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ES 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检索号:175-EIAS-2012 第36页
浆砌石重力式防洪护岸由于坐落在岩基上,浆砌石防洪墙每隔15m设置伸缩缝,缝间以沥青杉板沿缝内、外、顶三方填塞;C20 砼底板每隔15m 设置伸缩缝,用沥青杉板分缝;C20 砼压顶每隔3m 设置伸缩缝,用沥青杉板分缝。护岸设两排排水孔,孔距2.0m,排距2.5m,错开布置,孔后设反滤层。 (4)生态护岸工程
河道生态护岸工程包括堤身坡面绿化、堤顶绿化、滩地绿化及近岸水生植物等四个方面。
1)堤身坡面绿化:植物护坡是江河湖海堤坝护坡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密集的根系、茂密的枝叶能有效固结坡面土壤,减缓降雨淋蚀,降低风浪冲淘,增强堤坝防渗、抗蚀性能,对于保证堤坝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植物形成的绿色走廓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综上所述、堤身坡面绿化必须综合考虑水利和绿化的要求,选用根系发达、生长稳健的植物进行坡面绿化,本方案考虑采用水工生态砌块固定坡面客土,再人工播种狗牙根草种,混栽香根草、紫穗槐等护坡植物,局部点缀栽植常绿乔木,提升绿量。
2)堤顶绿化:因堤顶与城市用地联系较为紧密,绿化设计将堤顶绿化与城市环境改造相结合,栽植香樟、栾树、乌桕、国槐、桂花等多种绿化树木,形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堤防特色和崭新的景观,既巩固了堤防又形成了美好的绿化环境。
3)滩地绿化:主要驳岸挡墙与防洪堤之间的大片空地,高于常水位1米,但洪水期又易被淹没,设计上考虑采用耐水湿植物成片栽植,形成防浪、防护林,种植草皮保持水土,选用垂柳沿边界等距栽植,丰富景观特色,主要耐水湿植物选用水杉、池杉、速生柳等,
4)近岸水生植物:几乎所有的水生植物对于创建良好的生态系统都很重要,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保持水体美观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合理平衡配置不同的水生植物来调节光线、氧气以及营养水平,以便创造适于动物和植物都能繁荣生长的水生环境。所以本条河道的综合治理,拟适当栽植水生植物进行河道绿化,主要品种选用:芦苇、菖蒲、香蒲、千屈菜、水生鸢尾、水葱等。
5)备选植物
本次生态护岸工程备选植物见表2.10-1。
2012年11月 新安江流域黄山区重要河流综合治理项目
AIES 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检索号:175-EIAS-2012 第37页
表2.10-1 生态护岸工程备选植物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类别 乔木类 灌木类 色带植物类 地被类 水生植物类 藤本类 植物名称 香樟、栾树、三角枫、银杏、乌桕、枫杨、垂柳、广玉兰、罗汉松、杜英、珊瑚树、深山含笑、池杉、合欢、国槐、重阳木等 桂花、樱花、紫薇、红枫、紫荆、山茶花、金叶女贞、石楠球、海桐、夹竹桃、丝兰、十大功劳、栀子花、杜鹃、构骨冬青等 红叶石楠、红花檵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杜鹃、金叶女贞、洒金珊瑚、金边黄杨等 马尼拉草坪、麦冬草、葱兰、花叶蔓常春、红花酢浆草、二月兰等 芦苇、菖蒲、香蒲、千屈菜、水生鸢尾、水葱等 紫藤、常春藤等
6)堤防绿化工程量
拟建项目堤防绿化工程量见表2.10-2
表2.10-2 堤防绿化工程量一览表 项目 序号 名称 单位 1 堤防绿化 2 3 4
2、龙门河工程
(1)堤岸布置
1)沿河左岸:0+201.0~0+437.6桩号段现有挡墙高度不满足防洪标准要求,本次工程拟对该段拆除新建防洪挡墙;0+437.6~0+727.1桩号为早达里敬老院,现状不满足防洪标准,新建防洪挡墙; 1+610.0~1+912.3左岸段为龙门岭隧洞及连接线工程居民点,为防止水流冲刷,新建该段护岸挡墙; 3+137.7~3+323.6为龙门集镇入口,并有居民点,现有坡度较缓,沿岸设置斜坡式护岸;3+323.6~3+576.7段村民居住点,设置浆砌石挡墙护岸;其余河段岸坡稳定,防洪标准满足要求,维持现状。
2)沿河右岸:0+008.9~0+201.0为早达里村民集镇,现状边坡满足防洪要求,岸坡较缓,设置斜坡式护岸;0+201.0~0+583.2为早达里村民安置点,防洪标准不满足要求,新建防洪挡墙;2+013.6~2+120.8为现有混凝土挡墙,考虑其占据规划后河道,且墙后两户居民已搬迁,此处挡墙拆除;2+108.8~2+141.3为现状边坡,右侧现有居民一户,防洪标准达标,此段设置挡墙护岸;2+187.3~2+350.2为村民集镇,防
2012年11月 新安江流域黄山区重要河流综合治理项目
数量 20566 5569 26894 1898 备注 堤身护坡绿化 堤顶绿化 滩地绿化 近岸水生植物 m2 m2 m2 m2 AIES 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检索号:175-EIAS-2012 第38页
洪标准不足,新建防洪挡墙,其中冲沟汇入段挡墙向冲沟内延伸至现状高程防洪标准满足处;2+779.0~2+973.9为村民居住点,部分段防洪标准不满足要求,且边坡较缓,此段设置斜坡式防洪护岸,冲沟汇入处设置防洪挡墙;3+531.2~3+626.8为龙门中心学校外围土质边坡,迎流顶冲,其防洪标准满足要求,此段设置挡墙护岸;其余河段岸坡稳定,防洪标准满足要求,维持现状。
(2)挡墙选型
本工程直立岸坡式挡墙型式选择重力式浆砌石挡墙。具体见图2.10-3。
600图2.10-3 重力式浆砌石挡墙示意图
(3)防洪护岸结构设计
1)挡墙设计
新建重力式浆砌石挡墙按规划岸线布置,墙顶高程不低于20年一遇防洪水位加0.5m超高,挡墙高度1.5~5.5m,挡墙基础埋置于②层砂卵石,埋置深度约1.0m,挡墙基础开挖后回填砂卵石,相对密实度不小于0.75,墙后回填土料表层铺设30cm耕植土,后期进行植被恢复。重力式浆砌石挡墙典型断面见图2.10-4。
2012年11月 新安江流域黄山区重要河流综合治理项目
3500AIES 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检索号:175-EIAS-2012 第39页
细砂岩及粉砂岩
图2.10-4 重力式浆砌石挡墙典型断面
2)护坡设计
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现状河道岸坡坡度较缓处,防洪水位以下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坡度为1:2,渐变段坡度处不陡于1:1,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坡脚处设C20混凝土固脚,宽0.5m,顶面高出河底0.3m,基础埋深不小于1.0m。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见图2.10-5。
图2.10-5 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示意图
(4)龙门河山洪沟防洪护岸型式布置
龙门河山洪沟防洪护岸型式布置特性见表2.10-3。
2012年11月 新安江流域黄山区重要河流综合治理项目
AIES 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检索号:175-EIAS-2012 第40页
表2.10-3 龙门河山洪沟防洪护岸型式布置特性一览表
护 岸 型 式 范 围 左 岸 0+201.0~0+727.1 1+610.0~1+912.3 3+323.6~3+576.7 右 岸 0+201.0~0+583.2 2+108.8~2+141.3 2+187.3~2+350.2 2+973.9~3+323.6 3+531.2~3+626.8 0+008.9~0+201.0 2+779.0~2+973.9 长度(m) 重力式浆砌石挡墙 1748 混凝土预制块护坡 3+137.7~3+323.6 505.2 备注:左岸0+201.0~0+437.6桩号挡土墙由S322省道改建工程实施。
(5)龙门河蓄水建筑物设计
1)结构设计
新建2座拦砂坝布置均正交于水流方向,1#拦砂坝坝长25m,规划河底高程为158.63m,坝顶溢流,溢流面采取WES型实用堰,开敞式幂曲线堰面,上游堰高为P1=1.5m,根据规划20年一遇上游洪水位162.21m,定型设计水头Hd=1.66m,P1≤1.33Hd,因此为低堰。
开敞式堰面曲线方程: xn=KHdn-1y
按规范取n=1.85,K=2.1,得出曲线方程为y=0.310x1.85。上游面铅直,堰面曲线原点与上游面用三圆弧连接,三圆弧半径分别为:R1=0.5Hd=0.83m;R2=0.2Hd=0.332m;R3=0.04Hd=0.066m。坝体宽4.5m,下设0.6m厚C15素混凝土基础,基础底部设齿槽,并于齿槽部位对卵砾石地基设置高压摆喷截渗墙,要求伸入基岩1m,高压摆喷孔距1m布置。溢流堰后接下挖式消力池,坝体与消力池之间设圆弧段,圆弧半径3m,池长8m,消力池深0.5m,底板顶高程157.68m。坝体上游设浆砌石护坦长6m,下游海漫12m(浆砌石段长度6m,干砌石段长度6m),海漫后接防冲槽,槽深1m。
2#拦砂坝坝长27m,规划河底高程为156.52m,坝顶溢流,溢流面采取WES型实用堰,开敞式幂曲线堰面,上游坝高为P1=2.5m,根据规划20年一遇上游洪水位160.77m,定型设计水头Hd=1.8m,P1≤1.33Hd,因此为低堰。按规范取n=1.85,K=2.0,得出曲线方程为y=0.303x1.85。上游面铅直,堰面曲线原点与上游面用三圆弧连接,三圆弧半径分别为:R1=0.5Hd=0.9m;R2=0.2Hd=0.0.36m;R3=0.04Hd=0.072m。拦砂坝体宽5.5m,下设0.6m厚C15素混凝土基础,基础底部设坝基截渗墙,截渗墙坐落于基岩上;坝基设
2012年11月 新安江流域黄山区重要河流综合治理项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河道整理项目环评报告书(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