品牌、两个标准、三个基地、三个体系”等项目。
一个品牌:
建设“昌平草莓”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以此统领整个草莓产业的发展,提高草莓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两个标准:
建立“草莓种苗培育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草莓栽培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使昌平草莓生产有规可依。
三个基地:
一是草莓生产基地。其总体规划范围是,北起京密引水渠、南抵温榆河,西临东沙河、东至顺义界,涉及辖区东部的兴寿、崔村、小汤山、百善、南邵、沙河等6个镇,分为产业核心区和辐射带动区。其中,产业核心区即兴寿镇域范围,东西以麦辛路为主线、南北以安四路为主线,呈“金十字”架构;辐射带动区包括其余5镇适宜发展草莓产业的区域,呈多群落分布。
二是草莓种苗繁育基地。选择适合草莓种苗繁育的冷凉地区发展草莓种苗繁育基地3000-5000亩,为草莓产业升级提供优质脱毒种苗。
三是草莓加工、流通和储运基地。在草莓主产区建设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计日加工能力200吨、日交易量500吨、冷藏能力2000吨的加工交易中心。主要承担草莓及相关产品的加工、存储、配送和交易等功能。
三个体系:
一是科技研发和推广服务体系。建立科技研发的专家体系,建立功能实验室和草莓试验站。在草莓育种方面,充分发挥设于北京农林科学院的国家草莓资源圃的作用,加大对现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增加自育品种规模,推进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为世界草莓大会提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树立中国草莓业的民族自信心,为昌平以及国内其他草莓产区提供品种、种苗和技术服务。在草莓生产方面,重点对草莓种质创新平台建设、立体栽培草莓、红花观赏草莓、草莓贮藏保鲜与深加工、四季草莓规模化、病虫害和重茬病综合防治等课题展开科技攻关,为草莓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在加强技术研发的基础上,以区农业服务中心为龙头,构建区、镇、村(合作社)三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队伍。
二是标准化生产体系。以种苗培育和栽培生产两个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为指导,推进种苗和草莓的标准化生产。依托草莓专业合作社,推行草莓栽培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强农
业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草莓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监督,产前检测农业生产环境,产中抽检草莓产品质量,产后建立可追溯制度,确保昌平草莓的优质与安全;全面推行草莓生产资料补贴政策。草莓生产用农药全部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矿物质农药,实行统一配送,政府给予补贴,确保用药安全。
三是市场营销体系。一个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畅通和功能完善的草莓产品物流体系,将大大降低产品交易费用,提高效率,更好地引导产品生产,促进产品品质的提高和产业的标准化,促进草莓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为此,昌平区将投资1亿元建设加工交易中心。设有检验、分级、包装、冷藏、加工、拍卖、运输等功能。交易中心为生产者和经销者搭建了共同的平台,农户草莓运到交易中心后首先进行安全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进入拍卖大厅,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草莓经销商拍卖。
四、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昌平草莓产业必将产生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一个产业,是镶嵌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之中的。只有与社会、与生态和谐相处,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昌平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考虑了草莓产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社会功能。升级后的草莓产业不但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昌平草莓产业将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在草莓产业建设中,昌平将坚持“科技、生态、环保、节能”的理念,广泛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新材料,全面应用雨洪收集、节水灌溉等资源化利用技术,集中展示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色和内涵。昌平草莓产业主要是以设施栽培方式为主,具有减少地面裸露的功能,对防风、固沙具有一定的生态效应。全面推广的节水型滴灌模式,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昌平草莓实行反季节栽培,充分利用了秋冬季节的太阳能,冬天不需烧煤加温,可谓节能减排,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
昌平的草莓产业将发挥重要的服务功能。依托草莓基地,昌平将充分发挥草莓采摘期长和冬季采摘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草莓观光采摘休闲基地、草莓观光大道和草莓主题公园。在立汤路的北端,作为草莓世界的入口,昌平将建设占地500亩的草莓博览园,展示国际、国内的优新品种和不同栽培方式、栽培技术,传播草莓知识和草莓文化。走出草莓博览园,是安四路草莓观光大道。草莓大道一路美景不断,处处可感受浓郁的草莓文化氛
围,道路两侧配之以精品草莓采摘园。为观光采摘配套建设的餐饮、住宿业也将处处体现草莓特点,开发草莓食品,发展草莓文化。建成之后,整个草莓生产基地环境优美,生态优良,设施齐备,交通便捷,定是市民的休闲胜地。隆冬时节,寒风呼啸,万木萧条,而昌平的日光温室内温暖如春,草莓红艳欲滴,踏雪寻莓将成为北京市民的新时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市民或乘坐轻轨,或驱车自驾,轻松便可抵达立汤路的北段安四路,进入草莓的世界。在赏心悦目的自然氛围中,可采摘,可品尝,可劳动,所有的烦恼抛却脑后,疲惫身心得到放松。草莓基地还将建设1.5万平方米的草莓培训展示中心,为全国草莓生产者提供科技产品(优良品种、优质种苗及其它科技成果)、示范、培训、教育和信息服务,为昌平东部商务会展走廊增添一个新的热点。南有温泉,中有草莓,北有滑雪场,温都水城、九华山庄、草莓培训展示中心等点缀其间,昌平东部必将引发旅游、商务、会展产业的新高潮。草莓与西部的百合、北部的苹果、柿子等产业相呼应,共同为昌平商务花园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
昌平草莓业还将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草莓产业升级后,将大大扩大农业内部就业渠道。草莓栽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物流配送、产品深加工、销售等也都需要大量劳动力,预计草莓产业可直接使1万多农民就业。草莓兴,百业兴,为草莓服务的生产资料销售、技术服务、餐饮等相关行业也将迅速膨胀。加强草莓产业的机制建设,力争实现产业链分工明晰,功能耦合,机制健全,使草莓产业参与者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的草莓产业利益共同体,促进草莓产区的社会和谐。
草莓品种及类别
目前世界草莓主栽品种2000多个,并且新优品种不断育成闻世,我国引进和自育也有几百个,这里介绍近几年我国主栽和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新优品种。
一、日本品种
1、章 姬
日本静冈县农民育种家章弘先生以久能早生与女峰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1992年注册后,现是日本主栽品种之一,1996年辽宁省东港市草莓研究所引入。植株长势强,株型开张,繁殖中等,中抗炭疽病和白粉病,丰产性好。果实长圆锥形。个大畸形少,可溶性固形含量9%-14%,味浓甜、芳香,果色艳丽美观,柔软多汁,一级序果平均40克,最大时重130克,亩产2吨以上,休眠期浅,适
宜礼品草莓和近距运销温室栽培。亩定植为8000-9000株。
2、红 颜
日本静冈县农民育种家获原章弘以久能早生×女峰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1992年注册,现是日本主栽品种之一,1996年辽宁省东港市草莓研究所引入。植株长势强,株型开张,繁殖力中等,中抗炭疽病和白粉病能力中等,丰产性好。果实长圆锥形,个大畸形果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4%,味浓甜、芳香,果色艳丽美观,柔软多汁,一级序果平均40g,最大果重130g,亩产2t以上,休眠
浅,适宜礼品草莓和近距运销温室栽培。亩定植8000~9000株。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草莓 市场调查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