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 2、板书:《秋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㈠检测阅读、理解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指名试读,指名评价,全班齐读。
3、再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4、班级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㈡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抓住重点词句导读: 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 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完此诗,你被什么感动了?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 4、感情朗读。 ㈢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六、当堂训练
1、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课外搜集、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七、板书设计 秋思 见秋风
21
五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学设计
意万重 }思乡浓 说不尽
又开封 反思:
第三课《长相思》16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板书:《长相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词的生字词。 2、理解诗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词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词的意思,体会古诗词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情 1、检测读词情况 要求:
⑴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⑵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2、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
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3、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 4、初读后想象
⑴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
⑵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5、领悟词意
⑴、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⑵、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者的“身”在那里? 作者的“心”在那里? ⑶、学生再谈体会。
22
五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学设计
⑷、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六、当堂训练 背诵本首词。 七、板书设计 长相思
山水--身已远 风雪--梦不成 (思乡浓) 课后反思:
6、梅花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7
一、导入新课 ,板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二、出示自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3
五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学设计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 如“魂”“幽”“葬”“衰”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 畏惧、颇负盛名、眷恋、稀罕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讨论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 (第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板书:读诗落泪)
第二 (第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板书: 珍爱梅图)
第三 (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板书: 不能回国)
第四 (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板书: 赠墨梅图)
第五 (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板书: 送梅花巾) 4、小结
六、当堂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幽”、“甚”、“衰”)
2、熟读课文。 反思:
24
五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18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同桌或者小组同学讨论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同桌讨论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8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板书)
2、读了这五件事,你感觉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知道?(出示最后一段,释“眷恋”一词。)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3、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那眷恋之心?默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
六、谈谈体会
1、学习第一件事。 (1)出示句子:“我很小的时候??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2)思考讨论:
①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②“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三维目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