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厚度取50cm左右。
三、为了避免发生离析现象,当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超过1.5米、在竖向结构中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采用导管下料,并注意对底部混凝土的振捣。
四、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动器振捣间距为400~500mm振捣,振捣过程以混凝土浆上浮,石子下沉,不出现气泡为合适。
五、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要注意对钢筋的保护,要经常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所有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六、门窗洞口处的墙体混凝土在浇筑时应两侧均匀下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最好从两侧对称振捣,以防洞口变形。 七、墙上口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上口的钢筋加以整理,并按标高线为准将墙体上口表面混凝土找平。墙体浇筑高度比顶板下皮高出2-3cm,支完顶板模后将墙体上口表面浮浆剔除,墙体混凝土高出顶板模板5mm为准,并清理干净。 八、框架柱浇筑采用塔吊运输,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九、主楼墙、柱混凝土,标高-5.45-66.25米混凝土浇筑详见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施工方案。
第五节 楼板混凝土施工
一、顶板混凝土浇筑前应提前检查钢筋保护垫块是否垫好,是否有控制线。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应铺设均匀,在间距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不能堆放过多,防止顶板模变形。
二、为防止顶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用2m刮杠沿四面墙的墙根处向板中间刮平,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平,用铁抹子压实2~3遍,以减小混凝土面层的收缩量,并保证混凝土平整。
三、浇筑顶板混凝土时,拉线找平,严格控制顶板标高,误差控制在5mm。当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四、主楼预应力混凝土详见预应力施工方案。
16
第六节 施工缝的留设及浇筑
一、后浇带二在两侧混凝土浇灌完混凝土毕60天后再进行浇灌,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并掺加HEA型抗裂防水剂。后浇带所在跨各层梁板柱模板在后浇带砼浇注前不得拆除。沉降后浇带一在高层主体工程完成后根据沉降观测确定施工。后浇带采用高一级无收缩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地下室水平、竖向施工缝设置止水钢板。
二、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力最小处,梁、板留在跨中1/3范围内。施工缝处混凝土留直槎,不得留斜坡。楼梯施工缝留置在靠楼梯平台板的1/3处。 三、墙、柱下部水平施工缝处应在墙、柱边线内3mm弹一道切割线,用无齿锯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为10mm;柱子顶面水平施工缝和墙体顶部水平施工缝应按标高线往上5mm再弹一道线,沿线用无齿锯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为10mm;墙、板竖向施工缝均应弹线,按线用无齿锯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为10mm;切割的目的是避免进行施工缝处理时碰坏棱角,切割时不得切损钢筋。
四、依据切割线进行施工缝的处理,水平施工缝剔除砂浆软弱层,露出石子;竖向施工缝剔除松动石子、松散混凝土,包括木条、钢丝网等杂物,露出密实混凝土。将施工缝处碎渣等清理干净,用水充分湿润。
五、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3-5cm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应做到随铺浆随下混凝土。为使铺设均匀,应用铁锹下料;现场还应准备干拌的砂浆以防供应不上。
17
第五章 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一节 允许偏差项目控制
项 目 轴线位移 层 高 全 高 允许偏差(mm) 5 ±10 ±30 +5 -2 每 层 全 高 表面平整度 预埋件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5m >5m 8 10 H/1000,≯30 4 10 标高 截面尺寸 垂直度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15 +25,-0 H/1000,≯30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井筒全高垂直度 第二节 混凝土工程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一、原材控制:预拌混凝土的性能必须要满足国家和地方规范规定要求。 二、现场塌落度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一律退场。做好相关试块,同条件试块在成型后放置施工现场。
三、尽量定人定岗,使其熟悉每一段混凝土的振捣,避免过振、漏振现象发生。 四、浇筑过程中,振捣器要尽量避免震动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各专业须派专人负责各项目的质量保证,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预埋洞的稳定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浇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特别是钢筋要设有专人扶筋,将移位的钢筋在混凝土初凝前扶正。
五、为防止顶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用2m刮杠刮平,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平,用铁抹子压实2~3遍,以减小混凝土面层的收缩量,并保证混
18
凝土平整。用刮杠刮平时,刮杠要从房间四面向中间刮平,并在房间四面和对角的墙体钢筋上拉线控制标高,严格控制顶板标高,误差控制在5mm。刮杠与建筑阴角相平行,保证混凝土的平整度,特别是墙角30cm处的平整,使下道工序支设墙体大模板时,在大模板根部减小缝隙(控制在2mm内),浇注墙体混凝土时避免漏浆。
六、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注前要清除已浇注的混凝土松动的石子和浮浆,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凿毛之后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在浇注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振捣时应细致均匀,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
七、混凝土养护应及时到位,洒水养护时间满足要求。
八、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按规定制作混凝土标养、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和受冻临界强度试块以及冬转暖等的混凝土试块。并按规定做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抗渗试验,用以作为拆模的依据。
九、冬期施工:做好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测温工作,及时分析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和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影响,并用以确定混凝土保温时间,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或受冻。
十、混凝土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或防雨隔热措施。详细见冬雨季施工方案。
十一、混凝土浇注的“八不准” 1、钢筋、模板、未检查合格不准浇筑。 2、模板内清理不干净、检查不合格不准浇筑。 3、施工缝未处理或处理不合格不准浇筑。 4、顶板模板标高控制小线未设不准浇筑。 5、模板螺栓孔没堵严不准浇筑。 6、模板缝隙没有堵严不准浇筑。 7、泵管没有固定稳固不准浇筑。 8、预拌混凝土不符合要求不准浇筑。
第三节 混凝土试验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要求,在进行普通混凝土施工时,应按下述规定取样和留置试块。
19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混凝土每次开盘,且方量小于1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当底板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⑤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供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吊装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确定混凝土强度用。
⑥留置适量的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⑦⑧冬期施工时参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地点制作一定数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试验。其中一组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放置在工程条件下养护。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时,拆模前,拆除支撑前及与工程同条件养护28天均应进行试压。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混凝土方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