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题(15分)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南方某地级市1∶5万比例尺普通图挂图的编制任务。该市位于平原向丘陵过渡地带。区域内河网水系密集,道路纵横交错,居住人口密集。市区和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和交通要道两旁,村庄农舍散列于田野和山坡。2011年以来,该市城镇化建设较快,市区和一些城镇周边挖山填壑扩大了城区范围,新修了一些水库和水利设施,整治了湖泊、河渠,同时调整了部分乡镇和行政村的行政区划等。
1. 收集到的资料
(1)2005年编制出版的1∶5万比例尺全市挂图。县级(含)以上居民地以真型符号表示,其余居民地以圈形符号表示,地形地貌以彩色晕渲表示,1980西安坐标系,等角圆锥投影。
(2)2010年更新的1∶5万DLG,等高距为10米,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投影。 (3)2013年所摄的0.5米分辨率航摄资料。
(4)2014年更新生产的1∶1万DLG,等高距为2.5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
(5)2014年省行政区划简册,包含市、县(区)、镇(乡、街道)、行政村名称。 (6)2014年测绘生产的市区1∶500地形图数据 2. 主要编绘要求
(1) 现势性达到2014年,平面精度与1∶5万地形图基本相当,表示的要素内容与
1∶5万地形图比较,应作适当的删减、类别合并及图形综合等。
(2) 表示市界、县界、县镇界以及行政区划信息。
(3) 县乡道(含)以上公路全部表示,其他乡村道路适当取舍。
(4) 行政村(含)以上居民地全部表示,自然村适当选取。图上面积9mm2以上的
城镇和集团式农村居民地以多边形表示,其他居民地以圈形符号表示,分散独立房不表示。
(5) 图上长度3cm以上的河流和干渠全部表示,其他可取舍;图上宽度0.5mm以上
的河流用多边形表示,其他用单线表示;水库全部表示;坑塘选取图上面积10mm2以上的表示。
(6) 以等高线和分层设色表示地貌,等高距为50米。 问题:
1. 指出本项目编图主要使用哪几种资料,并说明其用途。
2. 结合本项目指出等高线编绘可优选的两种作业方式,并说明其缺点。 3. 简述本项目如何编绘居民地要素。 4. 简述本项目如何进行道路选取。 参考答案:
1.本项目编图需使用以下资料和用途:
①2010 年更新生产的1:5 万DLG、2014 年更新生产的1:1 万DLG。作为编图的基本资料,用于更新2011 年以来因城镇化建设较快引起的城镇周边以及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
②2005 年编制出版的1:5 万比例尺全市挂图。作为编图的参考资料,提取县级以上居民地和其他居民地的准确位置。
③2014 年省行政区划简册。作为编图的补充资料,用于更新因城市化建设引起的部分乡镇和行政村的行政区划和名称的调整。
2.本项目等高线编绘可优选的两种方法和优缺点如下:
①利用2010 年更新生产的1:5 万DLG 进行缩编。优点是缩编的工作量小,缺点是现势性不高,且为1980 西安坐标系,还需进行坐标转换。
②利用2014 年更新生产的1:1 万DLG。优点是现势性高,且为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缺点是等高线缩编和综合工作量大。
3.本项目居民地编绘如下:
①行政村以上居民地全部表示,自然村适当选取;
②面积9mm2 以上的城镇和集团式农村居民地以多边形表示,其他居民地以圈形符号表示,分散独立房不表示,并注意标注位置的正确合理性。
③应清晰反映居民地外围轮廓。对于密级街区,采用合并为主、删除为辅的原则进行图形概括。
④凡选取的居民地均应注记名称,并正确表示其行政等级。
4.本项目道路选取如下:
①高速、国省、县、乡道(含)以上公路全部表示,其他乡村道路适当取舍。
②如有铁路,均应表示,并且应表示出车站和名称,注意道路的连通性,保证协调,连通。 ③铁路、公路上的桥梁应表示。
第七题(15分)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市工商企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包括整合处理已有的基础地理数据,加工制作空间化的工商企业数据,根据业务需要建立数据库并开发工商企业管理功能。
1. 已有基础地理数据:
(1) 2014年1∶2000地形图数据,包括交通、居民地、水系、植被、地貌、管线、
境界、地名等要素、分幅数据、城市坐标系。
(2) 2013年县(区)级行政区划数据,城市独立坐标系。
(3) 2013年0.5m分辨率卫星遥感正射影像数据,城市独立坐标系。 2. 收集到的资料:
(1) 2015年该市行政区划简册及2013―2015年行政区划调整相关资料。 (2) 2015年GPS采集的地名地址点数据、属性包括名称、门牌地址、经纬度(B,
L)坐标系,WGS84坐标系。
(3) 工商企业登记数据,文本格式,包括企业名称、工商登记证号、企业类型、
门牌地址等信息。
(4) 企业税务数据,文本格式,包括企业名称,税务登记号、门牌地址、应缴
税额等信息。
3. 数据建库与系统开发要求:
(1) 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建成的数据库全市范围连续无缝,按数据类型
和要素层进行组织,统一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并在内业对地名及行政区划进行更新。
(2) 利用本项目中的数据,制作生成全市工商企业空间分布数据,并将收集到的文
本格式工商企业登记及税务信息存储到属性中。
(3) 按照工商管理工作要求,开发B/S体系结构的工商企业管理系统,对全市基础
地理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空间化的工商企业数据、行政区划数据、卫星遥感正射影像进行建库,并按照OGC的WFS和WMS服务标准进行处理发布,实现叠加显示、地名地址定位、企业查询统计等功能。
(4) 应用信息系统按照行政区统计各类型的企业数据和缴纳税额,为工商管理提供
数据支持。
问题:
1. 本项目对基础地理数据整合处理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 2. 指出制作生成工商企业空间分布数据的作业步骤。
3. 简述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统计各区县企业数量和纳税额的步骤和方法。 4. 说明系统中哪些数据适宜处理为WMS、WFS服务。 参考答案:
1.本项目中基础地理数据整合处理主要工作如下: 1)资料收集与技术设计、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2)数据整合处理:
①数据格式转换:将原数据格式转换为数据处理软件所支持格式,以便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图形要素处理、要素属性处理和代码转换;
②坐标系统转换(WGS-84 坐标系,经纬度(B、L)坐标系统统一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
统一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
③数据提取:主要包括交通、居民地、水系、植被、地貌、管线、境界、地名等要素、分幅数据,根据不同采集要求与数据类型依次存储在不同数据层中;
④数据模型转换:主要包括数据结构重组、分类代码转换、属性结构整理等); ⑤数据拼接整理:检查数据接边(图幅之间或者作业区之间情况),包括图形和属性的接边,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修改。数据检查包括对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属性精度、接边精度、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等的检查)。 3)整合成果数据。
2.制作生成工商企业空间分布数据步骤:资料收集与技术设计、地形数据分层分类,按点线面分类,拼接整合,并对地形数据、点名数据、行政区划数据进行更新、转换到城市坐标系中,地名地址数据处理与坐标转换、企业登记数据和税务数据录入(与商业位置匹配,生产空间数据)、数据集成。
3.采用叠加分析方法;步骤如下:提取行政区划数据、统计全市工商企业数据和纳税额数据、选择相应区县范围、分析结果。
4.适合做成WMS(web map services 网络地图服务)的数据:全市基础地理数据、卫星遥感正射影像、行政区划数据。适合做成WFS(网络要素服务web Feature Services ):地名地址数据,工商企业分布数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案例分析试题2015(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