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深圳建筑防水构造图集A SJ.A
12 砼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96G101 13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73-91
4.6器具准备
根据工程特点,配置合理的测量、计量、检验、试验工具。 仪表、仪器、器具配置计划如下:
类别 名称 激光经纬仪 水准仪 塔尺 测量 钢尺 盒尺 墨斗 线坠 靠尺 检验 盒尺 塞尺 环刀 塌落度桶 试验 玻璃温度计 砼试模 振动台 规格 TDJ2E DS3 50m 单位 台 台 把 把 把 个 个 把 把 把 组 个 个 组 台 数量 1 1 2 2 16 8 6 3 12 3 6 1 42 16 1 受检状态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受控 4.7红线和高程引入
与甲方及时联系,由测绘院提供楼角坐标,做好整个工程的测量放线方案,进行测量仪器的检验、坐标点、水准基点的复测与核对、轴线控制桩的埋设与保护。
11
组织现场方格网的布置与测量,掌握现场标高情况。
第五章 施工方案
5.1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针对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以便及时指导施工。具体单项施工方案应根据需要及时进行编制,如钢筋方案、模板方案、架子方案、装修方案等,并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材料、验收等准备工作.。
做好土方调配方案,实行科学管理。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和现场倒运,回填根据地基处理方案采用机械。
5.2、施工准备
1、勘查现场,首先应摸清邻近建筑物、地下埋设物、管线、电缆线路、水电供应等,基坑开挖前应先修筑运输车辆临时道路,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2、应做好排水防洪工作,在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集水坑等,保证场地不积水。
3、将施工场地整平,并将场地表面杂草、耕植土、垃圾等全部清除。
5.3、土方开挖
1、开挖方法:本工程土方开挖分二步进行,先将表面垃圾、耕植土全部挖除,运至建设单位指定地点堆放,然后沿红线挖至基坑设计标高。
2、开挖顺序:为避免交叉作业,先从西向东开挖,根据现场土方平衡情况堆土。开挖选用2台履带式液压单斗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倒运。挖土时,应留好临时坡道。
3、挖土要点:
(1)挖土时注意检查基坑底是否有基坑、洞穴、暗沟、枯井等;如发现迹
12
象应及时汇报,并进行检查处理。
(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变化经常检查,作好原始的记录及绘出断面图,如发现基坑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汇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作好隐蔽工程记录。
5.4、分部工程方案
5.4.1、基础工程
本工程采用柱基础和条形基础。 (1)基础
基础开挖和基础施工放线
1)根据轴线控制点,按图纸尺寸撒出基槽开挖上下口控制线,基槽上口控制线允许偏差为+50mm、-20mm,基槽下口控制线允许误差为±10mm。
2)基础开挖接近槽底时,随时跟着挖土机作业进行抄平,及时在基底按3m×3m设标高控制点,并在槽壁上测设出标高控制桩。基底标高控制点的允许误差为±10mm。
3)基础钎探完后,在基底上测设垫层标高,每隔2米测设一个标高并做上灰饼。
4)做完基础垫层后,检查垫层层顶面标高。
5) 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为依据,校测建筑物外廓轴线控制桩无误后,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将控制线投测在垫层上,投测允许误差为±3mm ,经闭合校测后,按设计图纸测设出轴线、基础边线、墙、柱、楼梯的位置线。 2垫层
垫层施工分段进行,土方完成一段后立即支模浇垫层,严防基坑土方遭受雨水浸泡。垫层施工前及时组织验槽。
垫层为100厚C10素砼,垫层施工时采用水准仪抄平,确保表面标高准确无误。
13
5.4.2模板工程 模板配料及支撑
模板主要采用木胶合板,钢管和对拉螺杆固定。构造柱和圈梁主要用对拉螺杆固定。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结构、构造和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 模板支模方法
上部主体楼层施工时,模板按两层配备,以满足流水翻转,确保施工进度。 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5mm,不错缝模板的内楞严禁支设在模板拼缝处,模板的实测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其合格率严格控制在90%以上。
柱和墙模板安装前必须在其根部加设直径不小于14 mm的钢筋限位以确保其位置的正确。模板下脚采用1:3水泥砂浆进行找平,以确保模板标高的统一。柱模的下脚必须留有清理孔,便于清理垃圾。
梁、板跨度大于4米时应起拱,起拱高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为了避免模板上涂刷废机油污染钢筋,模板隔离均采用刷隔离剂。模板要有专人进行清理与维修,调整平直,损坏严重者,不能使用,以免影响工程质量。
模板的支撑应逐步设置,不得东拼西凑和违规操作。 模板拆除
非承重模板(墙、柱、梁侧模)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宜不低于1.2Mpa。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时间应按规范严格执行,不得盲目拆除。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模板要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即清理干净,板面涂废机油,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14
钢筋工程
材质要求
⑴ 进场钢筋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书,每捆钢筋有铭牌。钢筋进场后应按炉批号和规格分类堆放标识。
⑵ 对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按批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或化学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检验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⑶ 进场的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cm间距2m的地垄墙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严禁随意堆放。并用彩条布覆盖,确保钢筋不被雨雪淋湿,其四周设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
1.钢筋加工
⑴ 钢筋的配料:设专职技术员负责钢筋放样,放样严格按设计要求、03G101、GB50204—2002、企业标准规定执行。配料前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经审查无误后,方可以对此钢筋进行下料加工,对于钢筋分布、钢筋形状、钢筋制作尺寸较复杂的钢筋下料,要求放实体大样进行钢筋配料,所以一个正确的配料单不仅是钢筋加工、成型准确的保证,同时在钢筋安装中不会出现钢筋端部伸不到位,锚固长度不够等问题,从而保证钢筋工程的质量。因此对钢筋配料工作必须认真审查,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设计变更、洽商,掌握施工中结构变化情况。
⑵ 钢筋的下料与加工:为提高生产效率,钢筋在现场进行集中下料,统一加工。下料前要组织加工人员学习规范和标准,详细进行技术及下料原则交底。
1)钢筋除污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受污染锈蚀的钢筋不得使用,对盘园钢筋除锈工作是在其冷拉调直过程中完成;对螺纹钢筋采用自制电动除锈机来完成,并装吸尘罩,以免损坏工人的身体和污染环境。
2)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对盘园钢筋进行调直。根据钢筋的直径选用调直模和传送压辊,并要正确掌握调直模的偏移量和压辊的压紧程度。钢筋经过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