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大家比较认同的,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管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B.教育管理问题及其发展规律 C.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D.教育管理职能及其发展规律
2.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提出的主张及思想是( ) A.质量管理 B.目标管理 C.过程管理 D.系统管理 3.我国最基层的教育行政机关(机构)是( )
A.乡(镇)教育委员会或教育组(股) B.县教育局 C.学校教导处 D.村教育小组 4.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是( )
A.高等教育 B.基础教育 C.职业技术教育 D.成人教育
5.对于教育法未规定应予处罚的行为,教育行政机关不能进行处罚,这体现了教育行政处罚的( ) A.处罚法定原则 B.一事不再罚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责任追求依事而定原则
6.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该达到( )
A.2% B.3% C.4% D.5%
7.根据评价的目的与评价进行的时间不同,教育评价的类型可以分为( )
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C.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8.教育督导既要“督政”,又要“督学”,这体现了教育督导( )
A.内容的综合性 B.手段的多样性 C.作用的客观性 D.对象的广泛性
9.校长要全面负责学校工作,要对全体师生员工负责,努力办好学校。这体现了校长的 ( ) A.学校的法人代表地位 B.学校行政领导的中心地位 C.学校管理的决策地位 D.学校工作的指挥地位 10.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校长任用制度,主要是( ) A.选举制 B.招聘制 C.委任制 D.考任制 11.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取得各类初、高级中学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需要具备的最低学历是( ) A.中专 B.大学专科 C.大学本科 D.硕士研究生
12.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有计划地向学校分配教师的制度称为 ( ) A.聘用制 B.派用制 C.代用制 D.招聘制 13.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 )
A.教导处人员 B.校长 C.班级干部 D.班主任
14.在学校中,发挥学科教学工作组织管理作用的基层组织是( ) A.教研组 B.教导处 C.教科室 D.年级组
15.工作要实事求是,不搞“花架子”,防止形式主义,这符合德育管理的( ) A.科学性原则 B.实效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16.学校办学特色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品性,即独特性和( ) A.优质性 B.人文性 C.主体性 D.高效性
17.隋唐时期,朝廷开始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衙署,称为( ) A.大学院 B.学部 C.国子监 D.太学
18.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程度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其中,学生因就学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费用属于( ) A.个人直接成本 B.个人间接成本 C.社会直接成本 D.社会间接成本
19.国家不直接干预教育事业,能充分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但不利于全国统一规划,容易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教育行政体制是( )
A.从属制 B.独立制 C.中央集权制 D.地方分权制 20.英国中小学实行的是( )
A.学区教委领导下的首长责任制 B.校董事会领导下的首长责任制 C.学区教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教育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教育管理两个组成部分,宏观管理指__________,微观教育管理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管理。 22.教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有__________、实施、检查和总结。 23.教育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全程管理和全局管理。
24.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是指中小学内部的__________、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25.教育行政执法中的“法”是一个外延相对较广的概念,包括教育法律、__________、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等一切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26.教育经费构成包括教育事业费、__________和各种教育主管部门自身的事业费及其他教育经费等。
27.按照我国人事分类,教育属于事业范畴,它具有非权力性、__________、专业性和教育性等特点。 28.学生管理的特点表现为整体性、循序性、集体性和__________。
29.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体育教学管理为主,__________,学校体育和卫生保健相结合。
30.社区教育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校外辅导站、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关心下一代协会。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教育管理过程 32.行动研究法 33.教育发展战略 34.教育督导 35.学校国有资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教育管理不同于一般社会管理的特点。 37.简述制定教育管理目标的依据。 38.简述教育管理质量的特点。 39.简述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地位和作用。 40.简述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1小题7分,42小题8分,共15分) 41.联系实际,论述教育行政机关设置和改革的原则。 42.联系实际,试析学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现代教育管理学科研究的对象,目前提法不一,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主张研究教育管理现象,
二是主张研究教育管理过程;三是主张研究( )
A.教育管理规律 B.教育管理制度C.教育管理人员 D.教育管理问题
2.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要坚持学校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体育教学管理为主和( )
A.以普及为主 B.以安全为主C.以实用为主 D.以物质保障为基础 3.德育管理的层次包括常规管理、学生相互管理和( ) A.自我管理 B.教师管理 C.校长管理 D.行政管理 4.学校卫生工作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
A.重视领导责任 B.重视健康教育 C.重视性别差异 D.重视学校责任
5.在教育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方法有确立质量控制线、工作控制和( ) A.人员控制 B.财务控制 C.组织控制 D.程序控制
6.如果校长在师生员工中不能发挥模范、带头和榜样的作用,那么他的管理就难以成功。这强调的是校长的( )
A.代表作用 B.教育作用C.引导作用 D.协调作用 7.教育管理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权威与( ) A.服从 B.追随 C.附属 D.支配
8.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应该尽量揭示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研究中的( )
A.质量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C.动态发展的观点 D.矛盾统一的观点 9.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管理学家( )
A.马克斯·韦伯 B.亨利·法约尔C.弗雷德里克·泰罗 D.乔治·埃尔顿·梅奥 10.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基础是(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C.家校合作委员会 D.内部领导体制
11.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而确定教育目标及其所采取的规则、步骤和方法的总和,称为( ) A.教育规划 B.教育计划 C.教育战略 D.教育设计
12.对学生管理,要让学生处处体验到,全面发展是国家和人民对他们的基本要求;要让全体中小学管理者意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衡量学生管理的基本标准。这体现了学生管理的( ) A.循序性 B.主体性 C.整体性 D.集体性
13.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教育部于1911年至1912年颁布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戊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4.教育管理目标的制定过程包括调查研究、分析讨论和( ) A.具体实施 B.方案修改 C.集体决策 D.确定目标
15.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开展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 ) A.收入管理的核心 B.预算管理的核心C.支出管理的核心 D.现金管理的核心
16.根据一定的目标和准则确定一个标准,将每个评价对象与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目标之程度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绝对评价 D.定性评价
17.1954年至1979年间,我国在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上实行( ) A.中央统一财政,三级管理 B.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D.分级领导,地方负责
18.校园文化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和活动方式、内部系统,它可以不受或很少受社会大众文化的左右。这体现了校园文化的( )
A.多元性 B.独立性 C.超越性 D.示范性
19.按管理内容划分,教育管理目标可分为教育管理综合目标和( )
A.教育管理具体目标 B.教育管理专项目标C.教育管理分析目标 D.教育管理单列目标 20.英国实行的是( )
A.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学区教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家校合作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是指教育管理的___________和社会属性。
22.教育管理过程具有教育性、多层次性、___________、动态性和可控制性。
23.教学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是“___________、深入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 24.校长的素质要求包括___________、岗位知识要求和岗位能力要求。
25.1952年11月至1958年,我国在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方面,分设教育部和 。
26.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检查的方式很多,按照时间分,有平时检查和___________。
27.教育管理区别于一般社会管理的共性包括:管理内容的___________、管理对象和“产品”的主体性、管理过程的复杂性。
28.学校管理的根本制度是___________。
29.系统方法论所提出的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___________,对教育管理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30.教育评价活动的实施步骤包括准备阶段、___________和评价结果处理阶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教育经费 32.教育行政机关 33.教育行政处罚 34.教育管理职能 35.教学质量分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校长负责制的结构。 37.简述教育督导的特点。 38.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 39.简述教育管理质量的特点。 40.简述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1小题7分,42小题8分,共15分)
41.联系自身实际,论述自我管理的发展阶段。 42.试论中小学教育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程序。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管理包括国家教育的行政管理和学校内部的管理。其中,学校内部的管理亦称( ) A.局部管理 B.具体管理C.内部管理 D.微观管理
2.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有多种方法,其中,估计各种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并把它作为分配教育经费的参照系,规划教育整体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状态的方法是( ) A.国际比较法 B.人才需求预测法C.教育投资效益分析法 D.社会需求法
3.1952年3月,经政务院批准,中央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这两个文件规定中小学实行( )
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D.校长责任制 4.教育管理目标代表着教育管理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和愿望,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教育管理活动发展的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这意味着教育管理目标具有( )
A.控制作用 B.导向聚合作用C.激励作用 D.协调作用 5.教育管理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有效与( ) A.无效 B.低效C.负效 D.高效
6.校园文化的校园特征表现出独立性、多元性和( ) A.批判性 B.突变性C.超越性 D.弥散性 7.教育管理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 )
A.注重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益 B.关心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 C.维持社会稳定,服务国家建设 D.实现学校发展,发挥校长才能 8.校长的主要职权包括教育改革自主权、人事权和( ) A.经费支配权 B.对外交流权C.课程调整权 D.德育管理权
9.学生的管理,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教育的管理,主要是在班级中进行的。这体现了学生管理的( )
A.循序性 B.主体性C.整体性 D.集体性
10.1904年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戊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1.教学工作质量检查分析的标准包括工作质量标准、教学效果标准和( ) A.学生成绩标准 B.教学投入标准C.时间标准 D.课程标准
12.学生健康水平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它们是学生群体健康体质状况、疾病和( ) A.疲劳 B.残疾C.死亡 D.心态
13.在教育管理研究中,既要研究教育管理的历史,也要进行教育管理方面的预测性研究。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研究中的( )
A.质量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C.动态发展的观点 D.矛盾统一的观点
14.社区教育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有社区教育委员会、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和( ) A.社区教育志愿者协会 B.校外辅导站C.业主委员会 D.家长协会
15.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校园文化主体知识的更新和智力的提高。这体现了校园文化的( ) A.德育功能 B.智育功能C.美育功能 D.知识功能
16.一所学校,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教育、教学、管理领域中的信息属于( ) A.微观层面的信息 B.中观层面的信息C.宏观层面的信息 D.具体层面的信息
17.在学生管理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又处于班集体之中。班主任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干部之间,均已建立情感、信息交流。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属于( ) A.交往式 B.民主平等式C.命令式 D.多向联系式 18.办学特色形成的决定因素是( ) A.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C.学生 D.校长
19.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管理属于( ) A.集权型 B.人治型C.控制型 D.法治型
2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立的全国性教育管理学术团体是( ) A.中国教育管理协会 B.全国校长协会
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 D.中国教育领导与管理协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校长具有代表作用、引导作用、组织作用、_____和教育作用。 22.学校的基层教学研究组织是_____。
23.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管理目标和_____”的主张,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管理目标的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