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5分)已知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如下。式中?为常数。
???010???x????001??0?x??0?u???6??????6?11???1?? ??y???00?x1. (7分)求该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
2. (13分)问?取何值时该系统状态既完全可控又完全可观性; 3.
(5分)说明该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属于何种规范型。
解:
1.
求该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
G(s)?C(sI?A)?1B ??s3?6s2?11s?6 2.
问?取何值时该系统状态既完全可控又完全可观性; 构造可控判定阵:
?001?Q?c?[b,Ab,A2b]???01-6 ?1-625????可见可控判定阵满秩,且与?无关。
即无论?取何值该系统状态均完全可控。 构造可观判定阵:
??00?Q?o?[c,cA,cA2]???0?0 ???00???可见??0时,可观判定阵满秩,即??0时该系统状态均完全可观。3.
说明该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属于何种规范型。
第二可控规范型
三. (25分)设二阶系统为
x????-11??0???42??x???1??u
1. (5分)判定该系统的稳定性;
2. (10分)判定该系统能否通过状态反馈来实现镇定,为什么? 3.
(10分)设希望闭环极点为?1??6,?2??7,试设计状态反馈矩阵K。
4分
3分 4分
3分 4分
2分5分
解:
1.
判定该系统的稳定性; 求该系统的特征多项式:
???1-1?det[?I?A]????2???2 3分 ???2??4其系统极点为
?1?1?j71?j7 ,?2?22可见该系统不稳定。 2分
判定该系统能否通过状态反馈来实现镇定,为什么?
判定该系统的可控性。
2.
?01? Qc?[b,Ab]????12?可见可控判定阵满秩,该系统完全可控。 5分
由极点配置定理可知,由于该系统状态完全可控,故可以通过状态反馈实现极点的任意配置,因
此该系统可以实现镇定。 5分
3.
设希望闭环极点为?1??6,?2??7,试设计状态反馈矩阵K。 系统希望特征多项式为:
(??6)(??7)??2?13??42 3分
利用状态反馈实现极点配置对应的特征多项式为:
-1????1det[?I?(A-bK)]????2?(k2?1)??(k1?k2?2) 5分 ??k1?4k2???2?对比前后两个特征多项式得:
?k2?1?13??k1?k2?2?42
?k?14??1?k2?26故,状态反馈矩阵K?[1426] 2分
四. (25分)已知离散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图所似示,Gh(s)为零阶保持器,已知传递函数为
1?e?TsKGh(s)?,G(s)?,采样周期T?0.25,试解答下列问题:
ss?2R(s) Y(s) Gh(s) G(s)
1. 2.
(10分)求出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15分)分析K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闭环系统稳定。
( 注:解:
z1z1 和 的 Z 变换分别为 和 )
z?e?aTs?asz?11. ∵ GhG(z)?(1?z?1)1??0.5Z?G(s)?K(1?z)Z?????1?s??s0.5?s?2??
?K(1?z?10.5z0.5z0.5K(1?e?2T))(?)?z?1z?e?2Tz?e?2T0.5K(1?e?2T)0.1967K?∴ 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Gk(z)??2Tz?ez?0.6065 10分
2. 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z?0.6065?0.1967K?0,所以闭环极点为 0.6065?0.1967K,
要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应有 5分
0.6065?0.1967K?1 5分
即 ?1?0.6065?0.1967K?1∴ ?2?K?8.1673 5分
2008—2009学年第2学期自动控制原理1-2 B
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号:30323930课序号:0,1任课教师:王建 赵曜 适用专业年级:06级自动化等 一. (25分)已知某反馈控制系统校正前的开环频率特性(最小相位系统)如图1中实线所示,串联校正装置
的频率特性如图1中虚线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 2. 3.
(5分)判断所采用的是什么校正方式;
(10分)求出校正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0(s)和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c(s); (10分)估算校正后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c和相角裕量?。
L(?)/dB -20dB/dec 20 0 0.01 -20dB/dec 0.1 1 5 -40dB/dec ? 图1 开环频率特性和校正装置的伯德图
解:1. 是迟后校正 5分 2. ?20lgK???1?20,?K?10
10 , 5分
s(0.2s?1)?10s?1 ; 5分
100s?1校正前系统的开环的传递函数为 G0(s)?迟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Gc(s)?3.
?Ts?1Ts?1由图知,迟后校正装置使幅值衰减了20dB,所以有?c?1, 4分 考虑到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s)?GcG0?10(10s?1),
s(100s?1)(0.2s?1)
?c?1 所对应的相角为
?(1)??90??tg?110?tg?1100?tg?10.2??90??84.3??89.4??11.3???10.64?,
∴ 相角裕量 ??180??106.4??73.6? 6分
二. (25分)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2??0?1??x?x????3?5??1?u ??????y??10?x?1. 2. 3.
(5分)求该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 (5分)求该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15分)判定该系统状态的可控性及可观性。
解:
1. 求该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
?s?52???3s?1s?7??????1 5分 G(s)?C[sI?A]B??10?????(s?2)(s?3)?1?(s?2)(s?3)2. 求该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s?52?s?52????3s??(s?2)(s?3)????1?1?1?1(s?2)(s?3)?(t)?L[sI?A]?L[]?L????3s(s?2)(s?3)????(s?2)(s?3)(s?2)(s?3)??5分
222??3????3e?2t?2e?3t2e?2t?2e?3t??1?s?2s?3s?2s?3?L???2t?3t?2t?3t??33?23???3e?3e?2e?3e???????s?2s?3s?2s?3?3. 判定该系统状态的可控性及可观性。
?12?Qc??可控 8分 ?,满秩,系统状态完全1?8???10?Qo??,满秩,系统状态完全可观 7分 ??02?三. (25分)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0??10?1?????0-20?x??0?u?x???? ????00?3???1????y??010?x?1. (5分)判定该系统稳定性;
2. (15分)该系统能否通过状态反馈将其闭环极点设置为:{-1,-2,-3};如果不能,请说明原
因;如果能,请求出状态反馈矩阵。
3. (5分)欲对该系统构造全维状态观测器,试问能否通过输出反馈对其观测器的极点任意配
置?说明原因。
解:
1. 判定该系统稳定性;
题中状态空间模型为对角规范型,系统极点为1,-2,-3,可见系统不稳定。 5分
2. 该系统能否通过状态反馈将其闭环极点设置为:{-1,-2,-3};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如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自动控制原理下册期末 九套试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