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和疏导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
当代军人由于心理失衡造成心理疾病日益突出,成为制约部队战斗力提高的主要障碍。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心理教育和疏导以其独特的方式角度配合与充实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试图对如何正确的把心理教育和疏导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做了一些探讨。
近年来,江泽民反复强调,新形势下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研究官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努力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中共中央转发的《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解决官兵思想问题,要在分清是非,提高认识的同时,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和行为引导,培养官兵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心理教育和疏导以其独特的方式、角度配合与充实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试图对如何正确的把心理教育和疏导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做一些探讨。
一、心理教育和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教育和疏导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知识和手段,对人的心理进行调解、培养、训练,使其在社会中表现出正常的、和谐的心理状态。军人心理教育和疏导主要是先通过向广大官兵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从而提高官兵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官兵适应高度集中统一的军营生活,减轻外界环境对官兵的影响。通过解答官兵在教育、训练和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烦恼、忧虑等造成的心理障碍,帮助官兵增强自我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挖掘自身潜力,促进全面发
展。使广大官兵更好的适应军队生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部队的各项建设中去。
(一)心理教育和疏导有利于解决官兵心理问题,培养官兵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军人思想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切身利益问题成为影响官兵思想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官兵对物质利益问题越来越关注。加之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技术战争的特殊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官兵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有日益加重的趋势。据某部军人心理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1000名军人中,人际关系敏感的占24.30‰,有强迫症状的占25.23‰,有焦虑症状的占16.35‰,有敌对症状的占18.80‰,有恐怖症状的占8.70‰,而且这些数字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地方青年。
这些官兵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但是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必须辅之于心理教育和疏导。这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心理教育与疏导针对性强,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心理教育与疏导渗透性强,以讨论问题的形式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容易深入官兵的内心世界,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心理教育和疏导科学性强,其工作方法是建立在对人脑思维和情绪、情感等心理因素发展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官兵对其有较强的信任感。心理教育和疏导的这些特点,有助于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可以解决用传统思想教育方法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
心理教育和疏导的促进广大官兵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官兵的头脑,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人民军队的性质,保证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的完成,是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但人的思想与心理是密切联系的。一个人崇高的政治觉悟
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形成有赖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这是因为:不健康的心理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其中有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障碍的结果。因而,加强军人心理咨询,重视军人的心理健康,不仅对广大官兵身心健康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官兵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
(二)心理教育和疏导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对于广大官兵心理方面在时代的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时显出力所不及的无奈。在官兵中更多出现的是心理问题,而一味的将其归结为思想问题。显然是不合理的。只有适时引入社会科学中诸多知识,特别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官兵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科学的解决官兵的心理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因此心理学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发展在于加深了对思想活动规律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迅速的引入心理教育和疏导,将很大程度上增强其科学性。
运用心理教育与疏导的方法,能够提高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因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只有懂得了每个干部战士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做到因人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思想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比如:针对干部战士的不同特点做好思想工作,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从能力、兴趣、意志、情感、气质、性格等方面,对战士的心理品质进行鉴定,建立档案,研究各类战士在一定条件下思想倾向的发生、发展,掌握规律,针对特点做工作,这样思想工作才会更为有效。
二、心理教育和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大力普及心理科学知识
心理教育和疏导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教育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工
作对象,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它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补充、一个方面和一种新的形式,完全可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只有熟悉掌握和运用心理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和解释心理现象,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才能有效发挥官兵的心理潜能。因此,要着眼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要求,大力普及心理科学知识。
1、根据官兵的心理素质状况,普及心理科学的基本知识。
目前,我军绝大多数官兵的心理是正常的,只有少部分官兵的心理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其中的大多数仅为心理失调,并没有发展到心理障碍的程度。因此,普及心理科学基本知识,就要从这一实际出发,同时要着眼于发展市场经济和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给官兵心理带来深刻影响,着眼官兵在军旅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困惑,着眼于思想和文化差异性带来的新特点,力图简便通俗、实在管用,富有“兵味”。
第一、针对官兵尤其是青年官兵心理发育不够成熟的实际,有选择的组织学习普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习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帮助官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弄清心理问题与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区别,认清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方向,争做既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又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的新一代军人。
第二,针对社会生活和军事斗争对官兵心理压力,有重点的学习有关提高心理承受力的知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强烈的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心理品质的深刻变化。置身于改革大潮中的官兵尤其是青年官兵,心理负担空前沉重。
高技术战争中武器装备、作战样式、作战思想、作战指挥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也加大了参战官兵消极战场心理产生的几率,诱发了官兵的心理问题。
所以有重点的学习有关提高心理承受力的知识,帮助官兵增强和提高对部队紧张生活和严酷战争环境的适应能力,服从命令、遵纪守法的自我控制能力,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力,才能化解个人各种矛盾。
第三,针对官兵心理问题个体性和发展频率高的特点,传授相关技能,帮助官兵了解和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心理问题的产生具有个体性特点,而且官兵特别是青年官兵心理问题的发生频率又较高。这些特点决定,只有帮助官兵了解和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适时的进行自我疏导,才能及时消除官兵的心理问题,使他们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
2、提高教育效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
心理教育和疏导对我军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因此,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必须探索心理教育和疏导的形式方法。目前,从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的实践看,有如下几种形式方法:第一,注重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心理科学基本知识的灌输力度。心理科学知识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为更好的使官兵掌握相关知识,必须把心理科学知识的教育纳入部队教育训练的内容体系。通过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将其制度化、经常化。第二,充分发挥骨干交流与传授的作用。如经常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知识问答等活动,开辟心理健康园地、心理咨询信箱等形式,来普及心理科学知识。第三,拓展心理教育空间,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如充分发挥驻地医疗单位、院校、科研机构的优势,还可请心理专家讲课,请心理医生指导,形成心理学基本知识普及的合力,巩固和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二)合理运用心理教育和疏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就是为其它各项工作发挥好服务保证作用。那么,心理教育和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补充,应该渗透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结合中开展,在渗透中落实。从当前来看,主要是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回答和解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心理教育和疏导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几点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