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师: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活动区角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设置,做到有的放矢,具有年龄特征。区角活动应随着不同年龄幼儿智力发展而设置内容,这有利于幼儿智力、能力的发展。
蔡老师:没错,正如朱老师所说,区域活动具有较强的年龄特点,小中大班一般的认知区角都可以开设,只要在材料的投放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社会性区角在设置上应注意针对性,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中大班。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
方老师:区角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的指导、支持为辅的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方面都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如有的区角男孩喜欢,有的区角则是女孩的天地,有的喜欢科学角,有的则喜欢美工角,不同年龄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点也在不断的转移。因此,我们在设置区角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点设置不同的区角。
林老师:无论是什么游戏活动,孩子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可以将日常未完成的教学内容、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在区角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借助设置这种自由、开放的区角活动来促进每位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朱老师:数学区、语言区、美工区等区角活动便可以经常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来设置,如有的区角活动内容是作为日常教学活动的补充,有的孩子在活动中对音乐或故事内容掌握得不是很好,那么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投放相关的故事背景和图片,播放音乐、投放乐器,让孩子们进一步练习,在自由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
主持人小结: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区角 2、根据幼儿兴趣点设置区角 3、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6
幼研室董亚莉发言:幼研室董老师结合自己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体会,就以“生活化”为抓手,在区域开展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指出:1、从孩子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与孩子现有经验有一定联系又有适度拓展的内容;2、走进大自然,亲近自然材料。3、根据幼儿探索的不同阶段的需要组织各项活动丰富幼儿知识,为日后的想象提供依据、为创造奠定基础。 (3)培训讲座:材料见附件:一 ◆ 总结与梳理
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了幼儿园教师及幼儿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对集体教育的有效补充,而且也是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的活动”和“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措施。区域活动承载着独具的教育价值,既把课内和课外的行为、情感、技能有机联系起来,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又具有自主性、自选性、小组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之一。通过三个议题的研讨,老师们对于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内容的选择等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认识明确。区域活动是幼儿最高兴的活动,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如何进一步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更好地为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我们还应不断的努力。 ● 活动开展的效果
以往的观摩活动,老师们较多地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指出不足,不会深入地思考“为什么”。此次的教研活动,教师事先对议题进行思考、准备,研讨中结合现场观摩互相交流。因此每一个老师都必须牢固地掌握幼教法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从而激发了教师主动地学习新的理论
7
知识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理论学习中被动学习的无效局面。提高了教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并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观摩,老师们澄清了对区角活动的模糊认识,明晰了有效开展区角活动的方向和思路,学习了区角活动设置、材料投放、组织指导活动的策略与方法,交流了有效的园本教研的形式,对提高全县幼儿园办园水平,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扭转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附件:一
讲座:开展自由快乐的区角活动
主讲人: 张荣凤
一、概念
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探索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主动参与、好奇好问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幼儿的表现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二、常见的活动区角
常见的活动区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角色类(包括娃娃家、医院、理发店、小菜场、银行、美食店、超市等);语言类(包括阅读、讲述、创编等);生活类(包括一些扣纽扣、拉拉链、编辫子、叠衣服、穿鞋板、夹夹子等);益智类(包括数学角、科学角、动手动脑等);美术类(包括绘画、手工制作、泥塑、剪纸等);表演类(包括语言方面的故事、儿歌;音乐舞蹈方面的;特色方面的);建构类(可视材料的不同而定)等等。
角色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性区角,其它的类别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区角。 三、区角活动内容的设置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区角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活动区角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设置,做到有的放矢,具有年龄特征。区角活动应随着不同
8
年龄幼儿智力发展而设置内容,这有利于幼儿智力、能力的发展。如:小中大班一般的认知区角都可以开设,只要在材料的投放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社会性区角在设置上应注意针对性,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中大班。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
2、根据幼儿兴趣点设置区角
区角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的指导、支持为辅的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方面都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如有的区角男孩喜欢,有的区角则是女孩的天地,有的喜欢科学角,有的则喜欢美工角,不同年龄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点也在不断的转移。因此,我们在设置区角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点设置不同的区角。
3、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无论是什么游戏活动,孩子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可以将日常未完成的教学内容、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在区角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借助设置这种自由、开放的区角活动来促进每位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游戏材料的投放
“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角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区角活动材料从哪里来呢?我们秉承家园齐动手、就近取材、废物利用的原则,广开思路,从多种渠道获得。
1、 注重自然、废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艺术性
在区角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
收集的材料大部分来源于大自然和孩子,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3、注意材料的目标性和探究性
9
教师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多则滥,滥则泛。
4、注意材料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活动区角中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如同样是建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
5、注意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材料的层次性:
一方面,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材料吸引幼儿的主动探索,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材料的动态性:
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
另外注意区角之间材料的组合、使用。各个区角活动材料之间往往存在着互动作用,教师在投放材料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材料之间的组合、使用。 五、区角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1、活动空间设置要合理
活动区设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2、活动规则的制定
活动区的设置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与之相生的规则意识就显得重要了,如果没有了规则,区角只能成为幼儿随意游玩的场所,不能发挥出区角的教育功能。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活动教研策划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