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筷子、 1-2种水果 2.教师准备:
(1)装醋的电水壶、一瓶香水
(2)不同香味的水果(葡萄、鸭梨、哈密瓜、香蕉),洗好或切好各装一盘,分别放入4个魔术盒中。
(3)6个透明一次性杯子里分别装有白醋、酒、可乐、水、糖水、盐水。 【学习过程】
一、导入——寻找教室的气味
1.教师课前在教室的角落里、学生发现不了的地方用电热水壶加热醋的方法,让学生闻到酸味。
2.猜一猜,这是什么味道?找一找,从哪里发出来的?
3.讨论:小朋友刚才是怎么感觉到的?(当学生答出用鼻子闻出来的,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4.接着教师在教室里喷香水让幼儿感受其不同。
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闻一闻、尝一尝”辨别各种不同的味道。 二、学习活动: (一)闻的游戏
1.教师扮魔术师,告诉学生请大家用鼻子闻一闻,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 2.玩“闻一闻”的游戏:出示一个魔术盒,闻一闻是什么水果的香味。打开魔术盒看看是否说对了,请学生品尝。逐一出示魔术盒,用同样的方法,感知水果的香味并品尝。
3.小结:水果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二)闻的方法
1.学生操作活动,辨别各种气味并讲述:我闻到了哪些气味?
(提示学生:闻气味时,用手轻轻再瓶口扇动,让少量气味飘进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因为有些气味对人体是有害的。) 2.教师在桌上摆上有气味各种颜色的液体,请学生闻一闻。
(白醋、酒) (咖啡、可乐)------ 学生通过视觉、嗅觉来辨别各液体。 (三)尝一尝
1.学生辨别出后,接着教师在桌上摆上无色透明的液体(水、糖水、盐水)。请学生看一看、闻一闻,能区别出来吗?怎么办?学生讨论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辨别。
2.当学生答出用嘴尝尝时引出尝一尝,接着请学生上讲台用筷子尝尝三种液体,得出答案是(水、糖水、盐水)。 3.同伴共同总结我们的感官有什么功能。 师小结: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都是在观察。
安全提示:为了安全,在没有教师、家长或其他负责人员在场的时候,不能随便闻、随便尝没有贴标签的瓶里液体或倒出来。 三、结束部分:
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但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闻,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鼻子和身体不受伤害。 四、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到校园里看一看树木花草的颜色,闻一闻它们的气味。 【板书设计】
6.闻一闻 尝一尝
鼻子闻气味 闻的正确方法 不随便闻 观察 舌头尝味道 尝的正确方法 不随便尝
7.玩磁铁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可以直接吸引铁,也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铁。
2、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3、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能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关注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寻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知道与磁铁有关的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可以直接吸引铁,也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铁。
教学难点: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磁铁、曲别针、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多种多样的磁铁。
1、学生分组观察多种磁铁,认识磁铁的形状。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一说磁铁有哪些形状。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说一说磁铁的名称。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做出评价。 二、玩一玩,有什么发现?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磁铁,用磁铁去吸引带来的小物品。 2、同组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玩磁铁的发现。
3、学生交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不能吸引哪些物品,得出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结论。
4、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交流做出评价。 三、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吸引铁。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用磁铁隔着一本书吸引曲别针。 2、学生用磁铁隔着多本书吸引曲别针。
3、学生用磁铁隔着一段距离吸引曲别针,并逐步靠近曲别针,观察现象。 4、学生用磁铁隔着其他物体吸引曲别针。
5、学生交流用磁铁隔着物体吸引曲别针活动中的发现。 6、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发现、交流作出评价。 四、找一找,磁铁还能吸引周围哪些物品。
1、学生用磁铁吸引教师内的物品,并做好简单的记录。
2、学生交流用磁铁吸引物品时的发现,知道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
3、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和交流作出评价。
4、教师安排学生课下进行探究活动,在家中找一找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五、观察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调查研究生活中哪里还用到了磁铁,利用磁铁做了什么,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简单的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要注意爱护物品,不要造成破坏,同时要注意安全。学生如果无法自己完成任务,可以请求家中帮助。
板书设计:
7、《玩磁铁》
说一说玩磁铁的发现——就是交流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8、玩彩泥 1.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并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通过玩彩泥等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通过玩彩泥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玩中学?的第二课,本单元的课题是玩中学,一年级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科学课,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玩彩泥更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体会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对学生感知物质世界奠定了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观察,动手,感受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并能列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难点: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个性修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礼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呀?然后,向同学们展示彩泥。首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手中的彩泥是什么形状的呀? 2.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把彩泥做成什么样的呀? 3.下面我们大家分小组做一做,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 4.师生讨论总结:通过我们的一起努力,我们发现同学们把彩泥捏成了圆片;把彩泥揉成了小球;把彩泥搓成了和铅笔一样高高长长的;有的小朋友还把彩泥压成了薄薄的饼状……大家看,我们的小手多棒呀,能把彩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年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