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我们知道了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好好说话、积极沟通、用心理解等各个方面,让父母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爱。 二、积极交流,认识到如何回报父母。
1、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可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在生活细节上体贴关心父母。现在就请大家同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一下:我们可以给父母做哪些小事情,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关爱?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教师提醒:我们为父母做的事情,不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以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切忌空洞和不切实际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想回报父母,表达孝心并不难,吃饭前帮她帮助爸爸妈妈摆碗筷,吃饭之后收拾自己的餐具,知道母亲父母喜欢吃什么,有机会的时候帮他们买一点,好吃的东西留一点给父母,理解父母的难处,照顾好自己,少让他们操心……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都可以让父母感到温暖和欣慰。 5、学习黄香温席的事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黄香温席的故事,读完之后再讨论讨论: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黄香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要向黄香学习什么样的品质?
6、过渡:从生活小事上关爱父母,会让父母高兴欣慰,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努力做一个让父母放心骄傲的孩子,更会让父母开心。
7、出示教材第29页最后一幅图,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让学生明白努力学习,好好生活,做一个让父母放心骄傲的孩子,这会让父母感到很欣慰。
8、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和父母进行交流,了解父母对自己期望,大家跟父母交流了吗?那么下面大家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做?
9、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学生说一说自己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达到父母的期望,让父母放心骄傲。
三、讨论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白孝敬父母的必要性
1、大家在小小年纪都懂得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赡养老人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可是生活中却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田大爷的伤心事。
2、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30页的田大爷的故事。
3、全班交流讨论:看完这个故事,你认为田大爷的儿子和女儿做得对吗?你想对田大爷的儿子说些什么?又想对田大爷的女儿说些什么?
4、教师小结:是的,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是每个做子女的本分,也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在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到了法院对田大爷儿子和女儿最终的判决,这让我们明白不赡养老人,不孝敬父母,不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还将受到法律的惩罚。这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是有明确规定的。
5、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本第30页最下面的一句话:“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辅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事例,课本第31页就出示了两个孝敬父母的事例,请大家来读一读。
7、学生自由读一读教材第31页两个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体会两位主人公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
8、在我们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司马迁,他也是一位孝敬父母的人,请大家来读一读司马迁的故事。 9、学生读一读课本第31页的介绍司马迁的感人事迹,体会司马迁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
16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而完成《史记》的伟大精神。
10、同学们,读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我们又该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父母为我们的辛勤付出,讨论了如何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这种实际行动可以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也可以体现为理解父母,还可以体现为努力实现父母的愿望,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去懂得关爱父母,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17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6、远亲不如近邻
教学目标
1、通过直面邻居生活的方方面面,懂得邻居相处需要互谅互让、互帮互助。2、通过阅读故事、回忆生活、辨析情境,掌握邻里和睦相处的好方法,并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营造融洽的邻里生活氛围。
3、知道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
4、知道正确处理邻里关系既是法律所规定的,同时也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向爸爸妈妈了解与邻居相处的事例。 2、社区生活的视频《六尺巷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却与他们住得很近,我们可能不认识他们,却常常能遇见他们。这些人,就是我们的邻居。 2、播放社区生活的视频,展示邻里生活的各种场景。
3、教室里面有你的邻居吗?学校里面有你的邻居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除了在学校见到他们,你还会在哪里经常见到他们?
4、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教师小结:邻居与我们住的很近,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他们,有的还知道彼此的家人,有的甚至还与我们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在同一个班级学习,看来,邻居与我们的生活很近。 教师板书:近在身边
5、除了同班的、同一个学校的,你还认识其他的邻居吗?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 二、情境分析,换位思考
1、过渡:看来邻居有不同的年龄,从事不同的工作,还有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爱好。 2、教师使用ppt出示四个场景:
朋友好久没有去了,今天来我们家聚会; 妈妈在忙,让我浇一下阳台上的花; 我要带我的小狗出门去玩一玩;
我们的家太小了,东西不想扔,但又暂时用不着。
以上四个场景都是我的个人生活,却给邻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教师出示ppt,后续场景: 玩到很晚,影响楼下邻居休息;
浇花的水打湿了楼下邻居晾晒的衣物; 小狗在通道里面随意大小便;
越来越多的物品占据了公共的区域。
4、四个场景中,哪一个场景最让你烦恼?为什么?
5、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讨论,选择一个场景展开讨论,如果是你要做这件事情,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6、学生交流讨论:
不要玩的很晚,晚间的时候不能吵闹;
先看看楼下有没有晾晒的衣物,或者把花盆端到阳台里面浇水; 及时清理小狗的粪便,不要让他在过道上随地大小便;
18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尽量把东西放到家里面,不要的东西要及时的清理。
7、教师小结:虽然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但也要注意不能妨碍他人,在做事之前,应当多考虑考虑他人的感受,如果只是一味的想到自己的需要,而不考虑他人,进而影响了邻居的生活,那么就一定会产生矛盾。 8、教师出示视频《六尺巷的故事》,前半段定格在两家人相互真挚的画面上,想一想,这种情况会给两家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9、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邻居间相互不理睬,经常吵架,走路会很不方便。
10、出示故事的后半段,定格在两家人和谐相处的画面上。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1、教师小结:产生了矛盾,如果互不相让,争执不休,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影响彼此的生活,以后也很难好好的相处,居住的环境再好,也会因为这些矛盾而增加烦恼,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邻里关系,解决问题互谅互让,你家和邻居家有没有发生过矛盾呢?或者你有没有看到过邻居之间产生纠纷呢?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有了矛盾就得想办法解决,以下两种解决矛盾的方法,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12、出示漫画:
一个人一边火冒三丈的拍邻居家的门,一边大喊:“占了我的车位,赶快把车子挪开!” 门上贴着一封信,写着:“你好,我是楼下的住户,您家的水管好像漏水了,导致我们家的房顶渗水,请你看到信之后,我们一同商量解决办法。”
13、同桌之间交流讨论,说明选择的原因,并帮助第一幅漫画中的人换一种合适的解决方式。
14、教师小结:在邻里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我们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谅解,用恰当的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教师板书:互谅互让 三、教学总结 1、《六尺巷的故事》是我国流传很久的故事,它代表着与邻里相处时的宽容与智慧,也象征着和谐、友好的邻里关系。这个故事记在心里面,一定会让你和邻居相处的时候变得更加融洽。
2、播放歌曲《六尺巷》。
3、在我们的课前调查中,有不少同学表示,我与邻居没有什么矛盾,但也没有什么交往,既陌生又疏远的邻居关系,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有点冷清,怎么做才能增进邻居间的交流,让邻里和睦,楼道飘香呢?请结合你家周围的情况,展开思考,下一节课我们将进行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与爸爸妈妈交流自己家与邻居家感情怎么样?因为哪些事情自己家与邻居家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情感?如果自己家与邻居家的感情不太好,自己思考一下,可以为自己和邻居家情感的增进做些什么?
2、准备《背邻居看病两年多,这位“雷锋的哥”好样的》新闻故事。 教学过程: 一、楼道飘香
19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1、上一节课,我们说到邻居与我们住得很近,我们的生活经常会互相影响,在与邻居相处的时候,要多多理解,互谅互让,这样才能减少误会,避免矛盾矛盾,那么,同学们,邻里之间是不是做到相安无事,互不相干就好了呢?
2、出示教材第34页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阅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图片的内容,想一想:图片上邻里之间是如何拉近距离、增进感情的? 3、全班交流:
图1:张阿姨忙了一下午,饺子刚出锅就赶紧给邻居送了一大盘,热腾腾的饺子,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图2:春节过后,邻居家的王阿姨回来了,她给我们家带来一篮老家的鲜竹笋,从那么远的地方背过来,真不容易。
图3:早上出门上学时,小丽热情的向邻居王奶奶问好,一老一少脸上的笑容仿佛温暖的阳光。
图4:邻居家的小宝宝发烧了,李奶奶看着很心疼,特地熬了粥给他们家送去。 4、引导学生思考这四幅邻里相处的图片,你最喜欢哪一张?说说你的想法。
5、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是的,这四幅图虽然写的是一件一件的小事,但是却在这一件一件的小事中,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有的时候,一个笑容、一声问候、一次分享,这些小事就能让人打开心扉。
5、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家与家长交流交流,你们家和邻居家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发生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6、学生谈一谈自己家与邻居家的关系以及自己家与邻居家曾经发生过的印象深刻的事情,然后再分析一下,这些事情是增进了邻居之间的感情,还是拉远了邻居之间的感情呢?其中又是什么原因呢?
7、教师小结:邻里之间相处重在互相理解,互谅互让,这样就能减少误会,避免矛盾,增进感情。 二、守望相助。
1、同学们,一份小小的心意,一次举手之劳,都可以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让邻里关系更加亲近,如果你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选一种情况,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2、出示课本第35页的四幅图,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做得对吗? 3、全班交流讨论:
图1:阿姨两手拎着东西,准备进电梯,一位小朋友赶忙走过来,帮她按电梯。 图2:大婶要搬很重的东西上楼,邻居叔叔走过来,帮他把东西搬上楼。
图3:发现对门的钥匙忘了拔,邻居叔叔帮他把钥匙先拔下来,再打个电话告诉他一声。 图4:邻居家的亲戚来访,找不到五栋楼在哪里,一个踢球的小朋友,帮阿姨指路。 4、教师小结:咱们中国人有一句话老话,“邻里好,赛金宝”,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及时伸出援手的往往就是邻居。 5、出示教材第36页的三幅图。
各小组讨论讨论:出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 图1:邻居奶奶中暑了;
图2:邻居爷爷坐在小区广场,想看报纸,但是忘了戴老花镜; 图3:突然下雨了,邻居家还晒着衣服。
6、学生交流,提出自己的办法。其他同学评价:提出的办法是否有效?
7、教师小结: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出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号召我们从关心身边的人做起。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