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3、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目标
1、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培养良好的品质,学做讲诚信的人
2、与人相处的时候,做到真心实意,不说假话,遵守诺言,表里如一;学会应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知道以诚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司马光砸缸》的图片。 2、准备故事窗音频文件。 教学过程
一、坚决不说谎话
1、同学们,看看图,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故事?简单给大家说一说。 2、教师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
3、少年司马光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在他的身上,还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4页,一起读一读。
4、你知道司马光的父亲,为什么会责备他吗?你觉得司马光这样做对不对?
5、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大家伙说的都很有道理。说真话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能展现出一个人的良好品质。司马光的父亲要求他说真话,以诚待人,而司马光也牢牢的记住了不说谎话,诚实做人,为人刚直,严谨认真,晚年的时候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6、教师适时板书:不说谎话。 二、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1、出示课本第15页中的四幅图。
同学们,这四幅图中的场景你们遇到过吗?他们这样做对吗?
看来这几个小朋友都说了谎话,欺骗了他人。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逃避责任,害怕老师和家长批评。
3、教师小结:对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犯一些小错误,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想法,不愿意直接说出来,但是隐瞒错误和说谎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说真话。 4、如果别人对你说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能给大家伙举例说明你的感受吗? 5、难怪古人说,“内不欺已,外不欺人。”(教师适时出示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说违心的话,不做欺骗的事,这才是君子。 三、讲真话需要智慧
1、教师出示情境,当你遇到下列情况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四人小组,议一议,说一说。
情境一:去阿姨家做客,阿姨做的饭菜不太适合自己的口味儿,味道太咸了,当阿姨向你询问,饭菜怎么样啊?你喜欢吃吗?你会怎么评价呢? 情境二:班级开展民主选举班干部的活动,同桌打算竞选班长,希望能投她宝贵的一票。可是在你的心中,某某同学才是班长的最佳的人选,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相机指导: 情境一:
尽管阿姨的饭菜做的不适合自己的口味,但是当场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会伤
6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害阿姨的好心好意,所以表达真实想法的时候要注意方式,讲究技巧,顾及他人的感受,尽量避免直白的语言,对他人造成伤害。 情境二:
同桌和某某同学相比,有很多不足之处,可以真诚的告诉他,促进他更好的了解自己,但是在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的时候,需要注意语气。 四、理解善意的谎言 1、听故事《窗》,想一想,去世的那个病人之前真的能够看到窗外那么多丰富的生活场景吗?
2、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3、这样的谎言和前面我们一起谈到的谎言是一样的吗?
4、像这样的谎言是为了鼓励他人,给他人带来生活的信心,我们称它为“善意的谎言”,这样的谎言,能够让人感到温暖和善良。 教师实时板书:“善意的谎言”
5、生活中你还会遇到哪些善意的谎言呢?学生自由的表达。
6、教师出示课本第16页下面的两幅图:这两幅图中的小女孩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7、学生交流讨论:
第一幅图中的小女孩希望自己的画能够增强爷爷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二幅图中的小女孩看到正在坚持运动中的妈妈,送去了鼓励和关心,让妈妈的运动更加有力。 五、教学小结
善意的谎言,是人们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是人们善良心灵的独白,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安慰的一丝暖意,是人们心底里流露出来的一种柔情,谁也不会去追究它的可信度,即使听到的人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谎言。也会去相信,不会觉得说谎者是虚伪的,有的时候还会打心里面感激他。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曾子杀猪》教学视频。
2、准备南京冠生园食品事件相关报导的材料。 3、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节选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教师故事导入
1、教师播放《曾子杀猪》的教学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曾子该不该杀猪? 2、学生自由表达看法。
3、曾子认为:一个人说话要算话,说到就应该做到,这其实就是《论语》中说的:“言必行,行必果。”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接着学习第3课:《做诚实守信的人》。 (二)情境体验
1、教师出示课本第17页上面的两副图。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想一想,他们这样做对吗?和同桌交流讨论。 2、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图1中的小女孩的行为是一种出尔反尔的表现,你们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吗?不喜欢。 图2中的小男孩承诺的事情却不能完成。一个人,一旦做出了承诺,就应该说到做到,
7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这就是“言出必行”。
3、教师抓住适当的时机板书:言出必行。 (三)小组交流讨论
1、生活中你和别人有过哪些约定呢?你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出示要求:
①小组成员依次发言; ②认真倾听,相互补充。
3、教师相应的进行适当的点评:借别人的东西要按时归还,这就是守约;和别人约好见面的时间要准时到达,这就是守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4、邀请一个小组上台分享。
5、教师小结:从刚刚几位同学的分享中,我们还发现,约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口头约定,还是书面约定,我们都应该去遵守,这就是“言而有信”。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6、学生阅读宋庆龄的故事,自由说一说感受。 (四)情境辨析
1、过渡:同学们,当约定达成后,履行约定的过程,往往也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面就请每一个小组,任选一种情境进行交流讨论,想一想: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情境一:已经和同学约好,周六上午去体育场打球,可是突然收到了妈妈的通知,周六老家的表弟要来我们家做客,希望我能够多陪表弟玩一玩。
情境二:爸爸答应周末带我们去游乐场玩,不料前一天晚上他收到公司的通知,要求他周末加班。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情境一:
一旦和别人有了约定,就要按约定的去做,把表弟一起带着到体育场去玩,既遵守了约定,也陪伴了表弟,这个方法非常可行;或者提前和同学说明情况,邀请他来家里和表弟一起玩,也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情境二:
尽管有些失落,但是依然选择理解爸爸,体谅爸爸的难处,和爸爸改日再约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五)社会约定
1、同学们,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和同伴之间,我们的父母,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遵守约定。
教师出示:信用卡,合同。引导提问:这两件实物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吗?
2、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信用卡和合同的理解:信用卡不仅可以消费,也是一个人的信用凭证,如果不按规定日期还款,银行就会收取滞纳金,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信用报告。 3、生活处处有合同,购房有购房合同、就业有就业合同。一旦违反了合同,你知道会怎么样吗?
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内容。你读懂了什么?
4、合同,保障了双方的权利,单一方违反了合同,就要承担违约责任,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5、诚信不仅是个人的立足之本,企业的发展也需要诚信,有这样一则新闻,曾经轰动一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8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教师出示“南京冠生园食品事件”相关报道。 6、学生自主说一说感受和看法。
7、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不诚信经营,企业就会失去老百姓的好口碑,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企业道德可言,而且还违反了法律,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内容。学生读一读法律条款,感受法律的权威性。 8、教师小结:由此可见,诚信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无形的财富。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个人诚信,也需要企业的诚信。诚信,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教学总结
同学们,今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言而有信”,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优秀品质的体现。更是依法理念,法治意识的体现,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9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幸福的港湾
4、温暖的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尊重与理解。
2、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并知道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 3、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理解与爱。 4、理解日常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
5、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于家庭成员应该履行的义务的规定。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和妈妈一起在家翻看家庭相册,挑选一张和妈妈的合影,向妈妈了解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把这张照片带到课堂上来,做好在全班交流的准备。 2、每个学生发放一张A4纸,在家里画一张妈妈的画像。
3、将教材第20页的四幅图片做成ppt,再补充一些相同主题的照片。 4、准备歌曲《吉祥三宝》,准备绘本《我的妈妈》,配轻柔的音乐做成ppt。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谈话导入 1、播放歌曲《吉祥三宝》,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 2、这首歌曲,大家都熟悉吗?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吉祥三宝》,你知道歌曲中的“吉祥三宝”指的是什么吗?
太阳、月亮、星星是吉祥的一家; 花儿、叶子、果实是吉祥的一家;
爸爸、妈妈和我,更是吉祥如意的一家。 3、教师揭示本课课题,板书:家。
4、介绍画像引出话题:说到家,最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人莫过于妈妈,为了让大家认识我们的妈妈,同学们课前都认真画了一幅自己妈妈的画像,谁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
5、上台介绍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画像向全班同学介绍妈妈,介绍完毕,将画像贴在黑板上。
6、指明几个同学上讲台介绍后,同桌之间根据自己的画像介绍自己的妈妈。7、教师小结:我刚刚仔细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看到了温暖的妈妈,细心的妈妈,善良的妈妈,有时会发脾气的妈妈,大家在介绍自己妈妈的过程中,都面带微笑,一定是想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的时光。 二、主题交流,生话感受
1、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四幅图片,教师描述:我们每个人从哇哇坠地,就生活在妈妈的温暖的怀抱里,小时候在妈妈的怀抱里允吸着甘甜的乳汁,在妈妈的怀抱里酣然入睡,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陪伴着我们。同学们回家,也和妈妈一起重温了小时候的照片,还将一张和妈妈合影的有故事的照片,带来和大家分享,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和妈妈的故事。
2、学生带来的照片可能是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可能是和妈妈一起过生日的、外出旅游的、妈妈照顾自己的……主要体现了妈妈在生活上的关爱。
3、根据自己的照片回顾当时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体会从小到大妈妈给予的温暖和关爱,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共同分享,相互启发,更加深了对妈妈的爱的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