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钢筋切断:钢筋切断设备主要有钢筋切断机和无齿锯等,将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和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切断工艺:将同规格钢筋根据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积累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档板。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质量要求:钢筋的断口不能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钢筋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10mm。
4)弯曲成型
钢筋弯曲成型主要利用钢筋弯曲机或手动弯曲来完成。
弯曲成型工艺: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配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若为两边不对称钢筋时,也可以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经对划线钢筋的各尺寸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加工成型。
质量要求:钢筋在弯曲成型加工时,必须形状正确,平面上无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点处不能有裂缝,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钢筋全长±10mm;箍筋的边长±3mm。
5)钢筋接长
钢筋接长是整个钢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头的好坏是保证钢筋能否正常受力的关键。因此,对钢筋接头形式应认真选择,选择的原则是:可靠方便、经济。大于Φ16 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大于Φ18 的水平钢筋短钢筋采用闪光对焊、长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其余采用搭接。
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布置。具体参照03G101-1《砼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一般是:板下层钢筋接头在支座,上层钢筋在跨中,板上层负弯矩钢筋不得有接头,如超过钢筋定尺长度,可按受拉区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25%,梁钢筋接头上部钢筋在跨中,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框架柱的第一排钢筋接头位置控制在非连接区上面100mm处;剪力墙身竖向钢筋第一排接头控制在楼板或基础顶面100+搭接长度
16
mm处。地下室底板、基础梁钢筋的接头要求与正常正向结构相反。
a. 直螺纹连接
直螺纹连接是目前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它特别适用于大直径钢筋,连接方便、可靠,可提高施工进度。其施工由专业队伍现场加工。
钢筋切头 螺纹加工 加保护套 钢筋连接 ①加工工艺
②钢筋加工
套筒加工 按设计要求用切割机或砂轮片进行钢筋下料。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钢筋下料断面垂直钢筋轴线,无马蹄形弯曲头。不得用气割下料;钢筋套丝过程要求用螺纹通规和止规或套筒量规逐个检查丝头的加工质量;自检合格的丝头,一头拧上同规格的保护帽,另一头拧上同规格的连接套;质检人员用操作工人的通规和止规或套筒量规,止规旋入的深度不能超过止规厚度的2/3,以加工批的10%随机抽验钢筋丝头的加工质量,且不得少于10个丝头,并填写检查记录。发现一个不合格丝头,则令工人逐个复检,剔除不合格丝头,切除重新加工。
③钢筋连接
回收待连接钢筋的保护帽和密封盖;
将待连接钢筋拧入连接套。拧入前仔细检查钢筋规格是否与连接套规格一致,钢筋接头是否干净完好无损。
正确连接钢筋。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从一头往另一头依次连接,不允许从两头往中间连接。
连接梁的钢筋时,端部接头采用万向接头,以保证钢筋弯头的正确位置。 ④质量检查
查验钢筋材质报告,连接套出厂合格证,钢筋螺纹加工检验记录。 异径钢筋连接时,钢筋直径之差不宜超过二级,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17
按接头数的10%进行外观检查,接头应无完整丝扣外露。
在工程中,500个同一规格接头为一验收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
b. 闪光焊接接长
要安排经过培训,有合格的专业工人操作。 ①焊接工艺方法选择
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采用连续闪光焊。采用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最大钢筋直径应符合规定。当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端面不够平整,则应采用闪光一预热闪光焊。
检查电源、对焊机及对焊平台、地下铺放的绝缘橡胶垫、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一切必须处于安全可靠状态。
试焊、做班前试件;在每班正式焊接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②对焊焊接操作
连续闪光焊:通电后,应借助操作杆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使其产生电阻热,并使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互相熔化,并将熔化的金属微粒向外喷射形成火光闪光,再徐徐不断地移动钢筋形成连续交光,待预定的烧化留量消失后,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即完成整个连续闪光焊接。
预热闪光焊:通电后,应使两根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使钢筋端面之间发生断续闪光,形成烧化预热过程。当预热过程完成,应立即转入连续闪光和顶锻。
闪光——顶热闪光焊:通电后,应首先进行闪光,当钢筋端面已平整时,应立即进行预热,交光及顶锻过程。
③保证焊接接头位置和操作要求
焊接前和施焊过程中,应检查和调整电极位置,拧紧夹具丝杆。钢筋在电极内必须夹紧、电极钳口变形应立即调换和修理。
钢筋端头如起弯或成“马蹄”形则不得焊接,必须煨直或切除。钢筋端头
18
1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必须清除干净。焊接过程中,粘附在电极上的氧化铁要随时清除干净。
接头区段应有适当均匀的镦粗塑性变形,端面不应氧化。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衡,以免接头变折。
质量检查:在钢筋对焊生产中,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接头处如发生弯折,其角度不宜大于40;接头处如发生偏心,其轴线偏移不宜大于0.1d(d为钢筋直径)并不得大于2mm。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裂缝等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c. 绑扎搭接接长:楼板、次梁部分钢筋采用绑扎接头形式,搭接长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
d.钢筋的网片支撑(马凳):见钢筋绑扎。 钢筋的堆放与运输
⑴ 钢筋堆放
本工程所有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成型后放在塔吊回转半径范围内的位置堆放,堆放场地应坚硬、平整,并铺设方木,防止钢筋污染和变形。成型的钢筋,应按其规格、直径大小及钢筋形状的不同,分别进行堆放整齐,并挂标志牌,现场应做到整洁清晰,便于查找和使用。
⑵ 钢筋的垂直运输
钢筋加工成型后由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在塔吊运输钢筋时,对较长的钢筋应进行试吊,以找准吊点,必要时可用方木或长钢管加以附着,严禁吊点距离过大,造成钢筋产生弯曲变形。 钢筋的绑扎
准备工作: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单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为了使钢筋绑扎位置准确,应先划出钢筋位置线。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墙水平筋在其竖向筋上划点;底板、楼板筋在模板上划线;梁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划点;柱的箍筋在纵向钢筋上划点。
19
5.4.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总体施工方案的确定
⑴ 本工程混凝土拟采用商品混凝土,场外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车,场内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塔吊配合吊运砂浆,混凝土振捣采用振动棒和平板振动器,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分层振捣密实。混凝土养护竖向结构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封闭,水平结构采用浇水养护或蓄水养护。
⑵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依据搅拌站距浇筑点的距离,确定足够数量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依据混凝土浇筑量和混凝土供应量,确定混凝土输送泵数量,在浇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时,拟投入2台混凝土汽车输送泵,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注,水电供应提前与有关部门联系,确保混凝土浇筑期间不停水停电。
⑶ 施工缝留置:施工缝要严格按GB50204-2002规范执行,施工段的划分应以设计后浇带、抗震缝等设计留的结构缝为准,不得随意留置竖向施工缝。
⑷ 柱墙与板及板与柱墙交接部位均先浇筑50~100mm厚同配比砂浆。 ⑸ 主体结构施工次序:先竖向结构→水平结构。
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
⑴ 机具、材料准备 1) 机具准备及检查
砼浇注前,对料斗、串筒、振动器及振动棒、砼泵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落实。对易损机具,应有备用,所用的机具均应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以便随时维修。
2) 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要求
搅拌站要有生产资质和能保证质量的体系及人员。
要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和外加剂,并向甲方、监理及项目部提供证明。项目部要定期去抽查;
混凝土搅拌站要严格按根据工程需要及时更新混凝土配合比和及时进行原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