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有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来搪塞 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再也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作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 她指着前面对我说 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 当海浪打来的时候 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 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 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 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 然而 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1、请给加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分)
2、母亲为什么不想正面回答儿子提出的问题,请认真思考,归纳原因。(3分) 4、 思考分析母亲对儿子讲的一番话的含义及对儿子起的作用,并将句子补充完整。 (12分)
母亲:有的人就像小灰雀,平时 但 。 有的人就像海鸥,虽然 ,但 。
你虽然不能一下子就 ,但你积极上进不断拼搏不断追求,最后一定跟海鸥一样, 。
儿子:我虽然不能一下子就考好,但我 ;只要我坚持努力下去,就 。我坚信我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7、 你能找出人们用动物的某些特性来作譬喻,教育人、启发人、警戒人的例子吗?3分) 九、作文(35分)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 )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从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2、内容具体,感情真,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不少于400字。
六年级(上)关联词语复习
一、 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你走到哪里,( )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
2、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 )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3、他的脚腕被蹭破了,( )他没有穿袜子。
4、老妇人( )打开钱包( )问:“我该给你多少钱?” 5、( )您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6、( )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 )始终没有停止写作的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7、( ),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 ),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
8、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 )在恶劣的环境中,( )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9、我( )走多远、走多久,梦中( )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10、( )何时,( )何地,( )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梦境和心境( )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11、( )黄土高原,( )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12、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3、我写作( )我有才华,( )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4、( )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 )开花。 15、钱学森( )到哪里,( )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16、( )我不是伟大的鞋匠,( )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17、( )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求得真知。 18、( )他们没有罗盘,( )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19、( )这一天没有看报,( )会感到浑身不自在。 20、忠实的读者因经常读报,( )乐趣无穷,( )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二、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爸爸在看报纸。 爸爸在烧菜。
2、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霍金是一个另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3、勃朗特姐妹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 勃朗特姐妹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
4、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5、詹天佑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 八达岭隧道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
6、我们要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我们从小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
7、林肯化解了矛盾。 林肯赢得了尊重。
句子练习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1)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2)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3)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
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4)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5)不合逻辑。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6)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7)形容不当。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练一练
修改下列病句
1. 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 我们沿着这条公路,不要一小时,就可到达县城了。
3.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4. 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5. 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态度。
6. 同学们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7. 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不经常拖拉,不按时完成。
8. 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9. 全班同学都到了,只有王钢没来。
10. 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11. 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
12. 因为他有很大进步,但是老师表扬了他。
13. 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与许多鸟。
14. 公园里的松柏、桃树等树木枝繁叶茂。
15. 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
16. 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17. 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18. 今天中午下了一天的雨。
19. 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20. 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21. 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2. 《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23. 他穿了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24. 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缩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3、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4、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5、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6、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7、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8.戴着红领巾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1. 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2.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3. 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4. 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5.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6. 坡度这么大,火车爬不上去。
7. 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8. 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9. 春风吹绿了田野。
10. 春风吹绿了田野。
11. 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12. 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