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学会2011—2014年度立项课题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桃源县第九中学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文言文教学随着国学热潮的回归,在基础教育中焕发着无穷魅力。但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少慢差费?令人困惑。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三怕?顺口溜,其中之一就是?怕文言文?,文言文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文意味着不停地翻译和背诵。这让学生忽略了文言文学习中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教师以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容易形成?唱独脚戏?和?满堂灌?,它虽然也收到了某些效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而且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成了笔记、背诵的机器,就毫无美感可言。严重挫败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2、有些教师急于求成,把一些文情并茂的古典名篇讲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益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3、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面对高考,在教学过程中急于对重点的字词归类,脱离了课文的语境,让文言文的学习陷入了背诵-应考的误区。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教材偏难;篇幅过长;课时不够;教学方式方法不当;高考以分数论英雄的形式。其中,教学方式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因此,探讨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改进目前的高
1 / 28
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 ’的荒凉景象。?人们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但是有的仅仅从自身感性经验出发,缺乏科学分析和理论支持;有的过于宏观,操作性不强,缺乏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有的过于微观,局限于具体做法,缺乏对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把握,对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寥寥。于是课题组反复调查、思考、探讨,特确立此项研讨专题,期待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我们农村普通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吹进一缕春风。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识记原理。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识记的过程就是编码的过程,在识记的过程中,如果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听、写结合起来,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
2、心理语言学原理。在心理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是严格区别的,语文教学也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言语的教学。文言文教学中如果?重言轻文?、?重文轻言?,那么学生积累就少,造成文化底蕴的流失和对文化的割裂。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上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强调的语文不仅仅单指平面、静态的语言文字,更包括由这些的材料组合成的立体、动态、生生不息的言语流程。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与情景交往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只是引
2 / 28
导帮助者,其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以此来看,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正切建构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
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普通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工作影响最大就是程序教学。例如学习文言文时要由易到难,积累必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等,是非常有效的,能让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5、语言习得理论。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内在化,成为大脑机制的一部分。他还认为,语言学习是受环境影响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课堂环境,学习者在正规的课堂训练中学习语言,这种学习是有意识的。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文言文的学习与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分不开的,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通过反复不断地学习文言文,长期的操练,文言文的使用规则就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上升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所掌握、所熟练的,水到渠成。
(三)课题的界定
普通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指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下,根据我校文言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为改进语文文言文教学提供帮助。
(1)普通高中文言文:普通高中,主要指农村一般市级示范性及以下普通高中。文言文,是在占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本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范围包括
3 / 2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文言文(含诗歌)的课堂教学。
(2)有效课堂:以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二者的和谐统一,?有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有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课堂教学?并不限于简单的教师行为或教师课堂上的表现,它包括了有效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的管理和组织等方面。有效教学策略,是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依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对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进行相对最优化的选择、一体化组合和应用。制定的教学策略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组合性,即针对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灵活地适用于各类学生的教与学的可行性,通过教与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等的有机组合,实现优化和整体功能的系统性。
3、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呈现的状态:文言文教学着眼于高考风向标,一味追求终端分数,不关注学生的思维、兴趣、习惯的培养,教师不把功夫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臵身度外,臵之不理。本课构筑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的有效文言文教学体系。寻求一条多、快、好、省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之路。追求高质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境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促进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实现。
二、目标与内容
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困惑和难点作为研究
4 / 28
对象,以高中语文教学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整体规划,具体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文言文教学主体单一,教师一味灌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费时低效。
二是文言文教学目的单一,注重应试教学,对文言文学习停留在文字、文章层面,忽略文化积累和熏陶。
三是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活动极为机械,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成为被动灌装文言知识的机器。
通过研究我们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成为了这样的课堂: 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②、寻求课堂教学策略,探索课堂教学方法适合于普通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教学。
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①、制定有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课堂方案、形成序列性。②、归纳适用于常见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方法。如:课前预习法、诵读吟咏读法、内容整合法、逐层深入法、评价激励法,情境创设法等。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 (一)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我们通过查阅教育教学书籍,上网搜集关于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端正教师们对?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理解和认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文言文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目前一线教师的家常策略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实的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课题组成员围绕文言有效课堂策略问题,根据自己所在的年级与自己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组织教
5 / 2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最终稿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