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本工程为超高层,混凝土标号高,容易出现裂缝,及时做好混凝土养护,防止裂缝是本工程的重点。
6
第三章 施工准备
第一节 原材料技术措施
本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由于本工程混凝土体量大,综合考虑运距和供应能力、厂家实力等因素,最后选择 “辽宁XX混凝土有限公司”承担本工程混凝土供应。 一、原材料要求
搅拌站必须使用质量稳定的原材料。原材料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并有可溯性的试验报告。
普通混凝土搅拌用砂的含泥量不大于3%,石的含泥量不大于1% 。石子采用粒径5~25mm的级配碎石;砂采用细度模数为2.6的中砂,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
C60高强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宜采用粒径5~20mm的级配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0%,含泥量不宜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C6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 ;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 kg/m3。 二、外加剂选用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要求必须采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水泥,并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将水化热控制在最低的范围,采用减水型泵送剂、缓凝剂、HEA等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的选用应严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定》的规定执行;
1、HEA掺量说明:底板侧墙混凝土掺加水泥用量8%的(取代水泥)HEA;底板后浇带内应多掺2%(不取代水泥),侧墙后浇带多掺4%(不取代水泥);
混凝土限制膨胀率:
(1)限制膨胀率(水中14d)板不小于2.0×10-4 ;侧墙不小于2.5×10-4 (2)限制干缩率(水中14d,空气中28d)不大于2.0×10-4 (3)28d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2、混凝土碱含量、氯含量控制
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得大于3.0kg/m3,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
7
含量不得大于0.06%,预应力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为0%;
以上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对原材料和外加剂的质量控制,需要项目部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定期的去搅拌站检查、监督。检查内容:砂、石等原材料的外观、试验过程、试验结果等;外加剂的添加是否到位,掺量、添加方法是否正确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项目每日不少于两次去搅拌站的监督。 三、混凝土坍落度要求:
1、抗渗混凝土坍落度120-14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2、混凝土坍落度:
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时混凝土坍落度选用值 泵送高度(m) 30以下 坍落度(mm) 100-140 30-60 140-160 60-100 160-180 100以上 180-200 3、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和夜天)、运输道路的距离、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品种、附加剂品种等)变化、混凝土塌落度损失等情况来调整原配合比,从而保证浇筑时塌落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以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 4、当气温较高的时候,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在不同温度下、在单位时间内的塌落度损失值,以便能够在现场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并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随时调整混凝土罐车的频率。
5、浇筑前经测试不符合塌落度要求的预拌混凝土必须退场。 四、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
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离析,要求混凝土有足够的粘聚性,在泵送过程中不泌水、不离析,按《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规定,泵送混凝土10S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得超过40%,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泌水速度要慢,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泵性。 五、供应速度要求:
1、底板混凝土浇筑,供应速度为5分钟一车,每小时供灰量100-120m3,施工现场有特殊情况发生时,按照现场管理人员通知,可适当调整发车频率。应考虑夜间施工.
2、墙体混凝土供应速度为每10分钟一车。 3、梁板混凝土浇筑速度为每8分钟一车。
8
六、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要求:
1、底板防水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8小时,终凝时间为不小于12-14小时,初凝、终凝时间应有试验结果。
2、墙体抗渗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8小时,终凝时间为10小时。
3、梁板、柱、墙体普通混凝土初凝时间为4-5.5小时,终凝时间为6-8小时。 七、外加剂、掺和料要求:
1、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2、掺和料采用Ⅰ级粉煤灰,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经试验确定,不得大于20%;防水混凝土采用微膨胀剂,掺量由试验确定;防冻剂品种以-15℃不受冻为原则,防冻剂、减水剂掺量由试验确定。 3、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4、本工程写字楼楼板为预应力混凝土,不得搀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 5、配合比确定后原材料使用应固定品种、掺量,如有原材料品种、掺量变更,应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同意,并做文字记录。 八、质量要求:
1、确保所有原材试验资料真实、齐全,具有可追溯性。 2、确保本工程所用混凝土无开裂、渗漏现象。
3、冬期施工掺加防冻剂应能抵抗-15℃的温度,应确保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低于4.0MPa。 九、技术资料要求:
技术资料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实施细则》 (DB21/1234-2003),每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提供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开盘鉴定各2份,同时要求每车混凝土小票记录数据齐全,搅拌站存档资料具有可追溯性,浇筑完毕后32天内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及28天试块强度报告各3份。
第二节 机具准备
一、采用地泵浇筑,必要时汽车泵和塔吊配合浇筑;现场浇筑混凝土前按施工现场泵管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泵车就位,泵车和布料管铺设到位;泵车要定期保养,维修上油,保持机械的清洁使用合理。
9
二、插入式振动棒、铁锹、水勺、胶皮管等应准备充足,所用的机具均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第三节 生产准备
一、施工进度及时提供施工机械及所需原材料。
二、混凝土筑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接缝的密合情况。 三、弹好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线。
四、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道路畅通。
第四节 技术管理准备
一、组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案,了解施工总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安排,了解和掌握混凝土施工的难点和重点。 二、认真审图,确定施工方法,并与有关工种做好配合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和作业人员的入场前的教育。
三、混凝土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五节 人员准备
一、劳动力组织
1.管理人员 施工负责人: 施工管理: 技术管理: 质量检查:
2.作业人员:混凝土施工是以丁坤贵为队长的砼输送、振捣、刮平、戳平、养护作业工人共30人。 二、管理层职责:
负责混凝土浇注工程工作任务的具体安排和组织管理,确保每道工序皆符合方案和规范的要求,负责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混凝土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